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下列说法中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采薇》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B.“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读音为jiàn,意思是出现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题目中的“西江月”属于曲牌名,描绘了一幅秋季丰收图
D.《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它每句五字,共8句,属于无言律诗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散曲,完成练习。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是_________________,“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散曲具有鲜明的色彩,表现色彩的词有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这些词语让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处世态度。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妙笔生花。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其丰富的意境、含蓄的情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你一定也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一首,把它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让古诗这棵古树在你的笔下,吐露出鲜嫩的新芽。题目自拟,感情真实自然。字数不少于400字。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诗歌并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1)雨知时节      A. hǎo (     )    B. hào(     )
(2)花锦官城        A. chòng (    )        B. zhóng(     )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润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春”“夜”“雨”都有了,但“喜”字却没有出现过。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诗人是怎样对春雨抒发了“喜”的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习作。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们班开展了哪些活动?你对其中的哪项活动最感兴趣?请你试着写一写活动总结吧。注意要把活动的经过、你所承担的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后的收获具体写下来,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诗歌并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2.词中的“见”读    _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____”相同。
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上片写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和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lǐn  liè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着。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
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的《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情感之源、心灵之泉, 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云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lǐn  liè(______)   (2)(______)视
2.通读全文,仔细体会,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出现了许多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①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春光很金贵”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自然段最后说:“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把本文推荐给你的同学,你的推荐理由是什么?(8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风景线。
轻轻叩开诗歌的大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相信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已经对诗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们身边有很多作诗的素材,发挥你的想象写一首儿童诗。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诗句,猜谜语。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_______________)
(2)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们的语文老师很关心学生的学习。当我们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时,她就会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遇到难题,绞尽脑法却“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她就会悄悄地走过来,对我们进行点拨,让我们感觉“________________”,豁然开朗。(填写古诗句)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