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欧阳修追字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画锦堂”。画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画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画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不胫而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_________
不胫而走:_________
2.欧阳修为什么让家人快马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追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题文)把下列诗句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1.旧时矛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街小雨酥,草色遥看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白发三千丈(     )
2.飞流直下三千尺(     )
3.豆在釜中泣(     )
4.一片冰心在玉壶(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题文)选出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
①《游园不值》  ②《春望》  ③《春夜喜雨》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
①汉清      ②汗青      ③汗清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
①因为      ②坐下      ③座位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①王维      ②王之涣    ③王勃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正确连线。
《春夜喜雨》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白 朴
《天净沙·秋》                      杜 甫
类型:连线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天似庐(kōnɡ qiónɡ)乡音无改鬓毛(āi cuī)
风景旧曾(ān àn)千门万户曈日(dònɡ tónɡ)
(pài bài)   依(wēi wèi)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调研发现,调研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了双十一购物的行列。提到双十一,人们想到的是剁手打折、促销、抢购、秒杀这些词汇,电商平台层出不穷的活动更是让不少消费者的购买欲疯涨,家里包裹堆积如山,彻底沦为“剁手党”。

数据显示,电商购物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主流的购物方式。40.0%的消费者表示“基本不去实体店、电商购物为主”,54.7%表示“电商、实体店购物各半”,仅有5.3%表示基本不电商购物,实体店购物为主。这种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电商平台发展迅猛,几乎遍及各个行业,它们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商购物的便捷性、多样性,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需要、不同地域的消费者的多重需求。

根据最新2016年双十一消费调查显示,25.2%的消费者表示今年双十一花费了501-1000元,24.2%表示花费了1001-2000元。同时,46.3%表示今年双十一消费比去年要高,消费在不断升级。各年龄阶段的消费者中,85后双十一平均花费1779元,为各年龄段最高,其次为80后、70后。同时男性消费者也加入了双十一抢购大战,对比女性消费略高,男性平均消费1561元,女性平均消费1497元。  

材料二:
以下是2016年双十一期间各年龄层购物偏好图。     

各年龄层购物偏好

材料三

2016年的“双十一”大战,消费者不用再为不确定产品尺寸、看不清细节而苦恼。各大电商采用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网红直播等流行科技和传播手段,让消费者在玩中购,在购中玩。在以往的的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没钱花”和“等不及”拉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是影响销量的巨大因素。

为了解决网络购物的两大痛点,各大电商下了大力气。阿里巴巴率先推出了“花呗”,让消费者先购物,后还款,而且可以分期还款。这让更多人“买的起。数据显示,蚂蚁金服推出的借贷消费产品“花呗”支付笔数占比达到20%,而苏宁方面,任性付分期付款使用比例超过25%。物流速度是各大电商第一时间争相炫耀的一大亮点。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强化大数据应用,通过算法规划路线,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配送第一单用时13分19秒,而京东全国第一单通过自有的物流体系只用了12分31秒。除无人机送货之外,京东无人配送车也将首次送货试运营。

1.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剁手党”的意思是(   )。
A.比较盲目购物的消费者B.喜欢推出打折促销的商家
C.经常伤害他人的一些人D.能保持理性消费的消费者
2.电商购物成为人们主流购物方式的原因有(   )。
A.人们基本上不再去实体店购物B.电商购物具有便捷性、多样性
C.电商平台推出打折、促销活动D.各年龄层购物者加入网络购物
3.根据材料,哪一类产品是大家消费的主要产品?(   )。
A.数码产品B.家电家具C.服装鞋帽D.清洁用品
4.网络购物的两大痛点是(    )。
A.不确定产品尺寸和细节B.“没钱花”和“等不及”
C.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D.借贷消费和规划路线
5.材料一中,画线词语“基本”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年双十一即将到来,根据材料内容,你认为今年的双十一销售额是否会比去年更高?请说明理由
A.(至少说明两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乐园。
水乡行
水乡的路,水云铺;
进庄出庄,一把橹。
渔网做门帘,挂满树;
走近才见,几户人家住。
榴火自红,柳线舞;
户户门前,锁一副。
要找人,稻海深处;
一步步,踏停蛙鼓。
蝉声住,水上起暮雾;
儿童解缆送客,一手好橹。
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2.从“水乡的路,水云铺”可以了解到水乡路的特别之处,即:____________。
3.诗中描绘了水乡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第四句,回忆学过的诗词,联想与此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