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剥 豆
一天,我与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子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儿,我的节奏又快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的瓷盆里本来就有不少。”我纠正他。
“我的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想起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去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有改动)
1.看到短文题目,我想到的问题有:冀中的地道战 (节选)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 )进了活道,他们( )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一个人拿一根木棒,( )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在选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喋喋不休——我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秋游活动,收拾随身携带的物品时,妈妈在旁边说个不停:“带好水杯和纸巾,还有你的帽子。”“记得把钥匙装好。”“吃东西前要先洗手。”……临走时,妈妈又提醒我说:“你一定要跟紧队伍,千万不要掉队!”
1.把画线句子改为转述句。A.大洞里有小洞。 |
B.小洞很多。 |
C.大洞四壁有许多小洞,各有各的作用。 |
D.大洞四壁可以挖很多小洞。 |
A.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可以较快地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 |
B.阅读时我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必须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或者回读。 |
C.我们要不断练习,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
D.我们要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句,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
A.反问句 | B.比喻句 | C.疑问句 | D.设问句 |
A.游隼——鸵鸟——光——火箭 |
B.火箭——光——鸵鸟——游隼 |
C.光——火箭——游隼——鸵鸟 |
D.鸵鸟——游隼——火箭——光 |
A.强词夺理 | B.理所当然 | C.据理力争 | D.理直气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