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选择(说法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
1.“辞”:左右结构,部首是“舌”,音序是“S”。(       )
2.“孟”:上下结构,部首是“子”,音序是“M”。(       )
3.“君”: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口”,音序是“J”。(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约七圈多!科学家认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科学家认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
2.如果按照声音的传播速度,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约七圈!(        )
3.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是比喻句。(        )
2.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声叫“无线电”。(        )
3.“(门客们)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这里的“猫”指蔺相如,“老鼠”指廉颇,说明廉颇很生气。(          )
4.“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对错。
1.“挽裤腿”的 “挽”读wǎn,不读wán。   (      )
2.搭石的时间多在汛期。 (        )
3.在这里,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是很不平常的。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搭石》一文截取了几个平凡的镜头,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体现了乡亲们美好淳朴的情感。(           )
2.《将相和》一文中的廉颇居功自傲,与相如争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           )
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告诉我们游隼奔跑的速度要比猎豹快得多。(           )
4.毛主席的“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启发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珍惜时间。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做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小丽读书时用手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她认为这样能提高阅读速度。(      )
2.小刚阅读时,喜欢带着问题去阅读。(      )
3.小华阅读时,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还一边做批注的习惯。(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搭石》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的情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
2.《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
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作者是美国的罗伯特·E·威尔斯。(     )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词出自于《冀中的地道战》。(     )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杂诗》。(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搭石》是刘章写的一篇散文。( )
2.《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中,科学家认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
3.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冀中人民的顽强斗志。( )
4.《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5.带着问题阅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继续往下读。(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对错。
1.《落花生》一课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来表达主题。        (      )
2.读文章遇到不懂的词、不认识的字必须弄清楚。               (      )
3.地道里的光线不好,比较昏暗。                                      (      )
4.《珍珠鸟》说明了一个主题: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5.《白鹭》一文开头和结尾相呼应。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表示。
1.在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冠军。(     )
2.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的速度都要快。(     )
3.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三十多倍。(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