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刚才说的那副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现在的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尾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的期望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希望生意兴隆的。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
1.下列哪些是春联的特点?___________(只写序号)A.上下联字数相等。 | B.韵律性强。 | C.词性相对。 | D.平仄相调。 |
A.宾馆 | B.家里 | C.商店 | D.学校 |
腊八粥(节选)
①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②“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③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
A.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
B.锅巴围着锅边成了一圈。 |
C.饭豆煮得浑身肿胀。 |
D.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 |
腊八粥(节选)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这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1.与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相比,冰心笔下的“腊八粥”要A.介绍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和味道。 |
B.介绍腊八粥风俗的由来。 |
C.写母亲每年给“我们”煮腊八粥。 |
A.春回大地,到处一片 |
B.他们俩付出的努力不一样,最终各自的收获也就 |
C.他讲的故事太感人,引得大家 |
D. |
A.酝酿(niàng) 枯涸(hè) 应和(hè) 霎那(shà) |
B.满载(zài) 匿笑(nì) 水藻(zǎo) 竦峙(sǒng) |
C.栖息(qī) 着落(zhuó) 蜷曲(juǎn) 模样(mú) |
D.梦寐(mèi) 寥廓(liáo) 粗糙(cāo) 黄晕(yūn) |
A.炉火 |
B. |
C.窃 |
D.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