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03)|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搅和”的“和”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暖和B.和气C.和面D.和风细雨
2.给画“    ”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通过对八儿的_____、动作、____描写,表现了八儿____的心情,如果我们给选文拟个题目,我会用_____
4.画“ ”的句子是对八儿的__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选文中表现八儿“喜得快要发疯”的描写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对“那我饿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儿并不是真的饿了。B.八儿真的饿了。
C.“那”字写出了八儿无计可施的心态。D.这句话写出了八儿的天真和孩子气。
6.从母子的对话中,我们知道腊八粥要_______________才准吃,从中我们也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童形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腊八粥(节选)

“呃……”他惊异地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呃……”要用_______语气来读。
2.选择:下列不属于“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中“一切”的是(  )
A.在锅里粉碎的栗子B.黄焖鸡锅子里的栗子
C.煮得肿胀的饭豆D.脱了皮的花生仁和锅巴
3.让八儿感到意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八儿的头脑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1.文章开头说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叹气”既是在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是八儿的内心在叹气,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奇怪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语言描写,表现出八儿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4.八儿说他饿了,是真的吗?说说八儿当时内心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带地广人稀,我们驱车数十里不见一个村落。
B.试卷上这两篇习作的主题截然不同
C.小弟弟得到玩具后破涕为笑,他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真让人难以捉摸。
D.喜剧演员的精彩表演逗得我们哄堂大笑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拼音,写词语。
là bā       tián nì       dà chí       jiǎo huo

nóng chóu     shēn hè       rǎn gāng     zāng shuǐ     
类型:书写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腊八粥》是作家________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_________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_______和对家庭亲情的_______
2.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人物线索,从 __________________ ,再到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主要通过八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刻画了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儿童形象。                    
4.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 _____这件事写得详细, _____这件事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2句有关儿童的古诗。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碗浓浓的腊八粥,除了满满的食材,还有家庭生活的温情让人觉得如此甜蜜、美味。
B.文章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 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
C.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八儿盼望吃粥的整个活动所见所闻所想,一条线索是腊八粥的熬制过程。
D.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喝粥这件事写得详细,等粥这件事写得简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蜡八粥   细腻     栗子     塞灌B.搅和   浓绸     褐色       染缸
C.脏水     筷子    糊涂     搅和D.解释     腊肉   搅伴       深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板(gē gé)  汤(chí shí)   浓(chóu   cóu)  腾(fèi fú)
沫(tuò chuí) 胀(zhǒng zǒng) 嘟(náng nāng)   鸡(mēn mèn)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