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03)|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认真完成作业,是好学生的表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
②太阳下山了。(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③稻穗低垂着头。(仿照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
④弟弟穿上衣服和帽子,冲出家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词填空。
安慰   慰问
1.儿子的成功使母亲饱受磨难的心得到了些许的(______)。
2.每年的春节,政府都会去(______)那些烈士的家属。
爱护   珍惜
3.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______)书籍的习惯。
4.他十分(______)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浪费掉。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不”字和其他三组读音不同的是( )
A.不言不语B.不耻下问
C.不见不散D.不辞而别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腊八粥》节选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②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1.作者在刻画八儿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划线句子写法,各写一个表达“冬天之寒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各组多音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正:正月 正好 正确 正襟危坐B.薄:浅薄 薄片 薄饼 尖嘴薄舌
C.咽:吞咽 咽气 下咽 细嚼慢咽D.脉:山脉 脉络 动脉 含情脉脉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èr nì)     下(yān yàn)
色(hè kē)         染(jāng gāng)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三个“莫不”句有什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那三个场面,用“/”划分层次并写出段意。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3.短文中茶峒人过端午有__________的习俗。
4.短文按_________顺序写茶峒人过端午,其中详细写了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1.节选段落出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中“糊糊涂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顾全文,全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详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的事。
4.《北京的春节》一课中对腊八粥是这样描述的:“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请与选文第一自然段画“         ”的句子进行比较,写出不同之处。
(1)内容上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法上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
①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腊八粥(节选)

沈从文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说时候还早。

②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愈发浓稠了。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④“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⑥……

⑦“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备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⑧“是啊!孥孥说得对。”

⑨“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⑩“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⑪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⑫“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⑬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短文中与“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说明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______
(2)“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这句话表现了八儿渴望马上喝粥的急切心惜。(______
(3)八儿让妈妈抱起来看看锅里,是想看看锅里的粥是否糊了。(______
(4)短文的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______
4.在八儿的眼中,也许妈妈的爱就是一碗腊八粥,联系生活想一想,妈妈的爱对于你来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