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你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死的,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所选的语段是《穷人》一文中故事情节的____部分。
2.桑娜焦急得盼望丈夫回来,可面对丈夫的问话,桑娜为什么脸色苍白?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你猜猜她的心里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马和马驹

有一匹可敬的老马,他失去了老伴,身边只有唯一的儿子和他一起生活。老马十分疼爱他,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抚养,那里有流水,有花卉,还有诱人的绿阴。总之,那里具有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

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生活放在眼里,每天滥啃三叶草,在鲜花遍地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没有必要地沐浴洗澡,没感到疲劳就睡大觉。

这匹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烦了,对这片美丽的草地也产生了反感。他找到父亲说:“近来我的身体不舒服。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这些三叶草没有香味;这里的水中带泥沙;我们在这里呼吸的空气刺激我的肺。一句话,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

“我亲爱的儿子,既然有关你的生命,” 他的父亲答道,“我们马上离开这儿 。” 父子俩立刻出发去寻找一个新家 。     

马驹听说去旅行,高兴得嘶叫起来,而老马却不怎么快乐,安详地走着,在前面领路。他让他的孩子爬上陡峭而荒芜的高山,那山上没有牧草,就连可以充饥的东西也没有。

天快黑了,仍然没有牧草,父子俩只好空着肚子躺下来睡觉。第二天,他们几乎饿得筋疲力尽了,吃到了一些长不高的灌木丛,心里十分满意。现在小马驹不再奔跑了。又过了两天,他几乎迈了前腿就拖不动后腿了。

老马心想,现在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就把儿子领上了一条不认识的路,走到半夜,又把他带回原来的草地。马驹一发现嫩草,就急忙去吃。

“啊!多么绝妙的美味啊!多么好的绿草呀!”他喊起来,“哪儿来的这么甜这么嫩的东西?父亲,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了,我们别回老家去了——让我们永远留在这个可爱的地方吧,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哪个地方能跟这里相比呀!”

他这样说着说着,天亮了。马驹认出这个地方,原来这就是几天前他离开的那片草地。他垂下了头,非常羞愧。

老马温和地对他说:“我亲爱的孩子,要记住这句格言:享受太多,就会厌烦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须适度节制。”

1.下列四组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A.赞美   赞扬   称赞   赞歌   夸奖B.灵便   灵活   便利   方便   灵巧
C.愉快   高兴   快乐   快活   开心D.温柔   温暖   温和   暖和   温度
2.给下面打引号注音。
陡“峭”(     ) “嫩”(     )草 “抚”养( ) 毫无目 “的” ( )
3.小马驹为什么要离开那片美丽的草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马带着孩子离开了家,他要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享受太多,就会厌烦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须适度节制。”这句格言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一)慈母情深(节选)

作者:梁晓声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jūn)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二)母亲(节选)

作者:三毛

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又开始重做评价。

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 ?”母亲还是说不晓。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在这40多年与父亲结合的日子里,我从来没有看到一次她发怨气的样子。她是一个永不生气的母亲,这不是因为她脆弱,相反的,这是她的坚强。40多年,她就如一棵大树,在任何风雨里,护住父亲和我们四个孩子。

她从来没有讲过一次爱父亲的话,可是,父亲推迟回家吃晚餐时间的时候,母亲总是叫我们孩子们先吃,而她自己硬是饿着。巷子里的月光偷偷地溜进窗台,让原本温柔的母亲变得更温柔了。许是怕这清冷的月光带走了菜的温度,于是,不停地催促着我们:“赶紧吃,赶紧吃,多吃点!”说完又靠在摇椅上,微笑地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她的余光会时不时地飘向窗外。若是突然楼道里传来“咚咚咚咚”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母亲摇晃的身姿便会戛然而止,嘴角微微上扬,仿佛这靠近的每一步都踩在她的心上……就这样,她等待着父亲归来,岁岁如是。

还是9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

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围裙,系上又放下,没有缺过我们一餐饭。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其他地方走来走去。大门虽然没有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它心甘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回想到这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

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比她更周全了。

1.读了语段,我觉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揉得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指”中“我”体会到母亲赚钱的不易。
B.“我”的怒声呵斥却换来母亲的一句“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原来,母亲不介意“我”对她的态度,一如既往地操持家务。
C.语段(一)中母亲同事的两次“喊”,衬托出当时家境的贫困,母亲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当时的无可奈何。
D.两篇文章都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塑造母亲的形象。
2.根据语段(二)内容,简要概括文中的三个场景。

3.读下面两组句子,你觉得哪组句子能更好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理解。
①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
②她是真正了解人生的人;她是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她是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
我觉得_______表达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语段(二),再结合下面资料,谈谈你对三毛母亲的看法?
(1)仔细阅读语段(二)你觉得三毛母亲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完下面的补充资料后,你对三毛母亲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母亲也曾年轻过,一张小照片里,三个女子坐在高高的水塔上,母亲的裙子被风卷起了一角,头发也往同一个方向飘扬着。
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了进入沪江大学新闻系就读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婚前的母亲是当年一个受着所谓“洋学堂”教育之下长大的当代女性。姐姐在上海出生之后,外祖父母催促母亲到大后方去与父亲团聚。就是那个年纪,一个小妇人怀抱着初生的婴儿,离别了父母,也永远离开了那个做女儿的家。
母亲如何在战乱中带着不满周岁的姐姐由上海长途跋涉到重庆,永远是我们做孩子的百听不厌的故事。我们没有想到过当时的心情以及毅力,只把这一段往事当成好听又刺激的冒险记录来对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1.
这两句话是对屋内和屋外的__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屋内的“温暖而舒适”一方面是因为桑娜的________,联系课文中的人物,这种“温暖而舒适”还因为渔夫和桑娜的_____和心灵的高贵。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句话描写了桑娜______的心理。“这样做”是指___________,“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桑娜抱回孩子是出于一种________,反映了桑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善良品质。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屋外寒风呼啸,xiōng   yǒng   péng   pài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fēng   bào,外面又黑又冷,这间   jiā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hōng   míng和狂风的怒吼,感到xīn   jīng   ròu     tiào

1.将文段中与拼音相对应的字词写在下面方格中。    
      
      
2.“黑”字的第三笔,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一B.丶C.D.丨
3.这段文字选自短篇小说《穷人》,作者是(  )
A.雨果B.莱蒙托夫
C.列夫·托尔斯泰D.高尔基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啸”与“寒风呼啸”中“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登高长B.虎龙吟
C.北风D.聚山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因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做得很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_______
2.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拘束,但为什么却很高兴?
_______
3.你认为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
4.对于选文末尾的一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选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两方面对桑娜进行了描写。
2.选文中最能表现桑娜心情的词语是“____”,最能表现渔夫辛苦的一个字是____
3.在两段中分别用横线画出表现桑娜矛盾心理的句子,并选择相应的特征填空。
①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②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③体谅丈夫的难处
选文第一段中画线句表现了桑娜(     )的品质,第二段中画线句表现了桑娜(          )的品质。
4.对照第二段中桑娜的心理活动,下列词语能够表现其心情的是(            )。(多选)
A.后悔B.坚定C.担心D.委屈E.自责F.紧张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1.这个句子是对______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桑娜的__________品质。
2.我也能写一写我的卧室的环境,表现出家庭的温馨。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能力提升
对下面语段中省略号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A.语意未尽B.心理活动断断续续
C.说话结结巴巴D.语意跳跃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名言。
1.只要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就一定会达到目标。
2.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