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类文阅读。

猴子的启示

一位动物学家为了证明猴子有无合作与公平意识,他做了一个实验:把猴子甲和猴子乙用一道开了一个小洞的玻璃墙分隔开来,然后他给了甲一块尖状石头,给了乙一个用硬塑料纸封了口的透明大盒子——里面装有六枚果实。只见乙开始在抓耳挠腮地想开启盒子的办法。这时,甲就赶忙把那块尖状石头从玻璃墙的小洞口递给了乙。乙拿到石头后,就用它砸开了盒子的塑料封口。动物学家以为,乙付出的力气多,功劳大,它要么会独吞了六枚果实,要么只给甲分一小部分。但结果出乎了他的预料:乙取出果实后,毫不犹豫地把其中的三枚从小洞口递给了它的合作伙伴。

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个实验后,不禁惊叹于猴子的智力水平了,甚至可以说,它们的合作与公平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有些人强得多。

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情,就必须明白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在合作中充分考虑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弥补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并且要懂得多为合作者着想——只有这样,你才会用自己的善良和诚信的品格在人生的道路上建起许多通向成功的桥梁,最终摘取到梦寐以求的甜蜜果实!

1.动物学家用猴子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两只猴子都有私心的话,可能会产生哪两种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合作与公平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猴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遇到过需要与别人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吗?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自己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今后打算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