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qiáng  qiǎng)   满(sāi  sè)   
(xiān  xiǎn)   健(qiáo jiǎo)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平台。

白鹅(节选)

丰子恺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种菜,养鸽,养鹅,而鹅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有那么(   )的身体,那么雪白的颜色,那么(   )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么可笑的行为。在这荒凉举寂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⑨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给了朋友。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诀的朋友立传,写照。

1.选词填空,将序号填写在文中括号内。
A.雄壮B.庞大
2.“这环境有了生气”中,生气一词指的是(   )
A.活力B.不愉快
3.“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是怎样的感觉?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失落B.思念C.放松
4.作者从白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具体表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
5.读下面的句子,填空。
(1)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
(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3)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我的发现:从称呼的变化中,我体会到作者对白鹅越来越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说明文阅读。

天坛之美

历史悠久的北京城从元朝开始一直是中国的都城。历朝历代的帝王在城中建造各式各样的祭拜场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坛了。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位于北京故宫的正阳门外东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它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祭祀建筑群。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坛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的精神内涵,将意境之美融于建筑之中。

天坛的祈年殿、皇穹宇、圜(yuán)丘建造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南端向北,建筑高度连续性逐渐上升。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比象征帝王的故宫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这出人意料的“高”象征着“天”的至高无上,可见古人对“天”的无比崇敬。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因此,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建筑,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的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天空相融。这“圆”的设计,更是一种祥和的象征。

《黄帝内经》中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坛是祭天之地,建筑采用了深蓝色的琉璃瓦,园内大面积种植四季常青的柏树——整体色调可谓是“青”色。墨绿的树、深蓝的琉璃瓦和浅蓝的天空形成了色彩的深浅对比。你知道这“青”色又象征着什么吗?

天坛和故宫相比,两者之美截然不同。故宫建筑群庞大,以气势取胜,而天坛__________;故宫的空间图形是方形的,而天坛的空间图形是__________的;故宫的颜色以红色为主,而天坛以__________为主;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面面墙为特点,而天坛以__________为特点。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B.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北形状不同。
C.天坛的琉璃瓦采用深蓝色,是为了与浅蓝的天空相融合。
2.结合短文选择恰当的内容,将序号填在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
①青色   ②开放式的一个个圆   ③建筑群少而精,以宁静著称   ④圆形
3.短文第三自然段,运用了______和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_____
4.本文中的“意境之美”是指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建筑的“高”,象征着“天”的至高无上;建筑形态的“圆”,象征着______________;建筑色调的“青”,象征着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 步调急速,有(   )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厉声呵斥B.局促不安C.厉声叫嚣D.引吭大叫
2.用直线画出选文中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高傲的特点。例如:用鹅的_________与狗的___________作对比;用鸭的__________与鹅的___________作对比。(用文中的语句概括)
4.有人说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对鹅的讨厌,你认为是这样吗?说说你的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平原地区是看到松鼠很少的。
B.为了避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C.他对自己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感悟

《白鹅》(片段)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的步调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颈子来咬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以上片段采用了         的构段方式。(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分总B.总分C.总分总
2.读2至4自然段,用“______”分别划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____的特点。如用鹅的___与狗的______对比;用鸭的_____与鹅的_____对比。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节选)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liǎo le)。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 僻)新的游戏(chǎng cháng)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秧)。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物勃,天真可爱!

1.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用“√”在短文中选择正确的字音、字形。
3.从文中抄写一个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猫们游戏的场所由________到_________,可以看出它们渐渐长大。
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照样子,写句子。
(1)鹅吃饭,吃一口冷饭,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白公鹅走路慢条斯理,颇像_____________
(3)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不肯回来。
任凭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
(4)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_____________,非_____________不可!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

白鹅(节选)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kān kàn)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 必然 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果然 必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mó mú)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jǎo jué)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划掉加点字错误的读音和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关于选文中所运用的对比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①自然段将鹅与狗做对比,表现鹅的特点。
B.第②自然段用鸭与鹅做对比,表现鹅的特点。
C.选文分别从鹅的吃相和叫声两方面与其他动物相对比,写出鹅的高傲。
D.这篇课文与《猫》相似,也运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松鼠》选段,完成练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松鼠讨人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第2自然段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松鼠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