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乡下一间(简朴、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倾听)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上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我去关照一下让他不要让水流下来?”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先生正(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苦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好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1)用“      ”画出描写钢琴声优美的句子。
(2)楼上滴水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一个正确的词,并在上面画“_______”。
(4)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5)客人为什么不让服务员打扰贝多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幸存者的记忆

“大舜”号在渤海湾中,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壮。302人只有22人生还,其中居然有一位女性。

她叫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的。当警铃第一次拉响时,头一次乘船的董颖吓坏了,这时有两位还没穿上救生衣的大哥走了过来,帮她穿上了救生衣。

她手足无措地向着惊慌失措的人群跑去,发现那里的男人们都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妇女经过、儿童和老人先上甲板。

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大舜”号被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终于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那上面有一位老人,老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这时大浪将一个男子送到了她和救生筏的旁边,那位男子毫不犹豫地倾全身之力,把董颖顶上了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出手时,一个巨浪已经将他卷入海底......

董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大哥的爱妻和孩子交代了......

救生筏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董颖放生大哭。那个老人便安慰她:“不管结局如何,我都会尽全力帮助你,因为你还年轻,而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董颖止住了哭声,她也看到了海上亮色。可一个大浪将筏子掀翻,董颖死死缠住了筏绳,而那个给她力量的老人,转眼就消失在大海中…...

过了很久很久,董颖发现自己随筏子到了岸边,她活了下来。

真可谓生死之劫啊!为她而去的男人们,伟大、无私。她要将故事告诉所有的人。

1.第一自然段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用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救生筏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一句用了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情况的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多次写到董颖被吓坏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2007年1月的某天傍晚,塞纳昂停车的时候,借着灯光,他发现右前轮上沾有异样的东西,他走近仔细一看,很像血迹。他闻了闻,是一股子刺鼻的血腥味!塞纳昂一下子紧张起来,难道是自己赶路撞上了人?于是他立马调转车头,准备沿来路察看。
在大雾浓重的夜色中,他边开车边沿途察看。最后,在高速公路行程一半的路边,他看到了一个人躺在那里,赶忙停车下去。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是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孩。她的头部受了伤,血流了很多。他没有多想,把孩子抱上汽车,向市内医院疾驰而去。经过抢救,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是昏睡不醒。
警方联系上了孩子的父母,这对丧失理智的夫妇呼叫着厮打塞纳昂。塞纳昂不做辩解,默默忍受。家里人都说他太傻,既然没有事实证明他就是肇事者,何苦再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女孩昏迷了26天,塞纳昂寸步不离地守护了26天,花费了38 000美元的医疗费。可喜的是,第27天,女孩终于清醒过来,然后向人们说出了事实的真相:事发当天,她到郊外写生,返回途中,为了抄近路,她越过防护栏上了高速公路,结果被一辆迎面驶来的摩托车撞倒。原来,塞纳昂车轮上的血迹是车子经过女孩身边时碾轧了流到地上的血而沾上的。
事情真相大白,有人问塞纳昂是否后悔。塞纳昂说:当时我只是想到如果我不返回去察看,我一辈子都不会安心。而且从事情一开始,我的做法就让我安心,我哪里会有什么后悔?
1.请你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起因:                                    
(2)经过:                                     
(3)结果:                                     。 
2.你觉得塞纳昂“傻”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你觉得下面哪个题目适合做本文的文题?    (  )
A.只为心安
B.一场车祸
C.离奇的案件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做人之道”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用                  等词语来概括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在这句话中把    比作       。 
3.这两段文字,我们应该用      的语速、语调来朗读。 
4.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又一次”强调了哈尔威船长曾不止一次地在危难中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B.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高尚品德的赞颂,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C.哈尔威船长想成为英雄,所以动用自己作为船长的权力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船长哈尔威(耸立、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姿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注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悄悄、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黑色的雕像”是指                
3.“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                   
                                                                 精神的赞美。
4.文段的第一自然段刻画了哈尔威船长随客轮沉人大海时的高大形象。朗读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呢?请在正确的答案后打“√”。
(1)语速稍快,语调高昂。    (         )
(2)语速平缓,语调庄重。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忠 诚
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中,虽然重灾区宫城县南三陆町被10米高海啸夷为平地,但海水退去,却留下了一个悲(状 壮)动人的故事。
25岁的远藤未希是宫城县一个小镇上危机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面对灾难,她完全可以善待自己,尽早(撒 撤)离,优先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是,远藤未希在地震发生后,勇敢地面对墙壁一样倒来的海啸,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通过高音喇叭通知和(催 吹)促人们:“快点避难,海啸有六米高,快点……”“海啸正在袭来,请立即撤离!”
远藤未希的声音突然没有了,那一瞬间,她的同事看到她被海水吞噬。惊魂未定的人们看到远藤未希的母亲时,纷纷说:“我们一直在听她的声音。”“我听到你女儿的广播了,很清楚。”
“海啸正在袭来,请立即撤离!”这是远藤未希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这位勇敢的日本女性在海啸巨浪即将侵袭南三陆町之际,用她那甜美的声音,挽救了更多的民众,用她那年轻的生命,向人们展示了一位普通人在灾难面前对待生命的态度,那就是——忠诚。
1.用“\”划去文中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2.短文中“吞噬”的“噬”字,如果你不会读,可以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从而知道它的读音是(   )。
3.解释下列词语。
(1)夷为平地:                                        
(2)惊魂未定:                                        
4.“那一瞬间,她的同事看到她被……”中的“一瞬间”一词说明时间过得          。与“一瞬间”意思相近的词还有                              
5.认识了本文介绍的远藤未希,再结合课文中的哈尔威船长,你认为这两个人物身上具有的共同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船长哈尔威(站立 屹立 矗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 观察 注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             ,履行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2.把第二自然段补充完整。
3.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
4.你是怎样理解“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的。
5.你认为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无私奉献的报偿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海面上乌云翻滚,狂风怒吼,巨浪掀翻了一条渔船,船员的生命________。他们发出了SOS的求救信号。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报,火速召集志愿紧急救援队的成员,乘着划艇,冲入了汹涌的海浪中。________的村民们都聚集在海边,他们每人举着一柄提灯,为救援队照亮返回的路。
一个小时之后,救援队的划艇终于冲破浓雾,乘风破浪,向岸边驶来。村民们________地跑过去,但是却听到志愿救援队队长宣布:由于救援船容量的限制,无法搭载所有遇险的人,无奈只得留下其中的一个人;否则救援船就会翻覆,那样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刚才还欢欣鼓舞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才落下的心又悬到嗓子眼,人们又陷入了慌乱与不安之中。这时,救援队队长开始组织另一队救援者前去搭救那个最后留下来的人。16岁的汉斯________地报了名。他的母亲忙抓住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汉斯,你不要去。你知道,10年前,你的父亲就是在海难中丧生的,而3个星期前你的哥哥保罗也出了海,可是到现在连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孩子,你现在是我唯一的依靠了!求求你千万不要去!”
看着母亲那日渐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汉斯心头一酸,泪水在眼中直打转,但是他强忍住没让它流下来。“妈妈,我必须去!”他坚定地答道,“妈妈,你想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怎样呢?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责任。只要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________地去履行我们的义务。”汉斯张开双臂,紧紧地拥吻了一下他的母亲,然后________地登上了救援队的划艇,冲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1小时过去了。这1个小时,对忧心忡忡的汉斯的母亲来说,真是太漫长了。终于,救援船再次冲破迷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只见汉斯正站在船头向岸上眺望。救援队队长把手拢成喇叭状,向汉斯高声喊道:“汉斯,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
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我们找到他了,队长。请您告诉我妈妈,他就是我的哥哥——保罗!”
1.选择下面合适的成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
危在旦夕 义无反顾 精疲力竭 忧心忡忡 自告奋勇 竭尽全力 喜出望外
2.结合你对短文标题的理解,说说这个故事的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读,选择一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故事的结尾,当汉斯的母亲得知这个好消息时,她会怎样呢?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