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沈从文

①昆明附近乡下跑马山举行的跑马节别具地方特色。这种盛会百货云集,百艺毕呈,不仅引人兴趣,也能长人见闻。对我这样的外乡人来说更加开眼。

②来自四乡载运烧酒的马驮子,多把酒坛连驮架就地卸下,站在一旁招徕主顾,用小竹筒不住舀酒请人品尝。上点年纪有点酒量的,阅兵点将般,到处走去,点点头又摇摇头;平时酒量不大的,绕场一周,也就不免给那喷鼻浓香酒味熏得摇摇晃晃有个三分醉意了。各种酸甜苦辣吃食摊子,也都为外地少见。妇女们高兴的事情,是城乡第一流银匠带了各种新样首饰,选平敞地搭个小小布棚,就地开业:煮、炸、捶、钻、吹、镀、嵌、接。卖土布鞋面枕帕的,卖花边、五色丝线和胭脂水粉香皂的,都是专为女主顾而准备。文具摊上经常还可发现木刻《百家姓》和其它老式启蒙读物。

③大家主要兴趣自然在跑马,特别关心本村的胜败。可当时我对赛马兴趣不大,我只希望从那些装备不同的马背上,发现一点“秘密”——当时学术界漆器加工历史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唐宋人笔记中多以为“犀皮漆”作法来自西南,但是缺少实物取证。我对工艺美术有研究,就想趁机会在那些来自四乡装备不同的马背上,仔细探索一下究竟。结果明白不仅有犀皮漆云斑,还有五色相杂牛皮纹,正是宋代“绮纹刷丝漆”的作法。至于宋明铁错银马镫,这里更是随处可见。

④这些小发现,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由物证史”的方法应用到研究物质文化史和工艺图案发展史,都可得到不少新发现。因此我在人马群中挤来钻去,十分满意。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认为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更有意思。

⑤在另外一个斜坡边,僻静而长满小小马尾松林子和荆条丛生的地区,到处有一簇簇青年男女在对歌,这可说是“情绪跑马”,热烈程度绝不下于马背翻腾。

⑥对调子的青年人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不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也唱其他故事,引经据典,贯穿古今。在场的多是内行,开口即见高低,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⑦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以及身边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好听山歌。赶马女孩子年纪大多不过十四五岁,她们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⑧有一次在龙街村子里听唱得最热闹的“金满斗会”。院子两楼和长长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几个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桌子,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本地其它好听曲子。声音极轻柔,合起来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

⑨这个唱法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此外打铁箍桶的工匠家属,小杂货商店的老板娘子,乡村土医生,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看来熟人真不少!老人们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照规矩传歌,要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

(选自《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略有改动)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面图表的a、b两处。(每空不超过8个字)

2.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短语的含义。
上点年纪有点酒量的,阅兵点将般,到处走去,点点头又摇摇头。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的画线句。
声音极轻柔,合起来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
3.选文在写“唱歌”时,既写了来自四方的青年人、赶马女孩、“金满斗会”男女老幼等群像,又描写了跑马节上对调子胜出的年轻妇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强调自己是“外乡人”“客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鼻子

[日]芥川龙之介

①说起禅智内供的鼻子,池尾一带谁个不知,哪个不晓。那鼻子足有五六寸长,从上唇一直垂到下巴。上下一般粗,像根细细长长的香肠,悬在脸当中。

②内供年过半百,心里始终为这鼻子苦恼不已。当然,表面上看似没事儿一样。平日言谈之中,也顶忌讳提“鼻子”这个词儿。

③内供为鼻子伤脑筋,原因有二:其一,鼻子过长,极其不便。首先,连饭都不能自己吃。要不然,鼻尖儿就会杵到铁碗里的饭上去。内供只好叫徒弟坐在食案对面,吃饭时,用根一寸宽两尺长的板条替自己掀着鼻子。可一顿饭下来,对于无论是掀鼻子的徒弟,还是鼻子给掀起来的内供来说,都不是件轻省事儿。有一回,一个中童子来替那个徒弟,正巧打个喷嚏,手一抖,鼻子便杵进粥里。当时,这事儿都传到了京城。——不过,这还不是内供为鼻子发愁的主要原因。实话说,内供苦恼的是,这鼻子甚伤他的自尊。

④池尾一带的人倒都挺体谅禅智内供的,说他幸好不是俗家人,要不然,单凭那只鼻子,谁家闺女肯嫁给他呢。其中也有人议论说,八成是因为这鼻子才出家的吧。可内供不认为当了和尚,鼻子的烦恼就少多少。因为娶得上娶不上媳妇,这事儿足以影响他的自尊,所以他变得格外敏感。于是,内供从积极与消极两面,竭力恢复受伤的自尊心。

⑤内供先是想,这长鼻子怎么才能显得短一些。他趁周围没人时,对着镜子左照右照,细心捉摸。时而手扶腮帮,时而手托下巴,对镜揣摩,不厌其烦,他还是没一次感到满意的。每逢这时,内供便叹口气,把镜子收入匣里,怏怏回到经台前,继续诵他的《观音经》。内供还不断留意别人的鼻子。老想找个鼻子跟自己相仿佛的人,哪怕有一个也好,聊可自慰。找来找去,总也找不到。

⑥内供一方面消极地苦寻自遣良策,另一方面还积极地遍试缩鼻灵方。熬土瓜汤喝,往鼻子上抹老鼠尿等等。可是不管用什么法子,鼻子照旧五六寸长,晃晃悠悠,垂在嘴上。

⑦一年秋天,内供的徒弟进京办事,有位相熟的大夫教他一个偏方,能让长鼻子缩短。

⑧内供照旧摆出一副对鼻子毫不在意之态,故意不提马上就试这偏方。可另一方面,却又说轻巧话,顿顿饭都要麻烦徒弟。其实他心里,正巴不得徒弟来劝自己试试。内供的心思,徒弟并非不明白,不过,也没多大反感。非但如此,内供耍的这点儿小心眼儿,反倒引起徒弟的同情。于是,苦口婆心,极力劝说。内供顺水推舟,听从了徒弟的劝告。

⑨这偏方说来也十分简单,只是先将鼻子泡在热水里,然后让别人踩。内供侧身而卧,把鼻子搁在地板上,看着徒弟的双脚在眼前一上一下地踩。内供紧皱眉头,心有不甘,任由徒弟去摆布。果不其然,鼻子比先前短了许多,跟一般的鹰钩鼻没大两样。内供摸着变短的鼻子,腼腆地接过徒弟递上的镜子,怯生生地往里瞧去。

⑩鼻子——原先那根从上唇一直垂到下颏的鼻子,就像变戏法儿似的萎缩收敛了,如今蔫儿蔫儿地待在上唇上面。这样一来,看他们谁还敢乐!——镜中的内供得意洋洋地瞧着镜外的内供,眨巴着眼睛,可谓心满意足。

⑪第二天清早一醒来,内供首先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鼻子还是短的。

⑫然而,过了两三天,内供发现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有个武士来池尾办事儿,两只眼睛活里活络,一个劲儿地在内供的鼻子上转悠,说话也有一搭没一搭的,脸上的神情似乎表明内供比从前更加可笑。不光如此,那个曾经把内供的鼻子掉进粥碗里的中童子,在经堂外碰到上人时,开始还低着头强忍住笑,后来大概实在憋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就连给僧役们派活儿时,当着他面儿,僧役们一个个都毕恭毕敬,唯命是从,一旦内供背过身去,他们立马就嗤嗤地笑开了,这事儿已不止一次两次了。

⑬起先内供以为是自己面相改变的缘故,可又好像说不通——无疑,中童子和僧役们是为此而窃笑。虽说同样是笑,跟当初鼻长时的笑法毕竟不大一样。要说呢,短鼻子没看惯,比看惯了的长鼻子更可笑,那倒也罢了,但是,其中似乎还有点儿别的缘故。

——以前……笑得可没这么放肆

⑮内供尽管不明其中缘由,却总感怏怏不乐。不论对谁,说不上两句话,便会恶声恶气,横加训斥。最后,就连帮他治鼻子的徒弟也在背后说:“内供犯这嗔患,是要遭报应的。”

⑯内供悔不该长鼻变短,因此愤恨不已。

⑰然而,就在一天晚上,暮色渐浓之时,突然风起,直吹枕旁,塔上的风铃,令人心烦。加之寒气袭人,让年迈的内供欲睡不得。正当辗转反侧之际,忽觉鼻官奇痒难耐。用手摸摸,好似肿了起来,还有点儿发烫。

⑱次日清晨,内供照旧老早就醒了,睁眼一看,寺内的银杏和七叶树,一夜之间便落叶满庭,金黄一片,光灿耀人。

⑲恰在此时,那种几乎忘却的感觉,在内供身上重又复苏。

⑳内供慌忙用手去摸鼻子。摸到的已非昨日的短物,分明是昔日那条五六寸长、从上唇一直垂到下颏的长鼻子。

㉑“这样一来,看他们谁还敢笑话我!”内供心里这么喃喃自语,长鼻子径自颤悠在黎明的秋风中。

(选自《罗生门》,有删改)


【注释】①内供是内供奉的简称,也叫内供奉僧,侍奉主佛的得道高僧。②中童子:寺内做杂役的童子,按年龄分为大、中、小。
从“变化”读小说
方法1:关注情节变化
1.请梳理小说的情节变化。
内供吟唱鼻子苦恼不已→(       )→弟子成功将内供的鼻子变短→(       )(       )
方法2:关注人物变化
2.【关注内供】请结合下列提示,完成表格。

细节

人物心理

①他趁周围没人时,对着镜子左照右照,细心琢磨。时而手扶腮帮,时而手托下巴,对镜揣摩,不厌其烦,他还是没一次感到满意的。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了内供内心渴望自己的鼻子变短,但他的行为是总是在无人在场的时候发生的,这体现了内供(1)_____的一面。
②第二天清早一醒来,内供首先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鼻子还是短的。(2)_______
③(内供)长鼻子径自颤悠在黎明的秋风中。内供主动“晃荡”鼻子,表明他接受了自己的长鼻子缺陷,内心充满了摆脱被人嘲笑的愉悦。
(3)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
3.【关注寺僧】结合小说内容简述你对第⑭段画线句的理解。
方法3:关注不变
4.蔡骏说:“他(芥川龙之介)灵活摆弄人的外在变化从而刻画人性不变的一面,使得人性中的幽微之处展露无遗。”结合这句话思考内供鼻子在文中的意义。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献县令明晟,应山人。尝欲伸雪一冤狱,而虑上官不允,疑惑未决。儒学门斗有王半仙者,与一狐友,言小休咎多有验,遣往问之。狐正色曰:“明公为民父母,但当论其冤不冤,不当问其允不允。独不记制府李公之言乎?”门斗返报,明为愯然。因言制府李公卫未达时,尝同一道士渡江。适有与舟子争诟者,道士太息曰:“命在须臾,尚较计数文钱耶!”俄其人为帆脚所扫,堕江死。李公心异之。中流风作,舟欲覆。道士禹步诵咒,风止得济。李公再拜谢更生。道士曰:“适堕江者,命也,吾不能救。公贵人也,遇厄得济,亦命也,吾不能不救,何谢焉。”李公又拜曰:“领师此训,吾终身安命矣。”道士曰:“是不尽然。一身之穷达,当安命,不安命则奔竞排轧,无所不至。不知李林甫、秦桧,即不倾陷善类,亦做宰相,徒自增罪案耳。至国计民生之利害,则不可言命。天地之生才,朝廷之设官,所以补救气数也。身握事权,束手而委命,天地何必生此才,朝廷何必设此官乎?晨门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武侯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此圣贤立命之学,公其识之。”李公谨受教,拜问姓名。道士曰:“言之恐公骇。”下舟行数十步,翳然灭迹。昔在会城,李公曾话是事。不识此狐何以得知之。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1)请根据提示,推断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方法相关词句或义项词语解释
课内迁移小大之(《曹刿论战》)尝欲伸雪一冤______
树林阴(《醉翁亭记》)然灭迹______
联系成语四壁、劳无功、有虚名自增罪案耳______
查阅字典①燃烧;②这样,那样;③是的,对的;④……的样子;⑤不过,但是。是不尽______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识之                              姓氏,是金陵人(《湖心亭看雪》)
B.至国计民生利害                 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尚较计文钱耶                    夹岸百步(《桃花源记》)
D.束手委命                           足肤皲裂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3)《阅微草堂笔记·序》中指出本书的写作目的是“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而大旨悉归劝惩。”请参考示例,摘选原文,并分析其中表达的教世之意。

示例:原文中的“明公为民父母,但当论其冤不冤,不当问其允不允。”一句,意在劝导官员(领导干部)要秉公断事,不惧权贵;领导干部身握事权,要为民用权,为民请命,鞠躬尽瘁,将个人安危和个人私利置之度外。


(4)有人说,这篇小说宣传了人各有命的封建糟粕,不可取;也有人说,这篇小说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来劝告世人,有很多可取之处。读完全文,请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类型:课外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像水晶一样的心愿(矫友田)

①多年前,在小镇的街市一角,有一家小小的书店。那时候,他只有十二三岁,却已经是个十足的书迷了。每次跟着母亲到小镇的集市上卖鸡蛋,他总要找机会到那个小书店里待上一会儿。

②那个小书店的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老者,长得又高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他每次走进书店的时候,那位老者总是伏在柜台上看书。见他进来,老者便把眼镜往下轻轻地一按,朝他微微一笑,而后继续埋头看书。   

③那时候的书店还不是开架售书。他就用两只小手扳着柜台,使劲跷着脚,仔细地浏览着摆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每当发现自己喜欢的,他就会让老者帮忙取过来翻看一阵儿。   

④那时候上学,父母从来不给他零花钱,他就把卖酒瓶、牙膏皮等废品换来的零钱积攒起来买书。可是那些书的定价,大都超过了他购买的能力。因此,为了购买一本喜欢的书,小男孩总是要掂量来掂量去,那位老者则不厌其烦地为他拿来拿去。   

⑤渐渐地,老者便记住了那个小男孩的模样。等他再走进书店的时候,老者就会主动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些他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然后递到那个小男孩的眼前说:“你看这些,有你喜欢的吗?”这也是老者对他说的次数最多的一句话。有些时候,小男孩站在柜台前看上半天,却因为衣兜里的钱不够,最终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小书店。而那位老者丝毫没有厌烦,他微笑着起身,将那些书一本本地放回原处。   

⑥有一次,小男孩被书架上的一套《安徒生童话》给迷住了。然而,3.6元的定价在他的眼里是那么遥远。可他还是鼓足勇气对书店的老板说:“爷爷,这两本书可以为我留着吗?我一定会买下它们的。”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把唯一的那套《安徒生童话》抽出来,放到另外一个书架上去了。   

⑦从此,为了攒够3.6元书钱,小男孩捡过蝉蜕,也偷偷地捅过蜂巢,然后将它们卖给收购站。然而两个多月之后,仍差6毛钱。其间,他已经往那个小书店跑了几趟。当他看到那套书还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时,他才会放下心来。然后,他就会告诉老者,他已经快要攒够书钱了。老者则微笑着说:“不急、不急,书一定为你留着。”   

⑧有一天,他跟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意外在草丛里捡到一块鸡蛋大小,像盐粒一样晶亮的石头。小伙伴都围过来看,其中一个小伙伴说:“这是水晶石,一定很值钱!”小男孩兴奋地问那个小伙伴:“真的吗?你说值多少钱呢?”那个小伙伴思忖了一会儿说:“至少可以换你想买的那套书吧。”

⑨于是,他把捡到的那块水晶石藏好。再一次跟母亲去小镇时,他把那块水晶石偷偷带在身上。他兴冲冲地跑进那家小书店,并告诉书店的老板,他今天是特意来买那套书的。之后,他从衣兜里摸出3元钱,连同那块“水晶石”一同放在柜台上。老者点了点那些零钱,不解地问:“怎么还差6毛钱呢?”那个小男孩连忙说:“您看这是一块很值钱的‘水晶石’,用它抵6毛钱行吗?”哦,老者恍然明白过来。他拿起那块“水晶石”端详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水晶,而是石英,不值钱的。”听了之后,小男孩的脸蛋一下子红了。他从老者手中接过那块石英,连同那些零钱,失望地朝门口走去。老者在他身后犹豫了一下,然后喊道:“孩子,把书带走吧,这块石英我看把它摆在花盆里也不错!”   

⑩从那个小书店里出来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像一下子长上了翅膀,在大街上快乐地奔跑起来。他的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不再有一丝伤心的云。   

⑪许多年过去了,小镇早已变为繁华的城区。那家小小的书店也成为记忆里的一个符号,而那位当年卖书的老者或许也早已过世。但那个小男孩却一直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不少自己的作品。因为,那个小男孩就是我。   

⑫今天,当我坐在书房里,注视着那一架架自己喜欢的书籍,忽然感觉它们不就是一块块水晶吗?当老者收下那一块石英的时候,其实他已经送给了我一块真正的“水晶”。或许,正是因为我拥有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生活才会闪闪发亮。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2年第一期,有删改)

1.此文情感真挚,以“我”买书为线索展开叙述,请仿照示例,在括号①②里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梳理文章内容。文中的老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在③处用一个词归纳。你对老者的印象,从文中哪处细节可以看出来,请在④处简要归纳。
以“我”为主语,归纳事情老者的人物形象
小时候,“我”经常到小书店看书。
他是一个______的老者,从文中____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多年后,“我”依旧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自己的作品。
2.圈点批注是在阅读中常用到的一种读书方法,“批”即批语,也指赏析。“注”就是注释。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于书空白处批写三言两语,以帮助理解,促进思考。请结合你对文章的分析,完成以下语句的圈点批注。
(1)他就用两只小手着柜台,使劲跷着脚,仔细地浏览着摆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我的批注:_____________
(2)从那个小书店里出来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像一下子长上了翅膀,在大街上快乐地奔跑起来。我的批注:______________
3.段“当老者收下那一块石英的时候,其实他已经送给了我一块真正的水晶”,“因为我拥有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生活才会闪闪发亮”,请你说说这“水晶般的心愿”有什么含义?
4.学校开展故事朗诵比赛,你挑选了这篇文章作为朗诵比赛的参赛作品,准备充分的你还差一首朗诵的背景音乐,请你从以下四首歌曲中挑选出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作为这篇文章配乐,并结合文章的主旨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歌曲歌词
A《善良》

不管在将来遇见怎样的磨难,善良会温暖每一个人,勇敢打开前方的门,就这样慢慢长大吧。

B《最美的光》

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亮晶晶, 我许下的愿望,就像一颗水晶,汗水伴着我,一步一步往前闯,也常会有泪水,在前进的路上,心中的小梦想,一闪一闪在发亮,穿越年少的迷茫,我会变得更坚强。

C《做个平凡的好人》

你是一个平凡的人,每天做着不平凡的事,助人为乐,见义勇担承,我们都能做一个好人,虽然看似沉沉默默无闻……只把做人该有的善良,刻进岁岁年年。

D《听我说谢谢你》

送给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动,你是我的天使,一路指引我,无论岁月变幻,爱你唱成歌,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

我选择__________ 作为朗诵的背景音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隔着屏幕的凝望》,完成题目。

隔着屏幕的凝望

绿茶

(1)2020年秋天,我们姐弟三个合作,将老屋进行了翻新改造,我和大弟出钱,小弟出力。这件事父母一开始并不赞同,但结果他们还是很满意。到年底,父母执意把钱还给我们,他们说,我们留着也没意义,将来我们走了总是要给你们的,不如现在给你们。

(2)翻修后的新家比以前宽敞明亮了许多,有了单独的卫生间和厨房,还另外搭出一间杂物间,父亲的电动车可以直接开进去,母亲最在意的鸡窝也搭在杂物间的入口处,十分方便。

(3)小弟特意在家门口安了一个摄像头,这样通过手机,我们在各自的家里,随时都可以看到父母的情况,可以直接和他们说话。手机上收到提醒,说看家软件检测到有人体移动,点击进去,就可以看到家门口的动静——父亲骑着他的电动车忙进忙出,母亲摇着扇子和村人们坐在门口聊天,骑着电动车匆匆而过的路人。更多的时候,镜头下我家的门口是静而的,一直放在门口的两条长凳,门口那对小小的石狮子,母亲晾晒的谷物或者干菜,树影婆娑,阳光炽亮。

(4)这个摄像头真的很实用,我们可以借由它随时了解家中动态,隔着屏幕看到父母。

(5)儿时,我们在父母的凝视中确立自我,现在,反过来,父母成为我们凝视的对象,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

(6)有的时候忙了一天,晚上临睡前点进去看看,借助太阳能路灯的灯光,在远处黑夜的背景中,看到家门口的水泥地和裹着反光材料的遮阳棚柱子,一幅静止的黑白画,伴有昆虫的鸣叫,我内心有一种奇妙的宁静

(7)这一切,让我想起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那首诗,《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

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

那么孤单,像世界上的最后一幢屋。

大路缓缓地延伸进黑夜,

小小的村子留不住大路。

小村子只是一条通道,

夹在两片荒原间,畏怯地,

神秘地,大道代替了房前的小路。

离开村子的人将长久漂泊,

也许,还有许多人会死在中途。

(节选自《读库》2201之《叶落归根》))


小语读这篇文章时,从字、词、句、段、篇切入,品读其中意味。现邀请你一起参与,以下表引领阅读,一起思考,体验阅读的乐趣。
1.写作背景

《叶落归根》是一组回乡偶记,记录我眼中的迟暮乡村。

2012年的春天,我和小弟各自开着一辆车送父母离开武汉,回到老家天门黄家口村。这是他们的叶落归根,迄今已有十年。

这十年间,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回去待几天,小长假两三天,春节六七天,时间最长的是2020年的疫情期间,近四十天,一次次回来,又一次次离开,我与故乡渐行渐远。

(绿茶《叶落归根》)


2.联读含义
联读是指将题材、主题、人物形象、写法等有联系的课内外文章放在一起阅读,比较异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
切入口具体内容品读
第(1)段:镜头下我家的门口是静而的。①“空”是什么也没有吗?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段:儿时,我们在父母的凝视中确立自我,现在,反过来,父母成为我们凝视的对象,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②两个“凝视”的含义是否相同?请说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段:我内心有一种奇妙的宁静③联系上下文,探究“奇妙的宁静”所蕴含的多重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段:这一切,让我想起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那首诗,《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④文章结尾,作者引用诗歌《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以下三篇文章哪一篇更合适与本文联读?请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A.《散步》   B.《背影》   C.《故乡》
⑤我选(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语同学最后选定以《渔舟唱晚》作曲,又打算以下面这首词作歌词,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词句阐明理由。(提示:可从意象、意境、手法等角度分析)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宋代〕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香江夜如锦

穆亦

①又到香港回归日。

②虽已离开香港,有一样东西总在心头念兹在兹,有一幅画面总在眼前挥之不去,那就是香港美丽如画的夜景。

③去过香港的人,总会赞叹香江夜色之美;离开香港的人,总是难舍港岛灯火之魅。

④每当夜幕降临,从太平山顶俯瞰港岛,山之高低起伏、影影绰绰与楼之高年入云、五光十色相得益彰,海之波光粼粼、气势磅礴与灯之璀璨熠熠、千娇百媚相映生辉,这就是香港夜景的独特风采、独有魅力。

⑤这是香港最繁忙的维多利亚港,这是香港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

⑥当白昼喧嚣嘈杂的声音逐一褪去,港岛的夜晚开始变得绮丽多姿、温柔神秘。维港两岸的摩天大厦像排队入列一样先后亮起五彩斑斓的灯光,与大厦楼顶的标识霓虹灯、附近路面的LED广告灯、相邻住宅的黄色照明光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夜景图。远远望去,一栋栋造型各异、鳞次栉比的高楼像是露出水面、浮在空中的一座座海市蜃楼,装点着维港的上空。

⑦看香江灯火一定要去尖沙咀或中环码头看经典灯光音乐秀幻彩咏香江,近距离体验这座现代化都市的华丽风采。

⑧每晚8时,站在尖沙咀海滨长廊远眺,华灯将天际线变成了一条彩色的丝带,把从东到西形态万千的商业大厦、住宅楼宇、城市地标,有机地连接一起。当喇叭里第一个音符响起,楼顶的大灯跟着节拍的律动迅速亮了起来,在数分钟之内,40多座建筑物的顶层,无数灯光、激光和电子屏幕同时闪亮,争先恐后、争奇斗艳,一场声光交织、精彩绝伦的夜派对开始上演,吸引成千上万的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幻彩咏香江曾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最大型灯光音乐汇演。

⑨如果你还想身临其境地置身灯火之内、炫酷之中,你可以选择乘坐天星小轮、张保仔帆船,或天灵号、洋紫荆号游船作维港游。当你安坐在观光客轮上,欣赏两岸迷人夜色,或直接走向甲板,感受夜幕下的灯海、感触波光中的倒影、感应山海城的律动,此时心情是何等惬意、何等畅快!天星小轮是香港百年传统的重要标志,《国家地理》杂志曾将乘天星小轮游览维港列为人生50个必游项目之一。来到香港一定要在夜色中搭乘一次天星小轮横过维多利亚港,体味旧日香港风情。

⑩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曾无数次背上相机,走进香江夜色,摄下香港美景。拍香港夜景,无疑地上太平山顶是最佳选择,但有两座山相信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一座是北角的宝马山,另一座是九龙的飞鹅山。上宝马山顶需要走过一段曲折山路,穿过一段丛林小路,越过一段陡峭坡路,最后再爬上一块巨大山石。当你双腿站定、气喘吁吁时,眼前会突然一亮,维港灯火尽收眼底,格外幽美壮丽。此时的你定会疲惫一扫,心旷神怡。飞鹅山夜景与宝马山不同,维港的艳丽繁华只是遥远的背景,近处更多的是九龙半岛密密麻麻居民楼闪烁出的星星点点的橙黄色光,折射着万家灯火的无比温馨。

⑪拍香江夜景的另一视角是流动的车河。香港道路纵横交错、车水马龙,每当夜幕低垂,光芒四射的车头灯,像一束束探照灯照亮前路。此时,通过镜头的捕捉,可以让时间慢下来,长曝令川流不息的车辆在画面留下一条条光轨,与城市著名建筑一起构成一幅幅绚丽的画面,令人过目难忘。

⑫如果问一年中哪一日的香港夜景最璀璨、最壮观、最震撼,最值得蹲守拍摄,必定是举办烟火汇演的跨年夜了。

⑬自2007年开始,香港每一年的跨年夜都在维港两岸举办大型跨年倒数和烟火汇演活动。我曾连续两年去尖沙咀拍摄跨年夜烟火汇演。2017年至2018年的跨年夜烟火汇演主题为魔法星尘,以仙子在维港夜空撒落星尘为设计概念,寓意为香港送上新年祝福。烟花从维港海面及港岛多栋大厦楼顶放出,星球、笑脸、桃心等各式图案在维港上空轮番出现,高低错落,缤纷璀璨,与维港灯火一起制造出如梦如幻的绚烂图景。2018年至2019年跨年夜的烟花汇演则引进了意大利烟花星空万花筒,在汇演的压轴1分钟,多达45款不同图案的烟花次第绽放,将维港上空幻化为秀丽的花海。

⑭关于灯火夜色,_________。我常想,如果几位诗词大家再世,面对眼前多姿多彩、目不暇的灿艳灯火,又会怎样心中震撼、激动不已呢?又该如何思如泉涌、挥毫泼墨呢?

⑮正是夜景的多点性、多元性、多样性、多变性,使香港多次被评为世界最美夜景城市。观维港灯火、赏香港夜景,成为无数海内外游客香港之旅的动人一章,令其流连忘返。

⑯夜晚是一日当中最有活力的时刻,夜景是一座城市最具灵魂的缩影。香港的夜景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铭刻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轨迹,反映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特质,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气度魅力。

⑰香港回归25年,走过坎坎坷坷,经历风风雨雨,但魅力不减、风采依旧,灯火更加璀璨、夜色更为迷人。

(2022-07-09《我有话说》)

1.请分析标题的作用。
2.作者交替使用第一和第二两个不同的人称,请结合选文分析其作用。
3.请按朝代顺序将以下诗词填进横线处,正确顺序是(     
①诗人李绅留下了“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的佳句
②词人赵熙“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的神来之笔
③诗人陆游曾写下“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的妙句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③①
4.请整理作者的游玩建议,为自己做一份两天两夜香港夜景出游攻略,用于明年的跨年夜去打卡(一晚最多安排两站)。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蝉鸣一夏的绚烂,背后是几度春秋的蛰伏;昙花一现的绝美,背后是无数夜晚的等待;心驰神往的人生,背后是不忘初心,甘于寂寞的奋斗,正如尼采所说: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人生,哪有什么一夜逆袭,有的只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请相信在暗处生长,终有一日馥郁传香。


请你以“做好准备再出发”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1)选择恰当的角度,明确“准备”的具体内容。
(2)充分表现“做好准备”的过程,详略得当。
(3)理清思路,对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生动的描写。
(4)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5)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6)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山坡羊·

〔元代〕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山坡羊·

〔元代〕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注释】①山坡羊,曲牌名。②长安:今西安。③星星鬓影:两鬓斑白如星。④岫(xiù),峰峦:⑤秦宫:秦始皇的离宫。
1.请根据所写内容推断两首元曲的标题,下面选项中分别填写在①②处最贴切的一项是(     
A.①大江东去   ②长安怀古B.①长安怀古   ②骊山怀古
C.①长安西去   ②山河如旧D.①功名天涯   ②秦宫唐阙
2.两首曲都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第二首曲就是通过对比形成鲜明的物境反差来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请你结合第一首曲的具体内容,简要说说其对比手法是如何运用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故宫古建筑的防震科学

①近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级大,破坏力强,导致千年古堡加济安泰普古堡被毁。从建筑结构角度而言,加济安泰普古堡属于砌体结构,主要特点即以砖石作为建筑核心材料,砖石之间通过砂黏结,因而当砂浆受到地震破坏时,易诱发建筑整体破坏。相比而言,木结构建筑以弹性性能良好的木材核心材料,且拥有平摆浮搁柱根、榫卯节点、斗拱等多种抗震构造,因而能够抵抗较为强烈地震。故宫便是其中的代表建筑之一。

②故宫古建筑的立柱柱根并不插入地下,而是平放在一块石头的顶面。该石头称为柱顶石,而柱根与柱顶石的连接做法称为平摆浮搁。一方面,木材在封闭的环境中容易糟朽,立柱柱根若插入地底下,很可能因为空气不流通而糟朽。另一方面,这也是隔离地震的需要。若柱根插入柱顶石内,在强大的地震力作用下,柱根很容易折断并造成古建筑破坏。而平摆浮搁的做法,使得在发生地震时,柱根反复在柱顶石表面运动,不仅不会折断,而且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另外柱根侧面与柱顶石侧面有一定间距,可以保证柱根始终在柱顶石表面往复滑动,而不掉下来。

③从地震工程学角度讲,平摆浮搁增大了古建筑整体的自振周期,可产生隔震效果。所谓自振周期,就是物体振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一般现代建筑的自振周期与地震波的自振周期接近,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幅度要放大,产生类似共振效应,因而容易受到破坏。而柱根平摆浮搁的方式,使得古建筑在地震作用下运动幅度变大,往返时间变长,自振周期远大于现代建筑,因而有利于避开地震波峰值的冲击,而产生隔震效果。

④故宫古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其中,梁端做成榫头形式,柱顶做成卯口形式。榫头插入卯口后,形成稳固的榫卯节点。

⑤从力学角度来讲,榫卯节点属于半刚接节点。所谓半刚接节点,即节点不是完全固定,而是可以转动,但受到一定限制,不能随意转动。这种限制力源于榫头与卯口之间的挤压、咬合。半刚接节点非常有利于古建筑抗震。因为榫卯节点有限的转动能力,有利于减小梁柱构架的晃动幅度。不仅如此,__________________,减小结构整体破坏。

⑥斗拱为我国古建筑特有的组成部分,是位于柱顶之上、屋檐之下的,由斗形、弓形的木构件层层叠加起来的组合木构件,其外形犹如一个个倒立的三角形。

⑦发生地震时,斗拱的各个构件之间互相摩擦、挤压,并产生往复运动,犹如一个运动的机构体系。从能量守恒角度讲,地震波的能量传到斗拱位置时,主要分成了2个部分的能量:斗拱的内能及斗拱的动能。每个斗拱由上百个小构件组成,它们犹如机器的零件一样,在地震作用下不断产生各种运动,耗散了大量的地震能量,从而使得斗拱内能的比例很小,因而斗拱在地震作用下几乎不会产生破坏。事实上,大量的古建震害勘查结果表明,斗拱在地震作用下一般保存完好。

⑧故宫古建筑优秀的抗震构造,是我国古代工匠卓越建筑智慧的体现。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下列四幅图,最不适合作为本文介绍抗震构造插图的一项是(     
A.榫卯B.斗拱C.瓦当D.柱顶石
2.动手做知识卡片是阅读科普文的有效方法。下表是小明阅读第②段内容后做的知识卡片,请把两处空白补充完整。
知识卡片:平摆浮搁
定义作用原理
古建筑立柱柱根平放在柱顶石顶面的连接法防糟朽避免立柱柱根插入地底下因为空气不流通而糟朽
防掉落柱根侧面与柱顶石侧面有一定间距可以保证柱根始终在柱顶石表面往复滑动而不掉下来
3.从对大众科普宣传的角度,文章在介绍木结构建筑榫卯结构抗震原理时,你觉得下列哪个句子更适合填入第⑤段空白处,说说你的理由。
第①句:榫头与卯口之间的相对滑移、旋转等运动,可以耗散部分地震能量。
第②句:榫卯结构技术如同动物骨骼与关节一样可以进行一定的扭转与伸缩,从而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4.对于是否有必要在文段①中插入下列链接材料,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如何?请说说理由。

【链接材料】2014年,荷兰DeNieuweKerk博物馆就与中国南京博物馆合作,按照1300的比例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用3D打印技术建造了中国北京故宫的比例模型。这个模型被搬到一个振动台实验室里,经历了近乎十级强度的地震依然屹立不倒。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