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
,怕得鱼惊不应人。
1.本诗的作者是( )A.唐朝;高鼎 | B.唐朝;胡令能 | C.清朝;胡令能 | D.清朝;高鼎 |
A.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 B.侧座莓苔草应身;路人借问摇招手 |
C.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 D.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摇招手 |
A.第一二句 | B.第三四句 | C.第一四句 | D.第二四句 |
A.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 B.借问:向人打听 |
C.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 D.应:应该 |
A.他不想搭理陌生人 | B.他是一个没有礼貌的孩子 |
C.他怕声音太大吓到鱼 | D.他在专心钓鱼不想让别人过来 |
A.对钓鱼的向往之情 | B.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
C.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D.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时闻折竹声。
1.白居易,字 ,号 。( )A.太白;青莲居士 | B.乐天;香山居士 |
C.太白;香山居士 | D.乐天;青莲居士 |
A.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 | B.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厚 |
C.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 | D.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厚 |
A.触觉 | B.视觉 | C.听觉 | D.嗅觉 |
A.枕头 | B.轻薄的被子 | C.被子和枕头 | D.高高的枕头 |
A.是诗人睡不着一直到天明 | B.是积雪的反光照亮了窗户 |
C.雪下得太大已经越过窗户 | D.诗人半夜起来烛光照亮房间 |
A.喜爱冬雪 | B.离愁伤感 | C.惊喜交加 | D.孤寂落寞 |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类别属于( )A.边塞诗 | B.送别诗 | C.抒情诗 | D.闺怨诗 |
A.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B.桃花潭水深百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
C.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如汪伦送我情 | D.桃花潭水深百尺 不如汪伦赠我情 |
A.歌声 | B.小船 | C.潭水 | D.桃花 |
A.抒情 | B.议论 | C.描写 | D.记叙 |
A.欲:将要 | B.闻:闻到味道 | C.不及:比不上 | D.乘:乘坐 |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轻舟已过万重山。
1.补全诗歌( )A.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 B.千里江陵一天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
C.千里江陵一日回;两岸猿声啼不住 | D.千里江陵一日回;两岸猿声止不住 |
A.诗圣;杜甫 | B.诗仙;杜牧 |
C.诗仙;杜甫 | D.诗圣;杜牧 |
A.第一句 | B.第二句 | C.第三句 | D.第四句 |
A.傍晚;白帝城;江陵 | B.早晨;白帝城;江陵 |
C.傍晚;江陵;白帝城 | D.早晨;江陵;白帝城 |
A.彩云 | B.轻舟 | C.山 | D.千里 |
A.轻松愉快 | B.匆忙赶路 | C.赞叹大自然美景 | D.对船速的赞叹 |
绝句
迟日 ,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是A.“迟日”的意思是“春日”。 |
B.“泥融飞燕子”的意思是燕子正在衔泥筑巢,写出一种静态美。 |
C.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
A.唐代 杜甫 | B.唐代 李白 | C.宋代 杜甫 | D.宋代 李白 |
A.两 | B.鸣 | C.翠 | D.柳 |
A.黄 | B.翠 | C.青 | D.红 |
A.黄鹂 | B.白鹭 | C.乌鸦 | D.小船 |
A.一千个秋天的雪 | B.秋天的很多雪 | C.终年不化的积雪 | D.一场秋天下的雪 |
A.对黄鹂的喜爱 | B.对白鹭的喜爱 |
C.对天气变化的赞叹 | D.表现了诗人心情的舒畅和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