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快乐阅读。

我的父亲丰子恺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
       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头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讲完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一幅背纤图。
1.用“________”画出能表现这篇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2.短文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类文阅读。
苏 武 牧 羊
西汉大臣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君主(1)于多次威胁利诱,许以丰厚的俸禄和高官,劝其投(2),苏武严词拒绝了。
单于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直到19年后,苏武才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1.加线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1)A、dān  B、chán C、shàn (_____)
(2)A、jiàng B、xiáng (_____)
2.“严词拒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单于一次又一次的威胁利诱,苏武会这样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A. 礼貌地拒绝;你们不要再劝我了,我是不能投降于你们的
B. 用很高的声音拒绝;你们不要痴心妄想了!我是不会投降于任何人的!你留住我的人,也留不住我的心,我的心将永远与大汉在一起
C. 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你们不要痴心妄想了!我是不会投降于任何人的!你留住我的人,也留不住我的心,我的心将永远与大汉在一起
3.“单于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这里的”酷刑”指的是_______,而苏武_______。 (    )
A. 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改变了信念
B. 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濒临死亡仍然不屈服
C. 让苏武吃雪、嚼羊皮袄;受尽折磨
4.单于先许以高官厚禄,后又施以酷刑,他前后的做法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 (   )
A. 想尽办法    B. 威逼利诱    C. 不择手段
5.苏武的信念是什么? (   )
A. 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国家。
B. 苏武想凭个人的能力逃出去。
C. 苏武一心想坚持着活下去。
6.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 短文表现了苏武不畏强权、忠贞不屈的精神。
B. 短文表现了苏武非常爱国且不向挫折屈服低头的精神。
C. 短文表现了苏武不怕孤独和困难,与使节和羊群作伴,终于等来了救援。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完成1-4题。
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1.第一自然段主要写谈迁自幼_______,他克服_______,经过20多年的_______,完成了_______《国榷》。(   )
A. 刻苦好学;家境贫寒;努力;明朝编年史
B. 刻苦好学;生活的艰难;时间;清朝编年史
C. 刻苦好学;生活的艰难;奋斗;明朝编年史
2.第一自然段中,从“20多年”、“6次”、“50多岁”、“400多万字”等词可以读出谈迁著书的_______和_______。 (   )
A. 刻苦;信念的坚定    B. 刻苦;做事的执着    C. 认真;严谨
3.第二自段主要讲_______的谈迁_______,但他没有被厄运击垮,决心_______这部史书。从谈迁身上,我们可以深刻地明白:一个人有了真正_______是不容易被打垮的。 (   )
A. 年近花甲;书稿被盗;重新撰写;坚定的信念
B. 50多岁的;书稿丢失;重新撰写;坚定的信念
C. 50岁的;书稿被盗;重新撰写;坚定的希望
4.这两自然段中共有5处的_______,作者用这些具体的_______就能更清晰地体现出谈迁在逆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从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_______。 (   )
A. 数字;数据;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内容
B. 数字;数字;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内容
C. 数据;数字;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中心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巩固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为了使编写的书更加完备、准确,谈迁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    )
A. 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亲自到郊外考察历史的遗迹。
B. 他四处奔波,考证研究。
C. 面对孤灯,日夜读书。
2.一部新的《国榷》诞生是如何得来的?  (    )
A. 这是谈迁终日奔波得来的。
B. 这是谈迁重新照着第一次的样子再次写出来的。
C. 这是谈迁在《国榷》被盗后重新考察、寻访、奋笔疾书的结果。
3.读读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谈迁这么做是为了(    )
A. 使新的《国榷》与之前的不一样
B. 使《国榷》更加完备、准确
C. 使内容更加完整、具体
4.文中的“崎岖和坎坷”比喻        。“厄运”的意思是        。 谈迁遇到的“崎岖和坎坷”是指        ,谈迁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        。(    )
A.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一贫如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B.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国榷》被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C.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一贫如洗;名垂青史
5.“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句话的含义是:        。 (    )
A. 只要有重新再来一次的勇气就一定能成功。
B. 只要坚定信念,满怀希望,就可以战胜厄运,获得胜利或成功。
C. 所有的事情只要从头再来就可以获得成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词填空。
A.化为乌有B.下落不明C.名垂青史D.夜难安寝
(1)司马迁因为一部《史记》而         。 (______)
(2)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故宫里的许多文物从此         。 (______)
(3)八国联军焚烧了圆明园,一座能展示千年古国灿烂文化的园林从此         。 (______)
(4)技术难题还未攻克下来,这几天他都           ,瘦了很多。 (______)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谈迁的人生厄运是              ,但他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          。在他60多岁时,又完成了这部巨著。从他拼搏的经历中,我们不难悟出                  。 (    )
A.《史记》原稿被小偷偷走;重新编写《史记》;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B.《国榷》原稿被小偷偷走;重新编写《国榷》;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C.《国榷》原稿丢失;重新编写《国榷》;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互为近义词的是(   )
A.名垂青史---遗臭万年B.坎坷---顺利C.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互为反义词的是(    )
A.翔实---粗略B.翔实---详实C.流传千古---流芳百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挣扎”“挣钱”“挣脱”这三个词中的”挣”的读音相同。
B.“家徒四壁”和“博览群书”的反义词分别为”一贫如洗””胸无点墨”。
C.《国榷》是一部明朝编年史。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的解释有:①逃跑;②避世隐居;③安乐;安闲;④超过一般;⑤散失,失传。
闻(____)逃(____)一劳永(____)民(____)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