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快乐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文中加点字“走”的古义是_____,今义是__________
2.下列各句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夸父跟着太阳跑,追赶上了太阳。)
B.未至,道渴而死。(还没有跑到,就在大道旁渴死了。)
C.化为邓林。(变成了一片桃林。)
3.文中写夸父能吞河饮渭,运用了什么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时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唤众盲问之:“汝见象类何物?”触其牙者言象形如莱菔根;触其耳者言如箕;触其脚者言如臼;触其背者言如床;触其腹者言如瓮;触其尾者言如绳。

(注释)①告:告诉、说给。②时:当时、此时。③触:触及、摸到。④类:好似、好像。⑤莱(lái)菔(fú):萝卜。⑥箕:簸箕。⑦臼:舂米的石臼。
1.短文写的是________的故事。文中“时众盲各以手触”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文中共有_____位盲人摸象,他们在摸象后说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他们最终谁也没说准象是何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再回答问题)。
楚人有__________于郑者,为________之柜,薰以___________,缀以___________,饰以___________,辑以___________,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用“/”在文中画出朗读时的节奏。
(2)“薰”通________,“辑”通________。
(3)课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后世称他为__________,战国末期_____家。他是__________的学生,__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
(4)“买椟还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郑人为什么会“买椟还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文中加点字“走”的古义是_____,今义是__________。
(2)下列各句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夸父跟着太阳跑,追赶上了太阳。)
B、未至,道渴而死。(还没有跑到,就在大道旁渴死了。)
C、化为邓林。(变成了一片桃林。)
(3)文中写夸父能吞河饮渭,运用了什么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精读细品(先用“/”画出文言文的节奏,再说说全文的意思)。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时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唤众盲问之:“汝见象类何物?”触其牙者言象形如莱菔根;触其耳者言如箕;触其脚者言如臼;触其背者言如床;触其腹者言如瓮;触其尾者言如绳。
(注释)①告:告诉、说给。②时:当时、此时。③触:触及、摸到。④类:好似、好像。⑤莱(lái)菔(fú):萝卜。⑥箕:簸箕。⑦臼:舂米的石臼。
(1)短文写的是________的故事。文中“时众盲各以手触”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文中共有_____位盲人摸象,他们在摸象后说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他们最终谁也没说准象是何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   ),薰以桂椒,(   )以珠玉,饰以玫瑰,(   )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这则寓言的题目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以桂椒         薰:____________________
饰以玫瑰                 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_
郑人买其而还其珠       椟: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鹬(yù)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战国策》)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蚌方出(    )
A.bào    B.pù
(2)强秦之渔夫也 (    )
A.wéi       B.wèi
(3)两者不肯相(     )
A.shě        B.shè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句中的“雨”作动词用,是下雨的意思。(    )
(2)“渔者得而并禽之”句中的“禽”同“擒”,是捕捉、抓住的意思。(    )
(3)“以弊大众”中的“弊”意思是问题、毛病。(   )
(4)“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句中的“恐”意思为害怕、恐慌。(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仿句填写。
例:鹬蚌相争,渔翁并擒。
_______相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
5.苏代对赵惠王讲“鹬蚌相争”的故事,目的是什么?这样讲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