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情境,体会课文的寓意。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舍本逐末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得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命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     )贵贱之分,(     )本末之别啊!要先舍根本,去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1.知音屋(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上(     )开(    )国(    )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唱反调(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冷淡——(     )自豪——(     )
轻视——(     )模糊——(     )
4.美容院(填上恰当的词)。

5.变色龙(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画“——”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巧巧嘴。说说“舍本逐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能说会道(解释加点字及句子的意思)。
(1)鱼相与处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如相忘江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鱼相与处于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相濡以沫”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鱼儿要“相濡以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  “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沫”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濡以沫” 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区别字组词。
鱼(      )   濡(      )   沫(      )   涸(      )
渔(      )   儒(      )   没(      )   河(      )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郑者为什么要把珍珠还给楚人?你赞成他这样做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买椟还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郑人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买椟还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原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从__________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还可以从__________的角度将寓意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众狙皆怒”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狙皆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狙公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让“众狙皆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  “狙”的意思是:___________,“狙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朝四而暮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能说会道(解释加点字及句子的意思)。
(1)鱼相与处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如相忘江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会秋游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情境,体会课文的寓意。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