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爱国艺术家梅兰芳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他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梅兰芳为了不给日本人唱戏,留起了胡子。1942年1月,日军司令酒井隆看到梅兰芳满脸的胡子,惊诧地说:“梅先生,你怎么留起胡子来了?像你这样的大艺术家,怎能退出舞台?”梅兰芳回答说:“我是个唱旦角的,如今年岁大了,扮相也不好看,嗓子也不行了,已经不能再演戏了,这几年我都是在家赋闲作画,颐养天年啊!”酒井隆一听,十分不悦,气呼呼地走了。

日本侵略者三番五次地威胁梅兰芳,但梅兰芳仍坚决不演戏。为了维持生活,他只好忍痛卖掉在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他对外称自己“上了年纪,嗓子坏了,早已退出舞台”。梅兰芳大师非常钟爱自己的事业,但是在日本强盗面前,他(  )忍饥挨饿并且放弃自己的事业,(  )给日本强盗演出。这是一颗多么宝贵的爱国心啊!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当天就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我该登台为我们中国人演出了!”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无论……都……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2.梅兰芳为什么要留起胡须呢?后来为什么又剃掉了胡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我该登台为我们中国人演出了!”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复出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看他的戏,甚至“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国第一大岛是(  )
A.台湾岛
B.西沙群岛
C.海南岛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照例子,写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及其主要事迹。       
例:左宗棠(清朝)——收复新疆
______( )朝)——抗击倭寇 
林则徐( )朝)——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文。
题目:    的感觉真好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大树与小草

①山丘上,一棵大树像巨伞,树下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人们在这里小憩,聆听小鸟的歌唱,觉得心旷神怡。一天,大树心想:我向来受人(遵 尊)重,今后可不能与小草为伍了,以免(影响 印象)自己的声誉。于是,大树便声色俱厉地对小草说:“限你们三天之内,全部离开此地。”

②“你这是干什么呀?”小草不解地问。

③“这……这是因为你们遮住了我的阳光……”大树一时想不出理由,支支吾吾地搪塞道。

④□这怎么可能呢□小草笑道□太阳在咱们头上□我们这么矮□能遮住你吗□

⑤大树自感失言,立即改口道:“那……那是你们偷吃我的肥料,害得我营养不足,这总是事实吧。”

⑥“你的根又多又粗,而且扎得很深,可我们的细根只享受到地皮上的一点儿营养,(觉 绝)不会影响你的健康。相反,秋后腐烂的草还能(jǐ gěi)你提(gōng gòng)大量的有机肥。”

⑦“我不信!”专横跋扈的大树坚持驱走了小草。结果小丘失去了小草的保卫后,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在烈日和雨水的冲刷下,大树的根不断地裸露在地面,没过几年,孤家寡人的大树在一次暴风雨后倒下了。

1.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字词划去。
2.在第④段的“□”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脱离群众、孤立无援的人。  (       )
(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
(3)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都很严厉。  (       )
4.为什么没过几年,大树就在一次暴风雨后倒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树与小草》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或者让你想到了哪个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1.老师为什么把装满泥土的银杯送给肖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对所写的事情交代得很清楚,能从中找出时间:______, 地点:____,人物:_____,事情:________
3.读着课文中感人的送别场面,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
4.默写一则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爱你啊,中国》中,诗人以____、杭州西湖、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宋代诗人苏轼对西湖尤为偏爱,他曾经将西湖比作____。你还记得这两句诗吗?请默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他被誉为“____”,这首诗是他的“__________”,这首诗通过“____”字,来表达他的爱国情怀。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仿写句子。
  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环绕;如果,你是________,我乐意是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____在老师的辛勤培养下,我们这些小树____能长成参天大树。(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修改病句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