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多文本阅读
【材料一】
据统计,在常州读书、生活的很多贫困儿童的营养结构非常不合理,他们甚至吃不起一袋牛奶。为了帮孩子们增加营养,常州的公益人士便发起了这个名为“一袋牛奶的暴走”的慈善项目。通过举办暴走活动,参与者募集善款,践行慈善。本次活动筹款的方式很特别,参与者需要徒步完成20公里,并在暴走前与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一次“公益约定”——“如果我为孩子们暴走20公里,你是否愿意跟我打个赌,履行一次公益约定?”无法参加暴走的爱心市民,也可以通过捐款的方式献出自己的爱心。
【材料二】
2015-2017年“一袋牛奶的暴走”活动情况统计表

活动时间
志愿者人数
受资助学生人数
第一届
2015.5
5278人
550人
第二届
2016.5
16000人
2000人
第三届
2017.5
21000人
3000人

1.材料一】中,我了解到“一袋牛奶的暴走”活动主要目的是
2.阅读了【材料二】,我的发现是(1)
(2)                                      
3.我来给“一袋牛奶的暴走”活动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语。
4.请你采访本次活动中的一名公益人士,简要列一个提纲。(至少两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军舰队冲去。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1.“负隅顽抗”的意思是__________
2.用“  ”在选文中画出描写郑军官兵英勇善战的句子,我们可以用       等词语来赞美这些官兵。
3.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场战斗激烈而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荷兰侵略者溃不成军、狼狈不堪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爱国艺术家梅兰芳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他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梅兰芳为了不给日本人唱戏,留起了胡子。1942年1月,日军司令酒井隆看到梅兰芳满脸的胡子,惊诧地说:“梅先生,你怎么留起胡子来了?像你这样的大艺术家,怎能退出舞台?”梅兰芳回答说:“我是个唱旦角的,如今年岁大了,扮相也不好看,嗓子也不行了,已经不能再演戏了,这几年我都是在家赋闲作画,颐养天年啊!”酒井隆一听,十分不悦,气呼呼地走了。

日本侵略者三番五次地威胁梅兰芳,但梅兰芳仍坚决不演戏。为了维持生活,他只好忍痛卖掉在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他对外称自己“上了年纪,嗓子坏了,早已退出舞台”。梅兰芳大师非常钟爱自己的事业,但是在日本强盗面前,他(  )忍饥挨饿并且放弃自己的事业,(  )给日本强盗演出。这是一颗多么宝贵的爱国心啊!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当天就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我该登台为我们中国人演出了!”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无论……都……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2.梅兰芳为什么要留起胡须呢?后来为什么又剃掉了胡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我该登台为我们中国人演出了!”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复出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看他的戏,甚至“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大树与小草

①山丘上,一棵大树像巨伞,树下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人们在这里小憩,聆听小鸟的歌唱,觉得心旷神怡。一天,大树心想:我向来受人(遵 尊)重,今后可不能与小草为伍了,以免(影响 印象)自己的声誉。于是,大树便声色俱厉地对小草说:“限你们三天之内,全部离开此地。”

②“你这是干什么呀?”小草不解地问。

③“这……这是因为你们遮住了我的阳光……”大树一时想不出理由,支支吾吾地搪塞道。

④□这怎么可能呢□小草笑道□太阳在咱们头上□我们这么矮□能遮住你吗□

⑤大树自感失言,立即改口道:“那……那是你们偷吃我的肥料,害得我营养不足,这总是事实吧。”

⑥“你的根又多又粗,而且扎得很深,可我们的细根只享受到地皮上的一点儿营养,(觉 绝)不会影响你的健康。相反,秋后腐烂的草还能(jǐ gěi)你提(gōng gòng)大量的有机肥。”

⑦“我不信!”专横跋扈的大树坚持驱走了小草。结果小丘失去了小草的保卫后,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在烈日和雨水的冲刷下,大树的根不断地裸露在地面,没过几年,孤家寡人的大树在一次暴风雨后倒下了。

1.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字词划去。
2.在第④段的“□”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脱离群众、孤立无援的人。  (       )
(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
(3)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都很严厉。  (       )
4.为什么没过几年,大树就在一次暴风雨后倒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树与小草》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或者让你想到了哪个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1.老师为什么把装满泥土的银杯送给肖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对所写的事情交代得很清楚,能从中找出时间:______, 地点:____,人物:_____,事情:________
3.读着课文中感人的送别场面,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
4.默写一则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一个苹果

张计发

黄昏时,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跳   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他卸完身上背着的弹药,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要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容易的事,我(惊讶   惊慌)地问:“哪儿来的苹果?”“半路上捡到的。连长,您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说实在的,我们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干得烟熏火燎似的。我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   坚持),说什么也不肯吃。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想,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我把苹果递给了他。小李出神地望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打断了右腿,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上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等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成啊!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说什么也不肯吃,转手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我手里。

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我动员道:“同志们,我们能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来,一人吃一口!”说完,我先咬了一小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了身旁的小胡。小胡咬了一小口,传给了小张。这样一个挨一个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谁没有吃?”我问,可是谁也不回答。

我刚想命令大家把剩下的苹果吃掉,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安静   平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涌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晩,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感动着,眼里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
2.请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下面的提示,概括故事情节。
送来苹果—传苹果—(          )(          )—感动落泪。
3.找出两个表现战士们干渴而迫切需要苹果润喉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
4.画“﹏﹏”的句子是对战士们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大家都______。这是否与上面写到的战士们干渴而迫切需要苹果矛盾呢?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我的喉咙被心中涌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送一轮明月给他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走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不能送明月给那个小偷,使他感到遗憾,因为在黑暗的山林,明月是照亮世界最美丽的东西。在禅师的眼中,小偷是被欲望蒙蔽的人,就如同被乌云遮住的明月,一个人不能自见光明是多么遗憾的事。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定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惊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禅师所说的一轮明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哪里可以看出禅师“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小偷,禅师却感谢他的探望,并且把外衣送给他。你觉得禅师这样做好吗?说说你的理由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它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1.画线句子中的“强盗”指谁?他们可能怎样奴役台湾人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中的“慷慨激昂”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决不允许”“一定”你感受到了郑成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个句子表达对郑成功的赞美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郑成功巧渡海峡收台湾

这一天,海上起了雾。荷兰人正在吃喝玩乐,忽然一个士兵进来报告道:“有许多中国兵从海上游过来了。”那些荷兰人听了大笑,都说:“这些中国人真是死脑筋!竟然敢游过来,也不怕我们的大炮。”他们决定用大炮轰击那些游过来的士兵。

荷兰人登上城堡,急忙下令开炮。刹那间,海水被炮弹激起一道道白色的水柱。有些中国士兵沉了下去,但更多的却仍然随着海水向前移动。荷兰人加强火力,海面上水柱越来越密,可仍然阻止不了中国士兵向岸边靠近。

“这些中国人太勇敢了!”一个荷兰人说。

“可惜太愚蠢了,”另一个荷兰人说,“即使他们能游到岸上,也会被我们刚刚调来的军队歼灭。”

这时,一些游在前面的中国士兵已经上岸了。荷兰人突然发现,原来这些中国兵都是假的,是顺着海水漂过来的盖了头盔的大圆茶壶。荷兰人大呼上当的时候,一支军队从东面冲了过来,大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郑”字。他们打得荷兰人丢盔弃甲,不一会儿就占领了城堡。

1.荷兰人说中国人死脑筋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丢盔弃甲”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成功的军队是怎样渡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荷兰人说中国人太勇敢又太愚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 chuí )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íng yín )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绿(lǜ lù)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
2.保留(        )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
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        )(       ),再写湖的四周有(     ),接着写树下有(        )(         ) ,最后写湖上有(          )
4.短文的主要意思是(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5.上面的短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请你摘抄下来。
词:(至少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至少写二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