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京版(2004)|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1)①ɡuān      ②ɡuàn      (      )       (      )       (      )       (      )
(2)①chánɡ     ②chǎnɡ      (      )       (      )       (      )       广(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论……都……       即使……也……       既……又……
(      )向往田园风光,(      )渴望去农村看一看。当我走进乡下人家,看到房前屋后种满绿竹、鲜花,(      )朴素(      )华丽。远处河边,群鸭戏水,(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游千尺珍珠瀑

假日里,我们摄影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千尺珍珠瀑。

千尺珍珠瀑在北京密云县境内,沿京都第一瀑北上约三里处。这是一处新开发的奇观绝景。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只见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冲向天际。同学们立刻按动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落下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

我们在瀑布下的溪流中洗手洗脸,互相撩水嬉戏,大家的欢笑声融进了那隆隆的瀑布声中。

1.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
A.时间顺序B.高低顺序C.游览顺序
2.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声音大       B.景色美       C.鸟奇
(1)下面这两句话写出珍珠瀑(       )
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       )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
(3)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       )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
3.为什么叫千尺珍珠瀑?用“ ”在文中画出来。
4.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这一句把       比作       
5.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这个句子里里还有一对反义词是(     )——(     ),这对反义词用在一起恰当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探”字,写出了嫩笋(                     )的特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词语。
(1)热辣辣(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炊烟袅袅(描写乡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互联网(“网络”或“电脑”专用词语):________   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口语交际。

李容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因病住院。星期天,李容的同桌张林到医院探望她。

李容请张林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语文老师赵老师,并请张林代自己向赵老师表达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赵老师能抽空批改好,让张林下周再来时带给她。

第二天,张林把李容的作文交给赵老师时,对赵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检测台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照样子,写成语。
天高地阔(含“天”和“地”的成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用文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描写了哪两个图,请你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提到“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由哪些景物构成了这幅风景画?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最后一句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用“       ”画出文中的中心句,这句话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2.“他们的好友”中“好友”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选文中第1自然段描绘的景色选择一个合适的名字。(       
A.鲜花轮绽图B.雨后春笋图C.门前晚餐图D.秋虫吟唱图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有时是宁静的,倒映着岸边的树木。小河有时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波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舞蹈,舞姿优美,就像舞动着的七彩绸。

早晨的小河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望着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碧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儿。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火红的脸庞映在河水中。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欢快地跳跃着,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的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一阵风吹来,倒映在河水中的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了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夜晚的小河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明月悄悄地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微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了。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有删改)

1.用“﹏﹏”画出文中的任意一个比喻句。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晨曦 (        )的小河 (        )的脸蛋儿
(        )的羽纱 (        )的阳光 (        )的脸庞
3.短文是按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文中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把短文分成三个部分,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第二部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热爱之情。
B.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C.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小河以及家乡的热爱之情。
6.短文是按(  )的结构来写的。
A.总—分B.总—分—总C.分—总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乡下人家》,完成练习。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1.选文中的“田园风景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绘成的,说它“自然”是因为_____________;说它“和谐”是因为____________
2.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还有谁会是乡下人家的好友。(至少写2个)
__________________
3.“天高地阔”一词在选文中说明了什么?表现了农家人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选文第1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乡下人家在门前吃晚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2)选文第2自然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纺织娘的叫声,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