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京版(2004)|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炊烟(节选)

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的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让人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亦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

1.“归心似箭”的意思是_________。这个词语中含有______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来,并仿写一句。
                                                 
3.短文是按照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的,黄昏的炊烟总会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句子。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场春雨过后,嫩嫩的小草长了出来。(改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纺织娘寄在瓜架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鸡,乡下人家照(列 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 淌)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 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下面画“√”。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
3.“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是指的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这两段文字的内容可以分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________等景物,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农家小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怎样理解乡下人家门前的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支   枝)竹,绿的叶,青的(竿   杆),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汉字。
2.选文描绘了两幅乡下生活的美好图景,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每空不超过4个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意思看似相反的词,写出了独特的农家风光;画“﹏﹏”线句子中“_______”一词写出了春笋的多,一个“_______”字把春笋生长的画面写活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下面画横线。
屋檐yián yándào     dǎo )鬼        (ɡuān   ɡuàn)军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照样子,模拟动物叫声。
例:牛——哞
羊——(        )                 猫——(        )             
青蛙——(        )             鸭——(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看拼音写词语。
1. niǎo cháo______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2.乡下外婆家可美了,qiáo_____,那夏季的jī ɡuān huā_______,高高sǒnɡ lì____着,蝴蝶、蜜蜂在上面飞舞,远处,小鸡在草地上mì shí______
3.诚实守信,是hé xié______社会的基础。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如果……就……             不论……不论……
1.(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2.乡下人家,(      )住着小小的房屋,(      )总爱在房前屋后种些东西。
3.(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吃惊地跑开。
4.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      )             辛勤(      )
2.在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
3.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人家又会有怎样一道风景线?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段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我知道著名的江南小镇有: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