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

17世纪至一战前以欧洲为中心,以英国为主导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首先确立起资产阶级统治,进行两次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英国成为“      A       ,近代欧洲成为世界绝对霸主
1919—1941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签订《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1921-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      B       》等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瓦解;1939年9月,德国突袭      C       ,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瓦解;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瓦解
1955—1991年底两极格局形成:1947年,      D       ,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瓦解;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
20世纪90年代至今多极化趋势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多强: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等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现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还未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局世界局势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推动发展途径:遏制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等

(1)阅读以上材料,请把表格出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请以“世界格局演变中的中国身影”为题,写一篇短文。(8分。要求史论结合,文字表述清晰,语句通顺流畅,不少于150字。)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百年风雨,百年辉煌,从“小小游船”到“滚滚巨轮”,中国共产党创在了非凡业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活动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组成……“1921”代表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2021”代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材料二: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毛泽东

材料三:1978年的初冬是一个特别的季节,一个震天动地的消息让世界惊叹。这一天共和国从此又一次走进了春天。

材料四:回望来路,成就举世瞩目,这是共产党人持续奋斗干出来的……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险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发奋图强,就是为了这个初心和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1)材料一中标志着“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的事件是什么?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这一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哪里?这一时期毛泽东创造性的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该“创造性"体现在中国革命实现了哪一转变?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共和国走进春天与哪一位伟人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评价中国人民是如何赞誉这位伟人的?他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什么之路?跟随伟人的足迹,你会追到他的哪些丰功伟绩?(从经济发展和祖国统一方面各举一例)
(4)如今,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顾百年党史,你有什么感悟?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碰撞中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材料一   



(1)请为上图设计一个标题。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散,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图片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3)材料三中的“誓书”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材料四   “……此无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本朝签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其不溃散。”

——《朱子语类》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统治者奉行一种什么政策?北宋统治者的哪些措施间接导致了材料三中盟约的签订?

材料五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5)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6)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论述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1980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1985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乡出现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199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8成功举办奥运会

从上表中提取两件或三件大事,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所选大事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字数80字以上)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历久弥新,引导我们正确的价值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文精神】名人名言启迪思想智慧。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莎士比亚


(1)材料一的名言分别反映出怎样的思想内涵?

【革命精神】遗迹遗址承载历史价值。

材料二:



(2)请分别解读上面遗址反映的史事。

【开拓精神】因时制宜,新政化解危机。

材料三:

“针对600万头猪被杀,400万头牛被宰来调整家畜和肉类的价格”这条美国报刊新闻,有人认为:“数百万同胞还饿着肚子呢,杀这么多头猪?”也有人认为:“从道德上讲是个问题,但又怎样呢?畜牧业也得活啊。”

——《大国历史》

材料四: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国家分别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九年级(1)班的同学以“人民与历史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收集到以下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程·智慧】

材料一   他先后征发了200多万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运河通航后,江南的粮食布帛可以便捷地运输到长安及洛阳。此后,沿岸兴起了一批商业都市,如杭州、镇江、扬州、开封等,它们不仅是一方繁盛都市,而且也成为了物资和人文荟萃之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岳麓版)


【改革·勇气】

材料二   小岗生产大队的18位农民在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序幕。

——《小岗人家四十年》解说词


【革命·信仰】

材料三   1917年11月6日晚到7日凌晨,包括革命士兵、赤卫队员等在内的约20万起义者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铁路、银行等战略要地。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

——摘编自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大运河的开凿带来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的“实践”是什么?这场实践为何会“改变了中国亿万农民的命运”?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指导理论。
(4)根据上述材料,以“人民与历史发展”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多史实论述,条理清晰。)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论述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材料二:“在6世纪的最后25年,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分裂了将近300年,这是中国历史中最漫长的分裂期。隋朝结束了这一分裂期,扫清了分裂期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制度上的瓦砾,并为一个新的统一国家和社会打下了基础。以后的许多朝代都从隋的成就中得益。”

——《剑桥中国隋唐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始创的朝代。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历史时期进行了总结,每个时期的奋斗都有标志性的特点。

时期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代
特点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
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
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史实ABC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决议》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之一是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样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摆脱了西方那种靠殖民掠夺的模式,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摘编自陈伟等《党的百年奋斗深削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材料三:《决议》总结提炼了百年党史积累的宝贵经验,即“十个坚持”。“十个坚持”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胜利之本和根本价值追求。

——摘编自王毅《“十个坚持”的逻辑体系与深刻内涵》


(1)分析材料一,列举对应的史实。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参照示例,谈谈对“坚持人民至上”这一历史经验的认识。

示例:“坚持党的领导”:向井冈山进军途中,毛泽东在三湾对部队进行改编,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德、美、法实力比较表

英国德国美国法国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214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

——人教社《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必修)教学参考书》(1995年12月第2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英、德、美、法四国实力对比的反差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到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二战后西欧诸国“走联合之路”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西欧诸国采取什么重大举措推动“西欧的联合进程”?

材料三

“—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虽然是“—带—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让“—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带―路”倡议的初衷。

——中国网

(3)当今,图1与图2两大组织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是什么?

材料四   2019年12月17日央视新闻: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仪式。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


(4)根据材料四,谈一谈中国的发展会给当今世界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学习历史就是不断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时人争论】

材料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宴会。宴会上,有人歌颂秦始皇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愚,传之万世的功绩;也有人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主张恢复分封制。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古人评述】

材料二   分封制被废除,从周朝衰落就开始了,不是一天的原因。即使让圣人复生,也要实行郡县制。

——编译自[]顾炎武《郡县论一》


【现代人总结】

材料三   中国政制比较成熟的重要表现,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古往今来人们探究的话题。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上述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