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合适的量词我会填。
一(_____)丝带    一(_____)柳叶
一(_____)剪刀    一(_____)柳树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合适的量词我会填。
一(____)丝带     一(____)柳叶
一(____)剪刀     一(____)柳树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方法
①比喻 ②拟人 ③夸张 ④反问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___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
(3)游览了长城,我怎能不受到教育呢?(___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
1.《墨梅》的作者王冕是(   )朝人。
A.唐B.元C.明D.清
2.“墨梅”的意思是 (    )
A.黑色的梅花B.水墨画的梅花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吾家洗砚池头树”的“吾”读作 ( )
A.wúB.wǔ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连线。
轻轻地    写字
慢慢地    走来
渐渐地    站起来
认真地    升起
类型:连线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春天来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它们一边飞一边唱:“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小草钻出了地面,它们挺直胸,昂起头,向四面张望着:“咦?春天来啦?春天在哪儿呀?”

小河里,一朵小浪花冲出薄薄的冰层,一跳一跳,着急地嚷道:“哦?春天来啦?春天在哪儿呀?”

桃树、梨树、杏树上,一个个小花骨朵张开了笑脸,你问我,我问你:“听说了吗?春天已经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太阳公公出来了,大家一起问:“太阳公公,您早啊!请您告诉我们,春天在哪儿呀?”

太阳公公笑了,他说:“美丽的孩子们,春天就是你们,你们就代表春天哪!”

大家听了,快活地欢呼起来:“春天来啦!春天来啦!美丽的春天就是我们,我们就是美丽的春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快活——(______)   美丽——(_____
张望——(______)   欢呼——(_____
2.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与春天有关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了,还有哪些美丽的事物也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仿照课文第2——4自然段的写法也写一段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填空
1.“咏柳”中的“咏”的意思是(___)。
2.“丝绦”一词本意是(___),在诗中指(___)。
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和要求填空。
1.“_________黄鹂___________________白鹭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写到的四种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课外,我还读了一则寓言,题目是《__________》。
4.春天,当我看到原野上茂盛的野草,就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白居易描写小草有顽强生命力的名句“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夏天,游玩西湖时,看到美丽的荷花,我就不由得想起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手有余香”,我们要多关爱、帮助别人。这样的名言我还能写一句: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海无____________田,农夫______________饿死。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