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京版(2004)|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逸”字不认识,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y”,再查音节“yi”。(_____)
2.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_____)
3.“难以置信”的意思是“很容易相信”。(_____)
4.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_____)
5.《鸟的天堂》的作者是老舍。(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______)
2.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______)
3.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______)
4.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______)
5.那美丽的南国的树的确是鸟的天堂。(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括号里画“√”,不是的打“×”。
1.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__________
2.榕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__________
3.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__________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____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面词语书写是否正确,并改正。
1.目不转睛  瓢泼大雨 登堂入室 徜洋 (  )
2.江山似锦 辗转不眠 骄阳似火  嘻戏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用“____”标出,并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升机勃勃(   )        苟廷残喘(   )
罪魁祸手(   )        千锋万仞(   )
忘而生畏(   )        拨地而起(   )
窈窕叔女(   )        水花四贱(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正确的打“√”。(3分)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
(2)《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
(1)《白杨》一文中爸爸两次沉思,第一次是爸爸想过去,想自己。第二次是爸爸想子女,想未来。(       )
(2)“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
(3)《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4)“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是比喻句。(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草原》这课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      )
(2)“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
(3)《白杨》一文中爸爸两次沉思,第一次是爸爸想过去,想自己。第二次爸爸是想子女,想未来。(      )
(4)《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5)“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是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打“×”。
1.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_______
2.榕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_______
3.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_______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_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括号里画“√”,不是画“×”。
1.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_____
2.榕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_____
3.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_____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