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
B.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C.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D.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lüè)        (yíng)
B.动(zhèn)        匆(cōng)
C.叮(níng)   异(hu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者听到秋天___、____、___和___的声音,写出了秋天的___。(          
A.黄叶的唰唰声、蟋蟀的叫声、大雁的叮咛、秋风的歌吟;美好
B.黄叶的唰唰声、蟋蟀的叮咛、大雁的叫声、秋风的歌吟;美好
C.黄叶的唰唰声、蟋蟀的叫声、大雁的歌吟、秋风的叮咛;美丽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对“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这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秋天比作辽阔的音乐厅。
B.这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的大自然中蕴含着各种声音,这些声音像优美动听的旋律。
C.这句话作者运用了大胆的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秋天的声音。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对“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这一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A.秋的声音来去匆匆,非常短暂。
B.秋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很远的地方去。
C.秋的声音不知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D.秋天是美好的,短暂的,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dǒu)动      蟋(shuài)     (zhèng)动
B.歌(yùn)      (luè)过       歌(yíng)
C.辽(kuò)      (shuā)唰      (bǎo)满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与“这个机会这么好,我为什么不去试试呢?”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个机会这么好,我可以不去试试。
B.这个机会这么好,我应该去试试。
C.这个机会这么好,我怎么能去试试呢?
D.这个机会这么好,我才不要去试试。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对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雁的叫声音比作叮咛。
B.“叮咛”是大雁的叫声,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告诉大家秋天已经来到。
C.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大雁对白云的友好和不舍。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蟋蟀振动翅膀是在(  )。
A.背诗B.读信C.和阳台告别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诗中写到了“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把“秋天的大自然”比作“辽阔的音乐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很动听。
B.在秋天的时候,最适合到辽阔透明的音乐厅里去听音乐家们演奏。
C.“辽阔透明”写出了音乐厅的豪华气派,赞美了建筑师的聪明智慧。
D.秋天到了,音乐家们专门演奏以“秋”为主题的乐曲,非常值得去听。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