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16)| 二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有个好朋友,就是放在我枕头边的小闹钟。它圆圆的身子、亮晶晶的脸、三根指针像三只小胳膊似的“滴答滴答”地转个不停,非常惹人喜爱。

晚上睡觉时,小闹钟跟我说悄悄话;早上我睡得正香时,是它把我唤醒,催我上学。

我真喜欢我的小闹钟!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我知道短文中的“好朋友”指的是:___________
3.我会用“       ”画出写小闹钟样子的句子。
4.我喜欢小闹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的语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一个盲人摸到象牙,就大喊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大象的样子了,它像根棍子!”“不对。”另一个扯到象耳朵的盲人说,“它象一把大蒲扇。”第三个盲人摸到象腿,也嚷起来:“你们都错了,它像个柱子。”“不,不!”第四个盲人摸着象肚子说,“明明是一堵墙嘛!”最后一个抓到象尾巴的却说它像根绳子。究竟谁说得对呢?

1.文中一共写了(_______)位盲人摸象。
2.照样子,填一填。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的语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前,有两个将军,他们一起去买盾牌。做盾牌的人拿起一个盾牌给他们看。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看了说:“这个金盾牌很好!”站在右边的将军说:“你错了,这是个银盾牌。”这两个将军就这样争论起来。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用“  ”把第6句画出来。
3.填一填
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认为这个盾牌是____盾牌,而站在右边的将军认为这个盾牌是____盾牌,他们都____了。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
B.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如果不全面地进行调查研究,就妄下结论,片面地看待问题就会出错。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秋风吹过树林。树枝轻轻地摇摆,让树叶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小铃铛,好像在告诉大家:秋天来啦!秋天来啦!树叶们,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森林瞬间传遍了。小松鼠撑着美丽的尾巴,拿着松果当鼓敲,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唱起了欢快的歌,蚂蚁们在树叶铺成的舞台上跳起了集体舞,天空中的大雁拍打着翅膀,排成“一”字在传递消息呢!
秋天来了,秋风吹过田野。金黄的稻子在秋风的吹拂下跳起了摇摆舞。蟋蟀看见了,赶忙过来唱歌伴奏,声音一阵高过一阵。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听见了,也唧唧、啾啾地吵着闹着要加入这场盛宴。
秋天来了,秋风吹到学校。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蹦着跳着,哼着歌儿走进了校园。看到高年级的哥哥姐姐认真诵读的情景,也悄悄地加入了晨读行列。连老师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我们一起朗读呢!
秋天来了,秋风吹过的地方都在举行着属于自己的音乐会。
1.填一填。
(      )地加入         (      )的音乐会
(      )地摇摆         (      )的歌 声
2.读一读,写一写。
许多 许许多多          叽喳  叽叽喳喳   隐约
3.填空。
秋天来了,秋风吹过了             ,秋风吹过的地方都举行着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有个寓言故事,叫《盲人摸象》。
一天,村子里的人买回来一头大象,大家都争着来看,人们议论纷纷。有三个盲人,也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
这天,他们来到大象跟前。第一个盲人上前摸到了象腿,就大声地说:“我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原来它像一根柱子。”
第二个盲人上前摸到了象身子,他也大声地说:”你说得不对,大象不像柱子,像一堵墙。”
这时,第三个盲人走过来,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大声喊道:“你们说得全不对,大象既不像柱子,也不像墙,而是像一条粗绳子。”他们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对的,争吵不休。
这时,买象的人走过来说:“你们说的都不对,你们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并没有摸到它的全身,就下结论,这是片面的。”
1.短文共有(  )小节。
2.第(  )小节到第(  )小节是写三个盲人争论象的样子的。
3.三个盲人争论象的样子,他们说对了吗?为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开天辟地(节选)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合拢,就双手撑着天,两脚踩着地,站在天地中间。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高一丈。不知站了多少年,等到天地变得相当稳固,再也不会合拢了,盘古才放心地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变成了今天的大山。
1.盘古用双手________,用两脚________。
2.“不知站了多少年”说明盘古站的时间________。
3.盘古直到天地变得相当稳固才放心地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说明_____
A.盘古为了开天辟地一点儿也不考虑自己的安危,很无私。
B.盘古是为了休息一下。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睁开眼睛一看,周围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盘古一生气,抡起拳头使劲一砸,抬起腿猛地一蹬。只听见哗啦一声,“大鸡蛋”裂成了两半。轻的一半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一半缓缓下沉,变成了地。
1.“大鸡蛋”指的是(   )
A.鸡蛋B.天和地的混合体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来源:]
黑——(   )  轻——(   )  上升——(   )
3.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请你用“____”在文中把有关语句画出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老办法不行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在文中找合适的量词填空。
一(_____)石子 一(____)乌鸦 一(____)井 一(____)水
2.本文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发生的故事。本文共有________小节。第________小节写乌鸦用老办法喝水,却没有喝到水;第________小节写猴子打水给乌鸦喝,乌鸦喝到了水。
3.乌鸦的老办法是什么?找出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4.老办法为什么不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这时,一个牧童突然________大笑,说:“不对,不对,这牛画得不对!”大家听了,都很诧异。
读书人忙把牧童叫过来,和蔼地说:“小兄弟,请你说说这牛哪儿画得不对。”牧童________着画上的牛尾巴,说:“先生,您没见过牛相斗的情形吗?牛相斗的时候,尾巴是________在后腿中间的。您瞧,这画上的牛却________着尾巴。这不是画错了吗?”
[[QOrDeR]]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所填的这几个词都是________。
【小题2】别人都称赞这幅画画得好,牧童却认为_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们靠自己

小蜗(wō)牛有一天问他的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真是累死了!”

“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gé)的支撑(chēng),只能爬,爬又爬不快。”妈妈说。
“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
“可是蚯蚓弟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更不会变,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也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所以我们有壳啊!”蜗牛妈妈安慰(wèi)他说,“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弟,我们靠自己。”
[[QOrDeR]]照例子,写词语。
又重又硬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小题2】阅读短文,并填空。
(1)因为蜗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们背着又重又硬的壳。
(2)因为毛虫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不用背又重又硬的壳。
(3)因为蚯蚓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不用背又重又硬的壳。
【小题3】用“因为……所以……”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