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其正确的解释是(     )。
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是叮在一处,所得的就非常有限,就枯燥了。
A.说明读书不要专心看一本书,要看看这本书又看看那本书,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
B.说明读书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书,要博览群书,取百家之长,才能具有多方面的知识。
C.说明读书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书,不要专心看一本书,要看看这本书又看看那本书,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句子中画“       ”的部分换成一个四字词语。
(1)对知识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
(2)桥栏上还雕有四只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的石狮。。(              )
(3)学习中的大忌是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读书中的小忌是走马观花。(              )
(4)作文构思一定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王凯准备做一次“读书方法介绍”的主题活动,根据他搜集的资料完成练习。

A.著名作家秦牧主张采取“牛嚼”和“鲸吞”的方法:既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又要对其中少量的经典著作反复钻研,细细品味。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

B.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对人则言语无味。

C.余秋雨说:“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D.刘心武说:“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来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徒有其名,粗读可矣。”

1.上面四则材料中,符合“读书方法介绍”这个主题的材料有(      )(多选)
2.请你再给王凯提供一则有关“读书方法”的材料。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诸葛(liàng)B.水传(hǔ)C.智深(lǔ)D.津有味(jīng)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②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
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③书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是无用,许
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④在这些书中,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
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⑤走进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
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⑥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
A.③②⑤①④⑥B.②③⑤①⑥④C.⑤①④⑥③②D.①⑤②③⑥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向中国人致敬

记得那是十二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

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必须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无奇不有。入学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说过对话课教授的问题刁钻古怪,要我小心。

我上第一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名来提问。

在我自认为巧妙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后,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吗?”

班上当即冷场。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听清你的问题。”

他清楚地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我看着他的脸,告诉他我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受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积……

“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常识。”我说。马上,教授和金班同学一起,都转过脸看那位台湾人。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盯牢了我,又问:“您走遍了中国吗?”

“除台湾外,先生。”

“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

“政府不允许,先生。”

“那么,”教授又问,“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

“该是我们的父辈,先生。”

教室里有了笑声,教授却不放过我:“依您之见,台湾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今?”

“教授先生,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没有权利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的难题的资格。”

我惊奇地发现,教授的思路十分敏捷:“我想,您不会否认邓小平先生是您的父辈。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我想,如今摆在邓小平先生桌面上的,台湾问题并非最重要的。”

“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教授浓浓的眉毛如旗般展了开来。

“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才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我实在愿意知道: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也有兴趣清楚这一点。”

我忽然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地用眼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站了起来,一宇一字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难。”教授离开讲台向我走来,他将一只手掌放在我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想知道,一个普通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自己的国家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致敬!下课。”

走出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走。好一会儿后,我们俩人不约而同地看着对方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1.从文章内容来看,教授的刁钻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2.班上立即“冷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说“只有一个中国”后,同学们一起看台湾同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我”“牙根儿发痒”,“用眼戳”教授,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授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致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忆读书》选段,完成训练。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1.“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都是__________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
2.作者从读书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身课本中没有讲那些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所以“我”不喜欢读修身课本。
B.“独立思考”的大道理是作者在读书过程中体验并总结出来的,是修身课本中所学不到的。
4.你是怎样理解“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交流平台。
当我们不知道该读些什么课外书时,应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读的课外书?(  )
A.读与所学课文有关的书籍。
B.读与所学课文类别相同的书籍。
C.读同一作者写的其他书籍。
D.读同一体裁的书籍。
E.碰到什么读什么。
F.别人推荐什么就读什么。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