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冀教版(2002)|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补充古诗。
1.众鸟__________,孤云___________
2.水声________中,桃花___________
3.青山__________,白水___________
4.我寄___________,随君__________
5.思君___________,浩荡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解释词句的意思。
1.危楼:                                                              
2.孤蓬:                                                              
3.班马:                                                             
4.子规:                                                             
5.左迁:                                                               
6.高卧:                                                             
7.日夕:                                                             
8.簸却:                                                               
9.殊调:                                                              
10.大言:                                                             
11.宣父:                                                            
12.丈夫:                                                             
1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15.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1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填空。
1.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他儿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他的寄情山水;《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我们看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又让我们看到他思念故土;他以“大鹏”自比,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他的勇于追求与自信……他不愧为_____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善于想象,长于夸张,他不愧为“_______”。
2.李白以浪漫豪放著称,但有一首诗却抒发了他愁肠百结的苦闷,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用了夸张的写法。
3.李白一生渴望建功立业,多次寻求政治出路,却屡遭挫折。这些经历,在他的《行路难》一诗中,得到集中的体现。面对“金樽清酒” “玉盘珍羞”诗人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面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困境,他却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尽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最后他还是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竹子

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术家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出发,表现了“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2.短文重点写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请你用波浪线画出表现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语句;用“________”画出作者由竹子引发联想的语句。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________的文章。
4.“息”字的解释有:A.呼吸时进出的气。B.停止。C.消息。D.利钱;利息。短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选________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选________解释。     
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说法是否正确,请判断。   
①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用途和品格。(     
②“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菊。(     
③短文把翠竹比作绿色的宝矿,用来说明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非常广泛。(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拓展阅读

剥豆

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想起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1.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剥豆 bō(  )bāo(  ) 执著 zhù(   ) zhuó(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敛声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生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儿子的“自信和大气”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母亲为什么“想淡化结果”?儿子是如何对待结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母亲“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两个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  (_____)
(2)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____)
7.用“______”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词填空。
 
⑴到处浑黄一体,很难(    )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⑵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从不(     )。
 
⑶遇到困难要(     ),不要被困难吓倒。
⑷在激烈的比赛中,他(    )拼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轻松答。(16分)
是谁出卖了刺猬
在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只要狐狸一靠近,刺猬便蜷成一个大刺球,让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
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一天,刺猬和乌鸦聊天,乌鸦很羡慕刺猬有这么好的铠甲,便说:“朋友,你的一身铠甲真好啊,就连狐狸都没办法。”刺猬经不起乌鸦的吹捧,忍不住对乌鸦说:“其实,我的铠甲也不是没有弱点。当我全身蜷起时,腹部还有一个小眼儿不能完全蜷起。如果朝那个小眼儿吹气,我受不了痒,就会打开身体。”乌鸦听了十分惊讶,原来刺猬还有这样一个小秘密。刺猬说完后,对乌鸦说:“我这个秘密只跟你说过,你可千万得替我保密,若传出去被狐狸知道了,那我就死定了。”乌鸦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好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怎么会出卖你呢?”
过了不久,乌鸦落在了狐狸的爪下。就在狐狸要吃掉乌鸦的时候,乌鸦突然想到了刺猬的秘密,便对狐狸说:“狐狸大哥,你难道不想尝尝刺猬的美味?如果你放了我,我就告诉你刺猬的死穴。”狐狸眼珠子一转,便放了乌鸦,乌鸦便对狐狸说了刺猬的秘密。
后果可想而知,在刺猬被狐狸咬住柔软的腹部时,它绝望地说:“乌鸦,你答应替我保守秘密的,为什么出卖我?”
小时候看了这个故事我还为乌鸦出卖了朋友而生气,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领悟到,真正出卖刺猬的其实是它自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垂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
(     )的刺猬   (     )的乌鸦
(     )的狐狸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4分)
①放心好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怎么会出卖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狐狸大哥,你难道不想尝尝刺猬的美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同学说,乌鸦不守信用。它曾信誓旦旦地答应为刺猬保密的,到关键时刻,却出卖朋友。不值得与这种鸟做朋友。你怎么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领悟到,真正出卖刺猬的其实是它自己……”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认真拼读,工整书写。
类型:书写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看拼音,写词语。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造句。
①哪儿……哪儿……
                                                             
②不管……不管……总是
                                                            
③那么……那么……
                                                            
(2)填空。
从爸爸对白杨树的介绍中,“我”知道了白杨树有这样的特点:
                                                             
(3)爸爸借介绍白杨树来表白自己怎样的心愿?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