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现在蝈蝈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对这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觉得蝈蝈叫得太吵,嫌烦,希望孩子把它捉住。
B.他小时候逮蝈蝈总是挨骂,他想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逮蝈蝈,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
C.他并不珍惜自己种在地里的庄稼,任由孩子到地里捉蝈蝈,踩坏了庄稼也无所谓。
D.他自己很喜欢蝈蝈,希望孩子帮他捉来给他玩一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对这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麦籽儿当作人来写,把麦籽儿发芽生长的样子写活了。
B.这里写出了麦籽儿播种下去之后,因为土质松软,很快就发芽了,长势喜人。
C.这里写出了麦籽儿躺在土里是舒服,但吸不到雨露,就赶紧冒出了吸些雨露,要不就要渴死了。
D.这里写出了麦籽儿适合在松软的土地里生长。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现在是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70周年了。请观察你身边的变化,谈一谈你还知道党和国家有哪些卓越的功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缩句
①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这位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凛冽的寒风无情地吹着光秃秃的小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________       
(2)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________       
(3)是谁让这青山不老?是这位普通的老人。________       
(4)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儿弄树苗呢?杨善洲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如今这些庭院花禾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

②最让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树林。

③“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方法。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修饰树木或树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2.杨善洲为了解决树苗短缺的问题,想的两个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提到繁茂的树林“最让人震撼”,其原因是(   )
A.树木的数量多
B.树林的面积大
C.这是一枚枚小小的果核长成的
4.从短文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杨善洲________的高贵品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对课文结尾的“青山是不会老的”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山将会因老人的看护而永远不会荒芜。
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青山中得以延续,将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险恶的大环境。(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干旱”“霜冻”“沙尘暴”等词,表现了晋西北环境的恶劣。(       )
2.作者引用当地县志里的一句话,是为了突出西伯利亚大风的可怕,表现老人的顽固。(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青山不老》中,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老农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填空。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展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绩。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