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巩固
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1.“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这句话中的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递进    B. 表示意思的转折    C. 解释说明
2.“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中的划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    )
A. 不能;从加点的词语可以看出诺贝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精神。
B. 不能;加点的词语可以让句子表达更具体。
C. 能;加点的词语不要后,句子的表达效果没有受到影响,表达仍然是清楚、正确的。
3.从文段的阅读中,我们可以知道炸药的作用有(   ) (多选)
A. 劈山筑路    B. 打通隧道    C. 开凿矿井等
4.从课文片段中,能读出诺贝尔的什么精神?  (    ) (多选)
A.不怕困难的精神B.献身科学的精神C.锲而不舍的精神D.胆大妄为不顾后果。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类文阅读。
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常常被人们称为“科学怪人”。说他怪,也确实有点怪。
英国人的衣着一般是比较考究的,而开文迪许却总是穿着过时的服装。他的衣服很少有一件是纽(niǔ)扣齐全的。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客厅被他改作实验室,楼上卧室的床边堆满了仪器。开文迪许的主要家当就是图书和仪器。
开文迪许十分珍爱图书。他的藏书很多,别人向他借书要办借书手续,他自己从书架上拿走一本书,也要办理一个手续。他的书从哪里拿,以后还要放回到哪里去。
开文迪许非常珍惜时间,不喜欢那些慕名来访的人打扰他的研究工作。别人来访问时,他常常是一言不发,还在思索着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呢。迫不得已时,他才应付一两句,声音尖锐而急促,似乎想尽快地把话说完。客人走时,他刚送到门口,就飞也似地奔回实验室。诸如此类关于开文迪许的怪事多得说也说不完。
其实,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他不过是不愿意把心思用在生活琐(suǒ)事上罢了。开文迪许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他死后,人们找到他的许多遗著,发现其中不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选择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考究(_____)A.究竟    B.讲究   C.考察
(2)思索(_____)A.思考    B.思念   C.探索
2.开文迪许的“怪”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
A.家里的布置十分特别
B.即使自己拿自己书架上的书也要办理手续
C.穿着不讲究
D.不喜欢慕名来访的人打扰他的研究工作
3.这篇文章的多次提到的“科学怪人”都加了引号,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特定称谓    B. 特殊含义,表示强调    C. 引用
4.其实,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他这样做是(    )
A. 不愿意把心思用在生活琐事上。
B. 他就是不会穿着打扮。
C. 他就是不喜欢生活中的琐事。
5.请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
A. 开文迪    B. “科学怪人”    C. 英国化学家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完成1-5题。
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pēng)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1.给中的句子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
A. !!!,。,。,:“!!”
B. 。。。,。,。,:“!!”
C. !!……,。,。,:“!……”
2.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可以从_______得知,通常这样的句子被称为_______。(    )
A. 第二句;中心句    B. 第一句;中心句    C. 第一句;重点句
3.当实验室发生大爆炸时,从人们的语言可以体会到他们_______的心情。 (    )
A. 惊慌和担心    B. 紧张和疑惑    C. 悲痛心碎
4.这一自然段详细描写了一次_______,其爆炸声“震撼着大地”,当人们惊慌地以为诺贝尔“完了”时,_______的诺贝尔却“冲出浓烟”,高呼“成功了”。一个科学家家为了_______全身心地投入创造发明,连_______都不顾,这种_______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    )
A. 试验性的大爆炸;满身鲜血;造福人类;个人的生死;勇往直前
B. 大爆炸;满身鲜血;获得成功;自己的生死;无所畏惧
C. 试验性的大爆炸;满身鲜血;造福人类;个人的生死;无私奉献
5.文段中恰当地运用了_______,如“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成功了!成功了!”,这些_______的使用,突出了_______,升华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 (    )
A. 重复句;重复句;中心;主题;真情实感
B. 反复句;反复句;中心;主题;真情实感
C. 强调句;强调句;主题;中心;真情实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  近了  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   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1.在画线句子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2.这几段话主要写诺尔贝研制出了       
这两种炸药。
3.文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都是        
4.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
5.摘抄文中描写实验危险的词句,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诺贝尔什么样的精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继续 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动 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 叫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1.用“﹨”画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2.根据你的感悟填一填。
(1)片段中画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品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观群众的一“惊”和诺贝尔的一“喜”,形成了鲜明的反衬,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就是诺贝尔”能否改成“他就是诺贝尔”?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语段阅读。

有一次 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__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__近了__近了__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 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轰 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 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 人们慌忙赶来 齐声惊呼 诺贝尔完了 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1.给第1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表面上写火星接近炸药的过程,实际上它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片段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忘我工作成为众多科学家的标志,读了这个片段,我想这样夸夸诺贝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科学怪人”
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常常被人们称为“科学怪人”。说他怪,也确实有点怪。
英国人的衣着一般是比较考究的,而开文迪许却总是穿着过时的服装。他的衣服很少有一件是纽(niǔ)扣齐全的。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客厅被他改作实验室,楼上卧室的床边堆满了仪器。开文迪许的主要家当就是图书和仪器。
开文迪许十分珍爱图书。他的藏书很多,别人向他借书要办借书手续,他自己从书架上拿走一本书,也要办理一个手续。他的书从哪里拿来,以后还要放回到哪里去。
开文迪许非常珍惜时间,不喜欢那些慕名来访的人打扰他的研究工作。别人来访问时,他常常是一言不发,还在思索着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呢。迫不得已,他才应付一两句,声音尖锐而急促,似乎想尽快地把话说完。客人走时,他刚送到门口,就飞也似的奔回实验室。诸如此类关于开文迪许的怪事多得说也说不完。
其实,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他不过是不愿意把心思用在生活琐(suǒ)事上罢了。开文迪许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他死后,人们找到他的许多遗著,发现其中不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QOrDeR]]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确实--(     )     考究--(       )        思索--(      )
【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开文迪许的”怪”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篇文章的题目“科学怪人”为什么要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