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a+b-c |
B.若此生态系统受到含铅化合物的污染,则体内铅含量最高的生物是E |
C.若将该人工鱼塘改良为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则可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
D.若要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则需研究各种群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点 |
A.美国白蛾和白僵菌均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B.研究美国白蛾的生态位时需研究其出现频率、种群密度、食物及天敌 |
C.挂设黑光灯或施加性信息素诱捕器均通过直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 |
D.周氏啮小蜂和白僵菌均是影响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
A.未受到刺激时,图示神经元细胞膜两侧均维持0电位的静息状态 |
B.图示神经元为组成交感神经的神经元 |
C.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除图示途径外,还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进行 |
D.图示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
A.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类似 |
B.用沾蘸法探索NAA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的NAA |
C.赤霉素能促进葡萄果柄伸长,使葡萄果实增大 |
D.喷洒乙烯利可以延长葡萄果实的保鲜时间 |
A.神经肌肉接头中的神经末梢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
B.骨骼肌细胞膜作为突触后膜在兴奋传递中发挥作用 |
C.神经末梢释放的蛋白A能直接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
D.选择性抑制胆碱酯酶(分解—ACh的酶)的活性会导致肌无力 |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 发育情况 |
XX、XXY | 雌性,可育 |
XY、XYY | 雄性。可育 |
XXX、YO(无X染色体)、YY | 胚胎期致死 |
XO(无Y染色体) | 雄性,不育 |
A.亲本白眼雌果蝇最多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
B.F1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XAXaY |
C.F1中雌果蝇产生Xa配子的概率为1/3 |
D.F2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最多有5种可能 |
A.据图可推知离心管管底位于图示左侧 |
B.1.0世代时半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均会出现图示结果 |
C.3.0世代时图示右侧DNA条带的平均密度小于1.717 |
D.4.1世代时两个DNA条带含量比约为3:1 |
A.图示减数分裂I时一定发生了互换 |
B.由细胞①形成精细胞1的过程中基因A、a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
C.精细胞2的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 |
D.若精细胞4的基因组成为AaXbXb,则细胞②的基因组成应为AaXbXb |
A.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速度相同 |
B.亮氨酸tRNA的3’端能与亮氨酸特异性结合 |
C.特异性抑制谷氨酸tRNA剪切酶的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 |
D.谷氨酸可能参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和新突触的建立 |
A.莱茵衣藻细胞中产生NAD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B.黑暗条件下莱茵衣藻细胞质基质内的pH低于类囊体腔 |
C.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会加剧类囊体腔酸化 |
D.类囊体腔酸化可能导致光反应生成的NADPH和ATP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