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明王朝一反“古代中国的世界贸易秩序”的旧制,将对外贸易严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       
A.体现了对外关系开始转型B.促进了朝贡贸易的发展
C.加剧了明王朝兴衰的转化D.引发了宗藩关系的解体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史学家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表示,他一心想要用华夏文化改变蛮夷,却“矫枉过正”,过分重视“文教”而“鄙视武力”,导致“六镇兵卒”被摈弃,地位“形同奴隶”。这表明孝文帝改革(       
A.实现了鲜卑族汉化目标B.照搬了东晋的政治体制
C.开启了“重文轻武”体制D.为北魏的解体埋下隐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武帝时期,赵过“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这表明“耦耕”(       
A.首创了铁犁牛耕技术B.提高了耕作效率C.体现了庄园经济特色D.改进了播种工具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赶大集活动,古已有之”,集市起源于原始社会阶段。在当时,民众自发形成的集市,是以物物交换为特征,随时都可能出现。原始社会出现“赶大集活动”的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原始货币的出现C.原始手工业的形成D.饲养家畜的增多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美]巴里·E.卡特《国际法》等编绘


根据材料,从图中A、B、C、D任选一个进行完善,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要点,符合史实,史论结合,阐述完整,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至18世纪,在贸易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英国政府积极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商品、实施出口补贴政策。这些保护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英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的极大繁荣。

——摘编自[英]邓肯·韦尔登《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发轫到19世纪中期,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步放松贸易管制。以拿破仑战争为界,英国企业家群体关于贸易政策的主张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拿破仑战争之前,企业家群体反对《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通商条约草案》和《英法商约》。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以曼彻斯特棉纺织业工厂主为首的企业家群体领导了“反谷物法同盟”,并最终废除《谷物法》,推动英国对外贸易的管制逐渐放松。

——摘编自[英]屈勒味林著《英国史》

材料三   1978年英国进出口贸易各类统计表

类别

欧共体

国家占比

其他西欧

国家占比

北美国家

占比

石油输出

国占比

发展中国

家占比

总额

(亿英镑)

出口贸易

37.7%

15.3%

11.4%

12.8%

13.5%

373.63

进口贸易

40.5%

17.1%

13.0%

8.5%

10.7%

409.69

——根据[英]罗伯特·C·艾伦《全球经济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9世纪贸易政策的转变及其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78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徐厚广《中国铁道》

材料二


——摘自徐厚广著《中国铁道》

材料三   1964年夏,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开始修建成昆、川黔、贵昆等西南铁路。当时这些地区山高川深,陡坡流急,地势险峻,地形复杂,但1965年川黔铁路通车,1966年贵昆铁路通车,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

——摘编自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新中国铁路50年》(1949—1999年)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两个时期中国铁路建设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64年之后修建成昆、川黔、贵昆等西南铁路的目的及经济意义。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北朝的梁朝时,南海的林邑“其国俗,居处为阁,名曰干阑,门户皆北向。”南齐时,“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民户不多,而俚獠猥杂,皆楼居山险,不肯宾服。”宋朝时,中宿县(今广东清远县)“俚民皆巢居鸟语”。

——摘编自《梁书》《南齐书》《宋书》等

材料二   江西省部分朝代村落基础数据统计表

朝代

新增古村落/

/

累计/

区域比

(北:中:南)

人口密度

/·km-2

古村落密度

/·km-2

赣北

赣中

赣南

唐以前

11

7

0

18

18

1.57:1:0

\

1.08

唐代

29

36

3

68

86

9.67:12:1

11.4

5.15

宋代

52

86

22

160

246

2.36:3.91:1

32.7

14.74

元代

4

7

3

14

260

1.33:2.33:1

43.0

15.58

明代

30

32

19

81

341

1.58:1.68:1

58.1

20.43

清代

3

4

4

11

352

1:1.33:1.33

127.0

21.09

合计

129

172

51

352

352

2.53:3.37:1

\

21.09

——摘自黄桃红《江西传统古村落丛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朝至宋代广东部分地区民居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江西省村落的发展情况。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考察了1718世纪欧洲和亚洲的经济状况,并对欧洲的英格兰和中国的江南地区进行了具体比较,最后得出了一个标新立异的结论:18世纪前,东西方走在一条大致相同的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所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才来到了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造成这种背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一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这两个原因中,新大陆的作用又重于煤矿。

——据【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你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20世纪60-70年代,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成为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圣地”。对此坦桑尼亚第一任总统尼雷尔发表演说称:“非洲民族主义如果同时不是泛非主义的话,那么它是毫无意义的,是逆时代潮流的,也是危险的。”这表明他力图(     

A.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B.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
C.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D.对抗新一轮殖民侵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