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体现了对外关系开始转型 | B.促进了朝贡贸易的发展 |
C.加剧了明王朝兴衰的转化 | D.引发了宗藩关系的解体 |
A.实现了鲜卑族汉化目标 | B.照搬了东晋的政治体制 |
C.开启了“重文轻武”体制 | D.为北魏的解体埋下隐患 |
A.首创了铁犁牛耕技术 | B.提高了耕作效率 | C.体现了庄园经济特色 | D.改进了播种工具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B.原始货币的出现 | C.原始手工业的形成 | D.饲养家畜的增多 |
材料
——根据[美]巴里·E.卡特《国际法》等编绘
材料一 17至18世纪,在贸易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英国政府积极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商品、实施出口补贴政策。这些保护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英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的极大繁荣。
——摘编自[英]邓肯·韦尔登《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发轫到19世纪中期,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步放松贸易管制。以拿破仑战争为界,英国企业家群体关于贸易政策的主张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拿破仑战争之前,企业家群体反对《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通商条约草案》和《英法商约》。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以曼彻斯特棉纺织业工厂主为首的企业家群体领导了“反谷物法同盟”,并最终废除《谷物法》,推动英国对外贸易的管制逐渐放松。
——摘编自[英]屈勒味林著《英国史》
材料三 1978年英国进出口贸易各类统计表
类别 | 欧共体 国家占比 | 其他西欧 国家占比 | 北美国家 占比 | 石油输出 国占比 | 发展中国 家占比 | 总额 (亿英镑) |
出口贸易 | 37.7% | 15.3% | 11.4% | 12.8% | 13.5% | 373.63 |
进口贸易 | 40.5% | 17.1% | 13.0% | 8.5% | 10.7% | 409.69 |
——根据[英]罗伯特·C·艾伦《全球经济史》编制
材料一
——摘自徐厚广《中国铁道》
材料二
——摘自徐厚广著《中国铁道》
材料三 1964年夏,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开始修建成昆、川黔、贵昆等西南铁路。当时这些地区山高川深,陡坡流急,地势险峻,地形复杂,但1965年川黔铁路通车,1966年贵昆铁路通车,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
——摘编自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新中国铁路50年》(1949—1999年)
材料一 南北朝的梁朝时,南海的林邑“其国俗,居处为阁,名曰干阑,门户皆北向。”南齐时,“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民户不多,而俚獠猥杂,皆楼居山险,不肯宾服。”宋朝时,中宿县(今广东清远县)“俚民皆巢居鸟语”。
——摘编自《梁书》《南齐书》《宋书》等
材料二 江西省部分朝代村落基础数据统计表
朝代 | 新增古村落/个 | 增/个 | 累计/个 | 区域比 (北:中:南) | 人口密度 /人·km-2 | 古村落密度 /个·万km-2 | ||
赣北 | 赣中 | 赣南 | ||||||
唐以前 | 11 | 7 | 0 | 18 | 18 | 1.57:1:0 | \ | 1.08 |
唐代 | 29 | 36 | 3 | 68 | 86 | 9.67:12:1 | 11.4 | 5.15 |
宋代 | 52 | 86 | 22 | 160 | 246 | 2.36:3.91:1 | 32.7 | 14.74 |
元代 | 4 | 7 | 3 | 14 | 260 | 1.33:2.33:1 | 43.0 | 15.58 |
明代 | 30 | 32 | 19 | 81 | 341 | 1.58:1.68:1 | 58.1 | 20.43 |
清代 | 3 | 4 | 4 | 11 | 352 | 1:1.33:1.33 | 127.0 | 21.09 |
合计 | 129 | 172 | 51 | 352 | 352 | 2.53:3.37:1 | \ | 21.09 |
——摘自黄桃红《江西传统古村落丛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考察了17、18世纪欧洲和亚洲的经济状况,并对欧洲的英格兰和中国的江南地区进行了具体比较,最后得出了一个标新立异的结论:18世纪前,东西方走在一条大致相同的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所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才来到了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造成这种背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一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这两个原因中,新大陆的作用又重于煤矿。
——据【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你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在20世纪60-70年代,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成为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圣地”。对此坦桑尼亚第一任总统尼雷尔发表演说称:“非洲民族主义如果同时不是泛非主义的话,那么它是毫无意义的,是逆时代潮流的,也是危险的。”这表明他力图( )
A.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 | B.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 |
C.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 | D.对抗新一轮殖民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