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上下其音。”(《诗经·国风》) |
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 |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内篇•齐物论》) |
A.鱼茶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 |
B.食用鱼茶可能会发生误食寄生虫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风险 |
C.制作鱼茶过程中要通入无菌空气并搅拌以利于菌种的繁殖 |
D.海南黎族家庭制作鱼茶所需菌种需经精心选育和扩大培养 |
A.①②应持续照光以诱导外植体的再分化 | B.③④过程细胞表达基因种类和水平相同 |
C.培养材料在射线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突变 | D.筛选出的优良突变株可再进行快速繁殖 |
成分 | 蛋白胨 | 乳糖 | 蔗糖 | K2HPO4 | 指示剂 | 琼脂 |
含量(g) | 10.0 | 5.0 | 5.0 | 2.0 | 0.2 | 12.0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
A.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
B.①②③④过程中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 |
C.碳元素在图中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循环往复 |
D.甲→a→c→b可能是图中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A.①中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
B.②和⑥可以促使微生物和物料充分混合,提高发酵效率 |
C.③有利于米曲霉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快速大量增殖 |
D.⑤中乳酸菌主要集中于发酵坛上部,而米曲霉集中于下部 |
A.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无需特别在意杂菌,因为大多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是共生的 |
B.制备某些自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时,可能不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碳源 |
C.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是通过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微生物 |
D.平板划线法是一种常用接种方法,通过连续划线将微生物逐步稀释以获得单菌落 |
A.该培养基是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
B.该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
C.变色圈的直径大,该种菌分解果胶的能力一定强 |
D.实验所用培养基一般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