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甜瓜是世界主要食用水果之一,甜瓜是一年生植物,没有性染色体,但花朵有3种类型:雄花()、雌花()和全花(即两性花,一朵花中有雌蕊和雄蕊,用表示)。
(1)花朵类型的任意组合,使甜瓜有____________种性别类型。其中常见的品系是雄全同株(+)、两性花株()。目前商业栽培的甜瓜品种为两品系杂交产生的F1,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在制备时需要__________,工作量大,筛选全()品系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者在自然界中发现了雌雄异花植株(+),用该植株和某两性花品系()杂交, F1全部是雌雄异花植株(+),F1自交得到的F2性状分离比如下表所示。
①上述实验说明甜瓜性别是由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基因决定的。
②外施乙烯可以将雌雄异花同株(+)的雄花变成单性雌花,说明乙烯对雌蕊发育起_______作用。研究发现基因控制乙烯合成ACC的合成,在ACC催化产生的中间产物的基础上,aa基因诱导合成赤霉素促进雄蕊的发育,基因型为aagg的植株最终发育成两性花株()。据此分析雌全同株(+)的基因型A_gg,雄全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在雌全同株(+)AAgg培育过程发现了全雌()突变体,二者杂交后再自交,发现F2雌全同株(+)∶全雌()突变体分离比为3∶1,则全雌对雌全同株为__________性状。全雌()突变体与常见的两种性别类型的甜瓜杂交,都可以在___________植株上收获种子用于商业种植,免去了之前杂交育种的繁琐。
(4)为了源源不断获得全雌植株()进行杂交育种,可将(3)F2中的雌全同株(+)自交,在F3幼苗期扩增雌花决定基因(用GY/gy表示),然后经过Alu I酶切、电泳鉴定基因型,结果如下图所示。

推测gy基因可能是由GY基因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突变而来。由结果可知,F3中________号为全雌植株(),将其移栽保留,另外应淘汰________号植株,原因是_________。
(5)研究者发现在花芽时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3)或者硝酸银(AgNO3)可以诱导全雌植株产生一定量的两性花,从而实现自交保存。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处理苗数
处理试剂
处理浓度(mg/L)
两性花诱导率(%)
1
10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0
2
20
AgNO3
100
5.56
3
20
AgNO3
300
11.11
4
20
AgNO3
500
27.78
5
20
GA3
300
27.78
6
20
GA3
500
22.23
7
20
GA3
700
5.56
上表中第1组处理试剂和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
(6)请评价(4)和(5)中所述育种方法的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含3H-TdR(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液培养海拉细胞适当时间,使所有细胞都带标记;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培养适当时间,直至所有细胞都停止分裂;洗去抑制剂,将细胞移至无放射性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并开始计时,定期测量分裂期细胞的放射性,结果如下:经过4.5小时后第一次测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细胞,经过5.5小时后第一次测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末期细胞,经过10.5小时后发现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细胞开始减少,经过24.5小时后第二次测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是20小时,G1期是8.5小时,S期是6小时,G2期是4.5小时
B.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后,有的细胞有完整的细胞周期,G1期合成DNA聚合酶
C.第二次测量到的有放射性的中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带有放射性且缩短到最小程度
D.10.5小时时,细胞内被标记的大分子物质只有DNA,部分细胞有大量TdR进入细胞核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面问题。
肿瘤免疫
1978年,科学家开始研究畸胎瘤细胞,这种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会导致肿瘤产生。通过诱变,研究人员获得了不能导致小鼠肿瘤发生或成瘤率很低的畸胎瘤细胞株系,命名为Tum-,原始能够导致肿瘤发生的畸胎瘤细胞被命名为Tum+科学家推测,这种肿瘤细胞突变后不再形成肿瘤的现象与小鼠免疫功能相关,Tum-细胞是小鼠免疫系统不能对抗的细胞,而Tum-出现了免疫系统能够对抗的性质。
为了验证这种想法,实验团队利用一定强度的放射性射线去除小鼠大部分的免疫功能,因为射线会杀死大量的淋巴细胞。研究团队用射线处理小鼠,然后再注释Tum-25细胞,用这种方法检测小鼠免疫系统对Tum-细胞的作用,结果如下表实验一。

实验顺序

组别

第0天注射

第21天射线处理

第21天射线处理之后注射

成瘤率(成瘤小鼠/注射

实验一

第一组

-

-

Tum+

100%

第二组

-

-

Tum-25

8%

第三组

-

射线处理

Tum-25

100%

第四组

Tum-25

射线处理

Tum-25

12%

实验二

第一组

Tum-25

射线处理

Tum-25

0%

第二组

Tum-25

射线处理

Tum-20

53%

第三组

Tum-20

射线处理

Tum-20

0%

第四组

Tum-20

射线处理

Tum-25

78%

第五组

射线处理

Tum-25

100%

第六组

射线处理

Tum-20

100%


分析实验一结果,第二组成瘤率只有8%,第三组成瘤率达到100%射线导致成瘤率升高可以作为免疫系统抑制Tum-的证据,但这是一个很没有说服力的证据。因为射线对机体的损伤可不止免疫系统,Tum-成瘤的原因可能与所有被损伤的系统有关。所以研究者设计了第四组实验。结果发现,免疫过肿瘤细胞的小鼠即使经过射线处理,成瘤率也只有12%,远低于第三组,这说明小鼠对肿瘤的免疫有记忆性。这种实验现象可以解释为在第一次对抗Tum-25肿瘤的免疫过程中,机体产生了大量的淋巴细胞,射线并不能将这些淋巴细胞全部杀伤,只要有少量的细胞保留着,就能继续抵御Tum-25.
为了验证这种解释的合理性,研究团队又做了Tum-20和Tum-25两个畸胎瘤株系的交叉实验。这两个细胞株是独立突变产生的,所以引起机体产生免疫的抗原会有差异。实验结果如表中实验二。结果说明机体对Tum-成瘤的记忆有特异性。
(1)短文中“一定强度的放射性射线去除小鼠大部分的免疫功能,因为射线会杀死大量的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系统除淋巴细胞外还包括___________
(2)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_____,第三组成瘤率显著高于第二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设置第四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相同处理组实验结果不同,能与实验材料、实验的偶然性有关。实验二第一组与第二组说明记忆细胞能够识别并记忆___________细胞上的抗原。
(4)实验二结果说明“机体对Tum-成瘤的记忆有特异性”,但第二组和第四组的成瘤率明显低于100%,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已知某昆虫(性别决定为 XY 型)体色有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刚毛性状有直刚毛和焦刚毛,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控制这些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不在 Y 染色体上,且其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致死,研究小组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组别

亲本

子一代表型以及比例

实验①

灰身直刚毛(♀)×黑身直刚毛(♂)

灰身直刚毛∶灰身焦刚毛=3∶1

实验②

纯种黑身直刚毛(♀)×灰身焦刚毛(♂)

灰身直刚毛(♀)∶灰身直刚毛(♂)∶黑身直刚毛(♂)=1∶1∶1

(1)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填“X”或“常”),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__________定律。
(2)实验②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其 F1中出现“1∶1∶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雄配子致死。
(3)在实验①的F1中,选择雌性与焦刚毛雄性相互交配产生 F2,F2代灰身直刚毛个体中纯合(如:AAXBXB、AAXBY)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①的杂交过程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雌性动物的2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其卵巢中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B、Ab、aB、ab,原因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类的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的抗原(A抗原、B抗原)类型区分,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IA、IB、i三个基因控制,基因与抗原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其中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其红细胞膜上同时含有A抗原和B抗原。等位基因(H、h)则控制(A、B)抗原前体物的合成,只有存在H基因时,才能合成抗原前体物。
基因
控制合成的抗原类型
IA
A抗原
IB
B抗原
i

(1)基因IA和基因IB的显隐性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__
(2)控制ABO血型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人群中A型血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对AB型血的夫妇生了一个O型血的儿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①若该夫妇色觉均正常,儿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儿子,该儿子为A型血且色觉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
②若该夫妇中的男性与某基因型为hhii的女性再婚,请用遗传图解预测他们子代的血型情况。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哺乳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该哺乳动物某种基因型的受精卵在胚胎时期死亡,且该种胚胎死亡与性别有关,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杂交
组合
亲本(P)类型
子代(F1)的性状与数量



黄色(♀)×黄色(♂)
黄238
黄230

黄色(♂)×黑色(♀)
黄111,黑110
黄112,黑113

乙组F1中的黄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
黄358,黑121
黄243,黑119
 
(1)该动物毛色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__(填“雄性”、“雌性”或“雌性和雄性”)受精卵在胚胎时期死亡,死亡胚胎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雌性亲本中有关毛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
(4)丙组的子代(F1)中,黄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黄色雄性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昆虫,眼色的紫色与红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控制色素前体物质的合成,a无此作用;B控制紫色物质生成,b控制红色物质生成。现有纯合红眼雌性个体与纯合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结果如下:

F1

雌性

雄性

均为紫眼

均为红眼

F2

雌性

雄性

红眼

紫眼

白眼

红眼

紫眼

白眼

603

596

401

601

602

397

(1)紫色和红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填“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果蝇基因型为:雌性______、雄性______
(2)F2雌性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若取F2中紫眼雌性和白眼雄性杂交,子代中紫眼︰红眼︰白眼=______
(3)该种昆虫的体色有灰体和黑体两种,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由等位基因(D/d)控制。请设计实验探究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B/b)与控制体色的基因(D/d)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材料:现有雌性个体(纯合灰体白眼、纯合黑体白眼、纯合灰体紫眼)和雄性个体(纯合灰体白眼、纯合黑体白眼、纯合黑体红眼、纯合灰体红眼)可供选择。
实验过程:取表型为______雌性与______雄性杂交得F1,F1个体间自由交配得F2,统计F2中雄性个体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果要测定一个小肽的氨基酸顺序,从下列试剂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   )
A.茚三酮
B.CNBr
C.胰蛋白酶
D.异硫氰酸苯酯
E.胃蛋白酶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上游生存的孔雀鱼族群移殖(transplant)至下游(有较多掠食性的大鱼种类(large predators),经过 20 代后,此孔雀鱼族群有哪些改变?(   )
A.雌鱼偏好色彩较不鲜艳的雄鱼
B.雄鱼身上橘斑增加
C.雌鱼身上橘斑增加
D.鱼群内紧密度变小
E.成群数目增加(壮大声势以免被欺负)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