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色由两对基因控制。控制栗羽的基因A,黄羽的基因a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黑羽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基因B对基因b为不完全显性。羽色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表现型

基因型

栗羽

BBZA_

不完全黑羽

BbZA_

黑羽

bbZA_

黄羽

B_ZaZa、B_ZaW

灰羽

bbZaZa、bbZaW


A.纯合栗羽和纯合黑羽鹌鹑交配,不能得到黄羽或灰羽子代
B.不完全黑羽雌雄鹌鹑相互交配,子代的羽色最多有4种
C.多组纯合栗羽和纯合黄羽鹌鹑交配,子代不可能出现黄羽鹌鹑
D.灰羽雄鹌鹑与纯合栗羽雌鹌鹑交配,子代的羽色与亲本的完全不同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以下是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关系的探索及遗传实验材料选取的相关信息。
(1)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的过程中,摩尔根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让这只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发现F1全为红眼果蝇、F2红眼与白眼果蝇数量之比是3:1,这些遗传表现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一相对性状受______
(2)事实上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可能性被排除后,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假说:
①控制白眼的基因(用a表示)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②控制白眼的基因(用a表示)在Y染色体上,而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③控制白眼的基因(用a表示)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
其中假说①经摩尔根及其团队验证是正确的,假说②因为雌性果蝇有眼色性状而被否定,而假说③也能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请设计实验否定假说③,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环境影响,且雌雄果蝇各种表现型都有。依据假说③,试写出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进行果蝇相关实验: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H、h),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且Y染色体上不含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请写出该杂交组合双亲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F1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3次细胞分裂后产生8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只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至少占1/2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不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种昆虫幼虫野生类型(粉色无斑)的基因型为aabb,且a、b分别位于2号和5号染色体上。其突变产生的显性基因A和B会导致部分胚胎死亡,统计发现每一个显性基因致死的比例都是25%。进一步研究发现A可以导致该动物体色转为褐色,B可以导致该动物身体出现白斑。现选择有斑纯系甲和无斑纯系 乙杂交,其F2有四种表现型。
(1)上述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统计每对亲本和F1产生的后代的平均数目,其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F2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褐色有斑:褐色无斑:粉色有斑:粉色无斑=_____________
(4)F1个体丙发育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使其来自于乙的2号和来自于甲的5号染色体拼接成一条复合染色体,此复合染色体可以同时与2号和5号染色体配对,而后随机将其中两条和一条分离到子细胞,对该个体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已知番茄果实的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果肉颜色由另外的基因控制。选取果皮透明、果肉浅绿色的亲本P1和果皮黄色果肉红色的亲本P2两种纯系品种进行杂交实验,F1均为黄果皮红果肉,F1自交,F2中果皮黄色:透明=3:1,果肉红色:浅黄色:浅绿色=12: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果肉颜色由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F2中能稳定遗传的果肉为浅黄色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只考虑果肉颜色性状)。F1与亲本P1杂交,子代中果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
(2)为探究控制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关系,某小组有两种假设:
假设一: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中有一对与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假设二: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与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为探究两种假设哪种正确,该小组对F2果实进行综合计数统计(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F2果实中出现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说明假设一正确;
②若F2果实中出现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说明假设二正确;此时,F2中黄果皮浅黄果肉:透明果皮红果肉=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昆虫的紫眼(A)对红眼(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已知A与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基因型纯合会导致受精卵不能发育而致死(缺乏相应的等位基因也认为是纯合)。现有1只白眼雌性昆虫和1只红眼雄性昆虫杂交,所得F1的表型及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紫眼红眼白眼
雌昆虫1/31/30
雄昆虫001/3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昆虫的眼色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1雄性昆虫中只有白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自然状态下(不考虑变异),欲验证某只雄性昆虫是否为纯合子,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其与双隐性纯合雌性昆虫进行测交实验。
(2)若让F1中全部的雌雄昆虫随机交配,所得F2昆虫中,紫眼:红眼:白眼=___________;F2昆虫中杂合紫眼雄性昆虫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3)用遗传图解表示F1中的红眼昆虫与白眼昆虫杂交产生子代雌性昆虫的过程。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已知水稻稻瘟病由种类繁多的稻瘟病病菌(Mp)引起,育种工作者为培育抗稻瘟病的水稻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纯合水稻品系甲和乙,对稻瘟病病菌X和Y的抗病表现如表1,将甲和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对病菌X和Y均表现为抗病,F1自交得F2,统计F2表现结果如表2所示。已知对病菌X的抗病与感病由一对基因A、a控制;对病菌Y的抗病与感病由一对基因B、b控制。

项目

对病菌X

对病菌Y

甲品系

抗病

感病

乙品系

感病

抗病

表1甲.乙品系对病菌X和Y的抗病表现

抗病

感病

抗病

150株

53株

感病

52株

17株

表2 F2对病菌X和Y的抗病表现
据此分析,这两对抗病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
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同时对病菌X和Y具有抗性的F2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纯合甲、乙品系水稻对稻瘟病病菌Z均表现为显性抗病,且分别由一对不同抗病基因控制。为研究甲和乙中对病菌Z抗病基因的位置,育种工作者用两品系水稻杂交,F1均对病菌Z表现为抗病,统计F1自交后代F2的性状分离比:
①若F2对病菌Z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位点。
②若F2对病菌Z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编码的蛋白。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和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题干:哺乳动物依靠X染色体随机失活来实现剂量补偿。为研究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机理,人们在来源于129品系小鼠的ES细胞中,对Xist基因上游1-9kb的区域进行删除。突变体和突变基因座都记作△5.在称作Pg-1的另一品系小鼠中,位于X染色体的磷酸甘油激酶(pgk)基因与129小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129小鼠中的某一GC对,在Pg-1小鼠中是AT对。Xist基因在两个品系的小鼠之间也存在SNP。野生型或上述突变型129小鼠与Pg-1小鼠杂交后,用单核苷酸引物延伸法(SnuPE)测定雌性后代中分别来自两种小鼠的XistPgk的表达,结果如图所示

1.根据这一结果,以下叙述最可信的是(   )
A.野生型129与Pg-1杂交的雌性后代中,两个X染色体都表达XistPgk
B.Xist上游的大片段删除,导致携带这种突变的X染色体(X5)失活
C.Xist上游具有抑制Xist基因表达的序列
D.Xist的上游序列能够激活Pgk基因的表达
2.某些因素会使实验结果出现偏离,要增加上述结论的可信程度,最合理的做法是(   )
A.从多种组织取样,分别进行检测B.先分离mRNA,再进行反转录
C.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D.原位杂交检测
3.△5/Pg-1小鼠与野生型Pg-1小鼠杂交,如果产生的后代足够多,则后代中(   )
A.雌性明显多于雄性B.雄性明显多于雌性
C.雌雄比例接近D.5的基因频率维持不变
4.用单核苷酸引物延伸法测定雌性后代中分别来自两种小鼠的Pgk的表达,可进行的操作有:a:提取小鼠RNA;b:反转录;c:构建cDNA文库;d:分离Pgk基因;e:扩增Pgk基因片段;f:合成特定引物;g:加入四种dNTP;h:加入带有标记的ddCTP或 ddATP;i:变性胶电泳。这些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是()
A.c,e,hB.d,f,gC.c,d,gD.e,f,i
5.将129品系小鼠的XY型ES细胞注入Pg-1小鼠囊胚中,得到嵌合体的概率为38%,配子嵌合的概率为25%。如果将129品系小鼠突变的XY型ES细胞(X5Y)注入Pg-1小鼠囊胚中,则(   )
A.得到嵌合体的概率与配子嵌合的概率均略低于野生型
B.基本无法得到嵌合体
C.得到嵌合体的概率略低于野生型,配子嵌合的概率接近0
D.嵌合体中突变的ES细胞只能产生含Y的配子,不能产生含X5的配子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染色体外DNA:癌基因的载体
人类DNA通常形成长而扭曲的双螺旋结构,其中大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了23对染色体,并奇迹般地挤进每个平均直径只有6微米的细胞核中。在真核生物中,正常的DNA被紧紧包裹在蛋白质复合物中。为了读取DNA的遗传指令,细胞依靠酶和复杂的“机械”来切割和移动碎片,一次只能读取一部分,就像是阅读一个半开的卷轴。过去,科学家们大多是依靠基因测序,来研究肿瘤细胞DNA里的癌基因。最近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表明,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发现大量如“甜甜圈”般的环状染色体外DNA(ecDNA,如图中黑色箭头所指位置)。科学家们指出,ecDNA是一种特殊的环状结构,看起来有点像细菌里的质粒DNA。这类独立于染色体存在的环状DNA在表达上并不怎么受限,很容易就能启动转录和翻译程序。在人类健康的细胞中几乎看不到ecDNA的痕迹,而在将近一半的人类癌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它,且其上普遍带有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和染色体DNA上的癌基因都会被转录,从而推动癌症病情的发展。但由于两类癌基因所在的位置不同,发挥的作用也无法等同。

当癌细胞发生分裂时,这些ecDNA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这导致某些子代癌细胞中可能有许多ecDNA,细胞中的癌基因也就更多,这样的细胞也会更具危害;而另一些子代癌细胞中可能没有 ecDNA。癌细胞能够熟练地使用ecDNA,启动大量癌基因表达,帮助它们快速生长,并对环境快速做出反应,产生耐药性。研究还发现,ecDNA改变了与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了癌细胞的侵袭性,并在肿瘤快速变异和抵御威胁(如化疗、放疗和其他治疗)的能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相比起染色体上的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有更强的力量,推动癌症病情进一步发展。
(1)请写出构成DNA的4种基本结构单位的名称_____________
(2)真核细胞依靠酶来读取DNA上的遗传指令,此时需要酶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以下选项前字母)
a.解旋酶    b.D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RNA聚合酶
(3)依据所学知识和本文信息,指出人类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内DNA的异同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中信息,解释同一个肿瘤细胞群体中,不同细胞携带ecDNA的数量不同的原因_________
(5)依据所学知识和本文信息,提出1种治疗癌症的可能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剪秋罗和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是XY型,如表是这两种生物各自杂交实验结果(假设子代数量足够多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及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已知在剪秋萝的叶型和果蝇的眼色遗传中有不同的致死现象。正常水稻(雌雄同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24.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剪秋罗
果蝇
 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受等位基因(A、a)控制
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受等位基因(B、b控制)
 ①
宽叶(♀甲)×窄叶(♂丙)

只有宽叶(♂丁)
杂合红眼(♀甲)×红眼(♂丙)

红眼(♀乙):红眼(♂丁)=2:1
 ②
宽叶(♀乙)×宽叶(♂丁)

宽叶:窄叶=3:1
红眼(♀乙):红眼(♂丁)


(1)剪秋罗中控制叶型的基因A、a位于______,剪秋罗①组杂交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解释为______
(2)根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可以判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B、b位于______,出现①组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解释为______,若此推测成立,则②组实验中果蝇的性别分离比为______
(3)现有一种三体水稻,体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如图为该三体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非抗病基因;①~④为四种类型配子)。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如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且个体存活。

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a的抗病植株,可能是三体植株(假说1);也可能是如⑤所示由于______变异导致的(假说2)。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设假说2中产生的各种配子均能受精且后代均能存活),探究何种假说成立。(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______
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