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哺乳动物依靠X染色体随机失活来实现剂量补偿。为研究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机理,人们在来源于129品系小鼠的ES细胞中,对
Xist基因上游1-9kb的区域进行删除。突变体和突变基因座都记作△5.在称作Pg-1的另一品系小鼠中,位于X染色体的磷酸甘油激酶(
pgk)基因与129小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129小鼠中的某一GC对,在Pg-1小鼠中是AT对。
Xist基因在两个品系的小鼠之间也存在SNP。野生型或上述突变型129小鼠与Pg-1小鼠杂交后,用单核苷酸引物延伸法(SnuPE)测定雌性后代中分别来自两种小鼠的
Xist和
Pgk的表达,结果如图所示

1.根据这一结果,以下叙述最可信的是( )
A.野生型129与Pg-1杂交的雌性后代中,两个X染色体都表达Xist和Pgk |
B.Xist上游的大片段删除,导致携带这种突变的X染色体(X△5)失活 |
C.Xist上游具有抑制Xist基因表达的序列 |
D.Xist的上游序列能够激活Pgk基因的表达 |
2.某些因素会使实验结果出现偏离,要增加上述结论的可信程度,最合理的做法是( )
A.从多种组织取样,分别进行检测 | B.先分离mRNA,再进行反转录 |
C.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 D.原位杂交检测 |
3.△5/Pg-1小鼠与野生型Pg-1小鼠杂交,如果产生的后代足够多,则后代中( )
A.雌性明显多于雄性 | B.雄性明显多于雌性 |
C.雌雄比例接近 | D.△5的基因频率维持不变 |
4.用单核苷酸引物延伸法测定雌性后代中分别来自两种小鼠的
Pgk的表达,可进行的操作有:a:提取小鼠RNA;b:反转录;c:构建cDNA文库;d:分离
Pgk基因;e:扩增
Pgk基因片段;f:合成特定引物;g:加入四种dNTP;h:加入带有标记的ddCTP或 ddATP;i:变性胶电泳。这些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是()
A.c,e,h | B.d,f,g | C.c,d,g | D.e,f,i |
5.将129品系小鼠的XY型ES细胞注入Pg-1小鼠囊胚中,得到嵌合体的概率为38%,配子嵌合的概率为25%。如果将129品系小鼠突变的XY型ES细胞(X
△5Y)注入Pg-1小鼠囊胚中,则( )
A.得到嵌合体的概率与配子嵌合的概率均略低于野生型 |
B.基本无法得到嵌合体 |
C.得到嵌合体的概率略低于野生型,配子嵌合的概率接近0 |
D.嵌合体中突变的ES细胞只能产生含Y的配子,不能产生含X△5的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