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植株致死现象 |
C.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配子致死现象 |
D.自交后代中高茎红花均为杂合子 |
限制酶 | BclⅠ | NotⅠ | XbaⅠ | San3AⅠ |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 T↓GATCA | GC↓GGCCGC | T↓CTAGA | ↓GATC |
A.3:1 | B.5:1 | C.5:3 | D.11:1 |
A.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基因型为AABb |
B.F1出现上述表现型及比例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
C.让F1中黄色植株随机受粉,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3:1 |
D.让F1中的浅紫色植株与白色植株杂交,可判断浅紫色植株的基因型 |
子囊型 | 1 | 2 | 3 | 4 | 5 | 6 | 7 |
基因型 | +ade | ++ | ++ | + ade | + ade | ++ | ++ |
次序 | +ade | ++ | + ade | nic ade | nic + | nic ade | nic ade |
nic+ | nic ade | nic + | ++ | +ade | ++ | +ade | |
nic+ | nic ade | nic ade | nic + | nic+ | nic ade | nic+ | |
子囊数. | 808 | 1 | 90 | 5 | 90 | 1 | 5 |
A.9.3% | B.5.05% | C.4.25% | D.5.2% |
A.着丝粒-nic-ade | B.着丝粒-ade-nic | C.nic-着丝粒-ade |
A.直系同源基因在功能上相似性一般强于旁系同源基因 |
B.直系同源基因一般存在于同一个物种,而旁系同源基因一般存在于不同物种 |
C.旁系同源基因一般存在于同一个物种,而直系同源基因一般存在于不同物种 |
D.直系同源基因功能彼此相似,而旁系同源基因的功能可能更加不同 |
E.直系同源基因是基因加倍产生的,而旁系同源基因是物种分异的结果 |
A.自主神经系统分成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大类。其中交感神经系统的分布与生理作用更为广泛 |
B.自主神经也可看作是传出神经,其需要经过一次换元才到达效应器。其中交感神经系统的节后神经要比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神经更长 |
C.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常常是相互拮抗的。如交感神经促进瞳孔扩大,而副交感神经系统促进瞳孔缩小 |
D.交感神经系统也有时候与副交感神经并不拮抗。如两者对于唾液分泌的调节 |
E.只有交感神经分布的部位如肾、肾上腺髓质、竖毛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