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腓骨肌萎缩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III13的基因型为BbXDXd |
C.V₂₂与V₂₃婚配,他们后代中出现不患病女孩的概率是3/16 |
D.IV₂₀腓骨肌萎缩症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I₅ |
受体植株 | 转入的基因 | 转基因植株叶色 |
浅红色植株(R1R1R2R2R3R3) | R1 | 深红色 |
浅红色植株(R1R1R2R2R3R3) | R2 | 深红色 |
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 | B.w层与Z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4 |
C.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3150个 | D.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3倍 |
杂交组合 | 父本植株数目 (表现性) | 母本植株数目 (表现性) | F1植株数目 (表现性) | F2植株数目 (表现性) | |
Ⅰ | 10(紫色) | 10(紫色) | 81(紫色) | 260(紫色) | 61(蓝色) |
Ⅱ | 10(紫色) | 10(蓝色) | 79(紫色) | 270(紫色) | 89(蓝色) |
A.通过I判断,紫色和蓝色这对相对性状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
B.将I、II中的F2紫色植株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6:5 |
C.取杂交II中的F2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8:1 |
D.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1 |
A.三体豌豆植株的形成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B.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4 |
C.该植株自交,产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1/36 |
D.该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中,有4个a基因的细胞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