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等待敲门

①谁家有人敲门,咚咚咚……

②客厅的桌上,孤零掌地摆着一只酒杯和一副餐具,反射着冷冷的光。墙上的电钟告诉一双滞呆的眼睛,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③外面又响起了敲门声。

④叹息声充斥了整个客厅。酒杯与嘴唇接吻,眉头一皱,复又分开,墙上 赫然挂着一张全家福。

⑤真想睡呵!一觉睡下去,把人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忘掉,再也不醒来,老人离开桌前,昏然地倒在沙发上……

爷爷……

爸爸……

⑧这时,儿子、儿媳、孙子……一个个都从全家福上走下来,围住老人谈呀,闹呀。老人甜甜地闭上了双眼。

⑨咚咚咚……谁家又有人敲门呢?

⑩桌上,孤零零地摆着一只酒杯和一副餐具,反射着冷冷的光。

⑪老人来到窗前。满目秋风秋雨,遍地枯枝败叶,老人不禁打了个寒噤。他抬起双眼,朝萧萧长街望去。那里,一只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着,与老人默默对视,仿佛在诉说一种无言的忧郁与惆怅。它也在等待?

⑫晚风吹着门前的法国梧桐,沙沙作响,勾起了老人的思绪一人生、欢聚、离别一一涌上心头。突然,他眼前浮现出儿女们的笑脸,热闹而令人心醉的家庭晚餐。如今,儿女们大了。走了。他老了。他总是这样伫立在窗前,用期盼消磨被寂寞打湿的日子。街灯一盏盏地亮起来,闪着黯淡的光。他觉得这灯光很凄然,难道它们也担心因为明天太阳的升起,自己的生命之灯从此熄灭?

⑬天完全黑了。老人仍然望着窗外,他从来没有感到像今晚这么孤独、寂寞,很久很久了,儿女们一直没有回来,他多么想对他们诉说,诉说只有老年人才会有的孤独的内心世界。唉!要是人不老,要是还没退休,要是儿女们永远也不长大,要是……

⑭远处电信大楼的钟声已敲响二十三点。这钟声使他想到秋天过后,寒冷的冬日就要来临,他的心一阵紧缩,不敢再想,浑浊的泪水流过面颊。

⑮咚咚咚,有人敲门。会是谁呢? 老人先是一惊,旋即又生出一种漠然的感觉。

⑯他慢慢地转过身来,踽踽朝门口挪去。

呵呵!是你,老万头!老人紧紧抓住他的手,生怕他逃掉似的。

老哥,你也没睡,想和你聊聊……心里堵得慌啊!

怎么,你家也唱空城计?

⑳老万头苦笑着点点头。

㉑老人老泪纵横,声音颤抖地说:快,快进来!

(作者谭纯武,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句子中加线词语。墙上 赫然挂着一张全家福。
②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⑮段画线句的妙处。
老人先是一惊,旋即又生出一种漠然的感觉。
(3)“谁家有人敲门,咚咚咚”“外面又响起了敲门声”“咚咚咚……谁家又有人敲门呢”等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4)下列对于文章结尾的妙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尾写深夜突然传来敲门声,从早到晚期盼儿女们回家团聚的老人,迎来了和自己相同处境的老万头,更加突出了独居老人的孤独和寂寞。
B.“颤抖”一词说明老人期盼的人终于到来,激动、欣喜的心情让老人声音颤抖。
C.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发人深省。
D.警醒人们:独居老人晚景孤寂、缺少关爱已经不是个别情况,而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孟晚舟失去自由的一千多天里,她多次提到灯塔,她说:人们的温暖是照亮她前行的灯塔,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是她信念的灯塔……


你的心中有没有照亮你前行的灯塔?请以“心中的灯塔”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根据题目要求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①不久前,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并发出号召: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乐趣、一种人生追求,热爱学习渐成风尚。我们需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②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青少年读书学习,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强调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当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好学才能上进,学好才有本领。当今世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这是青年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也是担当时代使命的要求。

④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猎奇、快餐化的浏览。习近平总书记曾和青年学生交流读书心得:“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增长见识,丰富学识。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

⑤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有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才能更好认识国 情。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必须坚持学以致用,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⑥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广大青年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努力担负起时代使命,党和人民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更大辉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做?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鱼子和花

王太生

①鱼子和花是属于春天的。

②枝上的花,其华灼灼,曼妙曳;水中游鱼,形态俊美,肥厚膏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不光是鳜鱼肥,鲫鱼、鲤鱼、青鱼、草鱼……鲈鱼也肥,因为它们有子。多姿的花,一朵一朵,明媚而清丽,花与树、与天空,像洗过一样;鱼子一粒一粒,成千、数以万计,抱成一团,温软而丰盈。(1)盛开的花,随一阵风,纷纷飘落水面,河中的鱼,嗡合圆口,抬起头,叼一片花瓣,甩一甩尾、便游向春水深处了。

③春天是用来让人惜的,鱼腹中的子,是惜春之妙物。鱼子好吃,但不能多吃,吃多了,江河会少很多小鱼。所以,善良的人不忍心吃、舍不得吃,总有不卖鱼子的理由。除了生态意识、悲悯情怀,还有经济头脑。早晨的菜市场,有人算了一笔账:鲫鱼每斤卖10元,鲤鱼每斤卖8元,这两类鱼的子却要卖到每斤20元,比鱼卖得贵。买的人摇摇手嫌贵,子比鱼贵,子本来就在鱼的肚子里,想吃鱼子,不如买条鱼。鱼子在鱼的肚子里,就像美玉裹藏在石头的肚子里。这人不买鱼子,他愤愤不平地对卖鱼人说,鱼子还能卖得比鱼还贵?春天的鱼,雍容华贵,因为它们有子。有子的鱼在水中游起来很漂亮,亦有姿势,因为它是春天河流中一条即将产子的鱼。

④一粒鱼子,一个字。小时候,外婆不让我们吃鱼子,说小孩吃鱼子,会不识字。外婆说时,我仿佛看到一条小鱼,冒着气泡,就是一个游动的字,鲜活有生气的字。不买鱼子,会减少一些杀戮,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些小鱼。一粒鱼子,一个字。这样说时,就觉得鱼子灵动起来,字也灵动起来。

⑤春天的花,和鱼子一样,也是用来让人惜的。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让人目不暇接。然而,花虽好看,却有花期。花开了,也要谢。一场盛大的花期,也意味着有一场浩浩荡荡的谢幕。凋谢的花儿,有人不忍看它化作春泥,就用它作食材,以花入馔。爱它,就把它吃下去。可见爱之深。

⑥春日曈曈,桃花可做几道清雅闲食。《太清方》中说:“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颜色。”《图经本草》记载:采新鲜桃花浸酒,每日喝一杯,可使容颜红润,艳美如桃花。晋时名医陶弘景曾说:“服三树桃花尽,则面色红润悦泽如桃花。”桃花酥,外皮酥脆香甜,内馅细腻软绵。每年春天,吾友鲁小胖总要去春天的桃园,寻一棵桃花树,捡拾被风雨吹落的桃花瓣,洗净,将新鲜桃花的汁液挤出和面,用小烤箱烘焙,做成桃花酥请朋友们品尝。至于做桃花酿,鲁小胖吟诵着古人的诗句“细饮桃花酒,笑凝桃脸开”,翻阅旧藉,找来秘方,想在糯米和桃花中加入酒曲,自酿桃花酒,但终究还是因为不得法,无从下手,半途而弃。其实鲁小胖想象的美妙酿酒场景,是该做的已做,一切准备停当,酒在发酵,他静坐窗口看外面的风景,等待时间的馈赠。(2)此时春光正好,把盏临风,呷一口自酿的桃花酒,便是灼灼桃花,满屋飘香。

⑦紫云英,明媚阳光里的春花。除了花蜜,嫩茎亦可食。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中说:“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

⑧槐花,味道清新,以花入馔,唇齿留香。槐花鸡蛋饼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将槐花洗净,去掉花蒂,在槐花中打三四个鸡蛋,然后放入面粉,倒入一定比例的水,搅拌成糊状,待油热下锅摊平。这道槐花鸡蛋饼,平添了一丝香甜的味道,淡淡的香气让人记住了槐花的味道。蒸槐花是把采摘的花洗净,加入面粉搅拌,让每一朵花均匀沾满面粉,水开后把槐花放到锅中蒸熟。出锅后的槐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此时,要用醋、生抽、辣椒油调料汁,一碗蒸槐花,品尝过,便是满口清香。还有槐花饺子,花朵特有的清气和肉馅结合,轻咬一口,味道果然不同。如果觉得还不过瘾,亲手采摘来的槐花还可以炒河虾。花与虾,此两种食材的美妙合作,演绎一份清甜咸香与鲜嫩可口的独特味道。

⑨惜春,惜鱼子,也惜花。温软细密的鱼子,清丽多姿的花,一个在水中,一个在枝上。尤其是那些鱼子,它们喷薄而出,在水中绽放,是生命的花。

(有改动)

1.小鹿梳理了与鱼子和花有关的事件,请你完成表格。
鱼子(1)
(2)
(3)
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中描写紫云英。
(4)

2.小鹿选择文中两句话写在了书签的正面,请你在书签背面,任选一题完成。
(1)从动作描写的角度为下面语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2)用第一人称揣摩鲁小胖的心理活动。

3.小鸣对第⑥段画“       ”的句子非常感兴趣,请你分析其表达效果。
4.小鸣不解:鱼子和花,看起来毫不相关,作者是如何将它们关联起来的?请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帮他解疑。
5.小鹿把本文推荐给班刊“和谐共生”栏目,主编建议附一首小诗作为题记,请根据文章主题进行撰写,50字左右。(温馨提示:竖列书写,可分两组)
小贴士:

题记言简意赅、意蕴丰富、语言优美,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5月14日至15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下图为论坛纪念邮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Belt and Road Forum for l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简称BRF)纪念邮票


【材料二】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是建国以来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也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重要国际性合作平台。论坛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高级别会议、分论坛、企业家大会等,内容涵盖铁路、港口、绿色发展、能源、税收、金融等多个领域。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论坛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明确了未来“一带一路”合作方向,规划了“一带一路”建设具体路线图,确定了一批“一带一路”重点项目。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与会各方达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形成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2020年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会代表认为疫情证实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各方应该有异中求同、互利共生的亲和力与包容度,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反对疫情污名化、政治化,支持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及世卫组织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6月23日,“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主题为“加强抗疫合作、促进经济复苏”。我国与28国在会上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同总结成就、擘画蓝图。共建“一带一路”将进一步突出高质量发展,突出和平发展,聚焦“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国际合作实践中开启新征程,彰显中国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带一路”对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不同角度,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稳步拓展,机制建设日趋完善,务实合作持续深入,可以预想,“一带一路”也必将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必将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


【材料三】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复兴号“绿巨人”“澜沧号”动车组投入运行。作为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中车株洲所为这两列动车组提供了牵引电传动和网络控制关键核心技术。其中,作为“心脏”的牵引变流器,可以控制输出电量,驱动整车能量;作为整车“大脑”的网络控制系统,可让列车自动识别和诊断故障,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2022年9月,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首批交付海外的智轨电车在湖南株洲下线,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阿联酋。智轨列车具有基础设施投资小、建设周期短、调度灵活等特点,为海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一种兼顾运能与成本优势的中国解决方案。中车株洲所研制的列车“心脏”和“大脑”——牵引电传动系统与网络控制系统,近年来也随着“中国车”的出口,运行在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轨道上。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自2017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以来,一共成功地举办了五次。
B.“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主办并决定的外交活动,是国际享受中国成果的重要合作平台。
C.“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涵盖铁路、港口、绿色发展、能源、税收、金融等多领域。
D.目前,“一带一路”已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可和联合国相提并论。
E.中老铁路是第一个以中国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
2.小鹿收藏了一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请你找出主要构图元素,并说明其设计意图。
3.【材料三】划线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好处?
作为“心脏”的牵引变流器,可以控制输出电量,驱动整车能量;作为整车“大脑”的网络控制系统,可让列车自动识别和诊断故障,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4.结合三则材料,探究中国在“一带一路”中践行“和”文化的举措及其意义。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是一个独立支撑的个体,他人的喜爱和喜爱他人发生在这个圆之外,是额外的馈赠。

生活中,必须拥有能够圆满的愿望,必须拥有圆满的勇气和决心。

究竟圆满是完美,还是一半是完美?如果内心世界是圆满,那就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掌控在自己手中!

只要愿意,就可以快乐!


(1)请以“圆满”或“___________是一种圆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结合材料,围绕“圆满与快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①按文体要求作文。写记叙文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议论文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仿照示例,选择林冲或武松,结合其主要经历,描述他的人生轨迹。
[示例]鲁智深的人生轨迹是一路向上、行侠仗义的人生。鲁智深,从拳打镇关西开始,他的人生就开始一路走高,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林,火烧瓦雄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大闹野猪林达到了人生顶峰,然后再到单打二龙山,到浙江坐化,鲁智深的人生可谓是一路飙升。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要求写作。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说: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请以“不一样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或感受;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纪念“范公堤”修筑1000周年,小赋同学收集整理范仲淹的资料,对其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协助小赋完成相关任务。

范仲淹生平及作品集录

范仲淹(989年一1052年),字希文。祖籍邻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一)

【勤勉求学】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辞母求学。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选自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有删改)


(二)

【治堰泰州】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今东台西溪)盐仓监。

通州、楚州沿海,旧有捍海堰,东距大海,北接盐城。始自唐黜陟使李承实所建,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历时既久,颓圮不存。范仲淹为秦州西溪盐官日,风潮泛溢,渰没田产,毁坏亭灶,有请于朝。调四万余夫修筑,三旬毕工。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选自《宋史·卷九十七·志第五十》有删改)


(三)

【任职苏州】景祐元年(1034年),为治理水患,范仲淹常亲临苏常江边察看水情。《江上渔者》作于此间。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四)

【戍边西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此期间作《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五)

【贬谪邓州】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因支持庆历新政,被贬河南邓州。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病逝徐州】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在徐州病逝。


【注】①适:这里指改综。②博第:稠纬。③日展:太阳偏西。④六经:这里指儒家经典。⑤黜陟使:唐朝官职名。⑥颓圮:读pǐ。倒塌。⑦渰没:读yān,淹没。⑧海濒:海滨。⑨沮洳:jù rù,低湿之地。⑩奠居:定居,安居。
【任务一:疏通文意】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以水沃面________(2)天下之忧而忧____
(2)距大海________(4)范仲淹为秦州西溪盐官________(根据提示,填写序号)
提示:日:①太阳。②白昼;白天,③时,时候,④天天,每天。(《古代汉语词典》)
2.下面断句最准确的一项是(     
A.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B.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C.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D.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2)始自唐监陟使李承实所建,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
【任务二:品读诗词】
4.材料(二)(三)中分别描绘了“江上渔者捕鱼之景”和“塞下秋景”,请你分别概括处两处景的特点,并结合诗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其特点的。
【任务三:探究情怀】
5.探究上述材料中范仲淹的思想情怀,并简析这种思想情怀是否因其人生经历而有所改变。
请你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思路清晰地写出探究结果和简析过程。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游山西村》和《秋兴》,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速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秋 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这首诗写于1183年8月。1180年,江西水灾,陆游开仓放粮,被小人借机弹劾。陆游愤而辞官,回到山阴。这首诗就是闲居山阴后所做。②迮zé:狭窄。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丰收之年农村欢悦的景象,也道出了农家待客的热情。
B.《游山西村》颈联生动地描摹了一幅春社之时古朴而又宁静的乡村生活画卷。
C.《秋兴》首联写自己头上长满白发,颔联写中年多病,流露出对时光日迫的感伤。
D.《秋兴》尾联是想象之景,想象自己在烟雨中把小船系在桐江岸边枫树上去垂钓。
2.从两首诗对诗人形象的刻画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游山西村》与《秋兴》的不同之处。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