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范公堤”修筑1000周年,小赋同学收集整理范仲淹的资料,对其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协助小赋完成相关任务。
范仲淹生平及作品集录
范仲淹(989年一1052年),字希文。祖籍邻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一)
【勤勉求学】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辞母求学。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②粥不充,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④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选自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有删改)
(二)
【治堰泰州】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今东台西溪)盐仓监。
通州、楚州沿海,旧有捍海堰,东距大海,北接盐城。始自唐黜陟使⑤李承实所建,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历时既久,颓圮⑥不存。范仲淹为秦州西溪盐官日,风潮泛溢,渰没⑦田产,毁坏亭灶,有请于朝。调四万余夫修筑,三旬毕工。遂使海濒⑧沮洳⑨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⑩至今赖之。
(选自《宋史·卷九十七·志第五十》有删改)
(三)
【任职苏州】景祐元年(1034年),为治理水患,范仲淹常亲临苏常江边察看水情。《江上渔者》作于此间。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四)
【戍边西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此期间作《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五)
【贬谪邓州】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因支持“庆历新政”,被贬河南邓州。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病逝徐州】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在徐州病逝。
【注】①适:这里指改综。②博第:稠纬。③日展:太阳偏西。④六经:这里指儒家经典。⑤黜陟使:唐朝官职名。⑥颓圮:读pǐ。倒塌。⑦渰没:读yān,淹没。⑧海濒:海滨。⑨沮洳:jù rù,低湿之地。⑩奠居:定居,安居。
【任务一:疏通文意】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
(2)
提示:日:①太阳。②白昼;白天,③时,时候,④天天,每天。(《古代汉语词典》)
2.下面断句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
B.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
C.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
D.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 |
(1)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2)始自唐监陟使李承实所建,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
【任务二:品读诗词】
4.材料(二)(三)中分别描绘了“江上渔者捕鱼之景”和“塞下秋景”,请你分别概括处两处景的特点,并结合诗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其特点的。
【任务三:探究情怀】
5.探究上述材料中范仲淹的思想情怀,并简析这种思想情怀是否因其人生经历而有所改变。
请你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思路清晰地写出探究结果和简析过程。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