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

陈俊

①父亲六十多岁时,还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他越来越老了,背有些佝偻,头发日渐稀少,但他仍然挑着几十斤重的补鞋挑子,走东村,穿西村,为五分钱五分钱的生意奔波着。

②大哥分家后,家里只剩下四口人,我在校读书,弟弟初中未毕业就停了学,在城里做小工。母亲多病,只能做些家务。全家的重担只有父亲默默扛着,父亲却从不叫苦叫累。

③父亲小时候只读过几年私塾,想读书却家境贫寒读不起书,所以就把读书的希望压在我身上。上初中那会儿,他见我很用功,就不让我干田地里的活儿,只偶尔在农忙时帮家里打打下手,他说:你哥哥错过好机会,你弟弟大脑不发墨,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去学个手艺,你要发狠呃,全家就指望你多认几个字了。

④我考进师范学校那一年,父亲特别高兴,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使不完的劲。有一次我周末回家拿御寒的棉衣。早上很冷,我躺在床上,恋着被子里暖和,不想起来。太阳已升了老高,但冬天的太阳绵软无力,出门一看,门前的塘里已结了一层薄冰,西北风像小时候挨打的细条子抽到脸上,令人直打寒噤。我退回门里把门关上,看见母亲在灶前烧锅,我正准备走过去帮忙,母亲站起身来说:小进,你伯伯碾米去了,你过去搭把手,他这几天感冒了,也不见好。我吃惊不小,父亲昨晚咳嗽了大半夜,怎么今早还去碾米?我开门向街上稻米加工厂跑去,这时,我一点也不感到寒冷了。当我风风火火跑到碾米厂时,父亲已把稻碾好了,正待挑着走,我上前迎住,他一见我就露出不高兴的脸色,说:谁叫你来了,怎么不在家读书?我说:是妈妈叫我来的,说你感冒了,我考的是铁饭碗,还怕端不住?父亲沉着脸说:浑蛋话,铁饭碗就不要学习了?大河里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人。

⑤但没过一会他就改了语气道:不过劳动劳动也好,也晓得盐有多咸,汗有多重。我接过他递过来的扁担,试了试,也许是久没挑担子了,百十斤的担子上肩,站起来却没有站稳,打了个趔趄,父亲伸手帮了一把,托了托,稳住了重心,但我的手碰到了他硬邦邦冷冰冰的手,还是不由打了个寒战。一路上父亲就我读书的事唠叨个没完。

⑥到了大塘埂,他让我歇下,叫我先回去看书,剩下一节路他挑着不费力了。我放下担子摸摸压胀的肩,想不到百十斤的担子才走了两三里路就累得吃不消,而父亲母亲常年要这样,真的有些感慨。

⑦碾米回来,父亲把米倒进米缸里,又转身进里屋,打开稻仓的门,倾着大半个身子从稻仓里一筲箕一筲箕往外面的稻箩里扒稻,一边装了大半稻箩,挑出屋要去换粮票,我忙挡住,我说:伯伯,上午歇着吧,下午再去。父亲说:不行,你和小红都急着要粮票,你吃过中饭就要走。父亲温和对我笑笑,他说:只四五十斤,一点路,不要紧。他显得无所谓的样子,却不能掩饰越来越厉害的咳嗽,我越发心里不安,我说:我来挑吧,我已十八岁,四十斤挑得动。

⑧“不用你挑,我还没老得挑不动担子!没等我走过去,父亲已挑担上肩,一边扭头对我说:没事看你的书去,功课不要丢。

⑨我无话可说,自感惭愧,脸火辣辣的发烧。

(选自安徽作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父亲走东村穿西村补鞋,极力表现父亲为了家庭奔波的辛苦。
B.父亲看“我”读书很用功,就把家里读书的希望放在“我”身上。
C.文章把“我”挑担子吃不消与父母常年挑重担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自责。
D.文中父亲是一个表面上缺乏温情,对孩子读书严格督促和要求的形象。
2.父亲的话语虽然朴实,却饱含哲理。请你说说对下面两句话含义的理解。
(1)大河里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人。
(2)也晓得盐有多咸,汗有多重。
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西北风像小时候挨打的细条子抽到脸上,令人直打寒噤。
4.为什么“我”会“无话可说,自感惭愧,脸火辣辣的发烧”?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5.同样是写父亲,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父为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苏轼仕途坎坷,但生性放达,为人率真。
B.成语“妄自菲薄”“豁然开朗”“温故知新”分别出自《出师表》《桃花源记》《论语》。
C.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代表作品《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属唐宋八大家之一。
D.端午又称端阳、重五,有挂香袋、吃粽子、斗百草、驱“五毒”等习俗,屈原投江和白娘子喝雄黄酒现原形都是与它相关的故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以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苟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赞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事弛废”与“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中的“废”用法和意义相同,可翻译为“废除”。
B.“读书辄成诵”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醉翁亭记》)中的“辄”意思相同,可译为“就”。
C.及,古时写作“”,本义为“追赶上,抓住”。上文中“及冠”和“及下船”(《湖心亭看雪》)中的“及”都是它的引申义“等到”。
D.成语“三更半夜”的“更”指古代计时单位,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但依据语境,这里“晚更号六一居士”的“更”应该是“更换,改变”的意思。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B.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C.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D.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4.结合诗文内容,请你从“为人”和“为政”两方面评价欧阳修。
类型:课外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梦想

史铁生

①也许是因为人缺了什么就更喜欢什么吧,我的两条腿虽一动不能动,却是个体育迷。我不光喜欢看足球、篮球以及各种球类比赛,也喜欢看田径、游泳、拳击、滑冰、滑雪、自行车和汽车比赛。总之我是个全能体育迷。当然都是从电视里看,体育馆门前都有很高的台阶,我上不去。如果这一天电视里有精彩的体育节目,好了,我早晨一睁眼就觉得像过节一般,一天当中无论干什么心里都想着它。一分一秒都过得愉快。有时我也怕很多重大比赛集中在一天或几天(譬如刚刚闭幕的奥运会)。那样我会把其他要紧的事都耽误掉。

②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我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是多少,是由谁保持的,保持的时间长还是短。譬如说男子跳远纪录是由比蒙保持的,20年了还没有人能破。不过这事不大公平。比蒙是在地处高原的墨西哥城跳出这八米九零的,而刘易斯在平原跳出的八米七二事实上比前者还要伟大,但却不能算世界纪录。这些纪录是我顺便记住的,田径运动的魅力不在于记录,人反正是干不过上帝;但人的力量、意志和优美却能从那奔跑与跳跃中得以充分展现。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它比任何舞蹈都好看,任何舞蹈跟它比起来都显得矫揉造作甚至故弄玄虚。也许是我见过的舞蹈太少了。而你看刘易斯或者摩西跑起来,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

③我最喜欢并且羡慕的人就是刘易斯。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随便一跑就是十秒以内,随便一跳就在八米开外。而且在最重要的比赛中他的动作也是那么舒展、轻捷、富于韵律,绝不像流行歌星们的唱歌。唱到最后总让人怀疑这到底是要干什么。不怕读者诸君笑话,我常暗自祈祷上苍,假若人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我还设想,那时的人又会普遍比现在高了,因此我至少要有一米九以上的身材;那时的百米速度也会普遍比现在快,所以我不能只跑九秒九几。作小说的人多是白日梦患者。好在这白日梦并不令我沮丧,我是因为现实的这个史铁生太令人沮丧。才想出这法子来给他宽慰与向往。我对刘易斯的喜爱和崇拜与日俱增。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想若是有什么办法能使我变成他,我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天这一身残病的折磨也就得了足够的报偿。

④奥运会上,约翰逊战胜刘易斯的那个中午我难过极了,心里别别扭扭别别扭扭的一直到晚上,夜里也没睡好觉。眼前老翻腾着中午的场面:所有的人都在向约翰逊欢呼,所有的旗帜与鲜花都向约翰逊挥舞,浪潮般的记者们簇拥着约翰逊走出比赛场,而刘易斯被冷落在一旁。刘易斯当时那茫然若失的目光就像个可怜的孩子,让我一阵阵的心疼。一连几天我都闷闷不乐。总想着刘易斯此刻会怎样痛苦;不愿意再看电视里重播那个中午的比赛,不愿意听别人谈论这件事。甚至替刘易斯嫉妒着约翰逊,在心里找很多理由向自己说明还是刘易斯最棒;自然这全无济于事,我竟似比刘易斯还败得惨,还迷失得深重。这岂不是怪事么?在外人看来这岂不是精神病么?我慢慢去想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一个美的偶像被打破了么?如果仅仅是这样。我完全可以惋惜一阵再去竖立起约翰逊嘛,约翰逊的雄姿并不比刘易斯逊色。是因为我这人太恋旧,骨子里太保守吗?可是我非常明白,后来者居上是最应该庆祝的事。或者是刘易斯没跑好让我遗憾?可是九秒九二是他最好的成绩。到底为什么呢?最后我知道了: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了继而粉碎了。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假若刘易斯不能懂得这些事,我相信,在前述那个中午,他一定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⑤在百米决赛后的第二天。刘易斯在跳远比赛中跳出了八米七二。他是个好样的。看来他懂,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人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我不敢说刘易斯就是这样,但我希望刘易斯是这样。我一往情深地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

⑥这样,我的白日梦就需要重新设计一番了。至少我不再愿意用我领悟到的这一切,仅仅去换一个健美的躯体,去换一米九以上的身高和九秒七九乃至九秒六九的速度、原因很简单,我不想在来世的某一个中午成为最不幸的人;即使人可以跑出九秒五九,也仍然意味着局限。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但是,前者可以祈望上帝的恩赐,后者却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我的白日梦到底该怎样设计呢?千万不要说,倘若二者不可兼得你要哪一个?不要这样说,因为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⑦后来知道。约翰逊跑出了九秒七九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我在报纸上见了这样一个消息,他的牙买加故乡的人们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1.这篇文章以“梦想”为线索,请根据提示,完成情节梳理以及转变的原因。
最初的梦想,能拥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①_______→后来,因为我不想在来世的某一个中午成为最不幸的人,我想②__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随便一跑就是十秒以内,随便一跳就在八米开外。
3.结尾句“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中“灵魂有了残疾”对应文中所指的哪一件事?结合文章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结尾句的理解。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北京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于1969年到陕西延安清平湾下乡插队务农,1972年一场大病导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也治疗无效。之后,他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他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生前遗愿,他将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将肝脏捐给需要的患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首联中的“____________”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深受人们的好评,请任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国古典小说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杨志的明防与晁盖的暗夺构成了情节的主要矛盾,精彩的故事就此展开。请你从阅读过的一部古典小说中再举一例(可举《水浒传》中的其他情节),具体分析矛盾冲突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100字左右)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了《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之后,结合下面的名言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议论性文章,阐述你对科技发展的思考与感悟。不少于600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科技是改变世界的工具,但是要看使用者如何利用了。——卡利•托伯曼


要求:(1)文题自拟;(2)观点明确,言之有据;(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套作。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①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生活压力大,内心焦躁,出去跑几圈,心情立马好很多。伤心难过,提不起劲儿,马上暴汗一场,瞬间就能释然不少。运动,似乎有种魔力,能让人释放压力,纾解烦闷,快速走出情绪困境。

②关于这点,美国《体育与运动心理学》杂志,曾发布过相关研究结论:仅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可以立即改善抑郁情绪状态和快感缺失。让自己动起来,其实是我们缓解焦虑、化解压力最简单的方式。

③运动,是一场精神排毒。心理学家曾研究发现:运动拥有短期情绪效应。具体来说,就是人在运动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水平会显著下降,愉快度则会显著提升。这种现象,其实是由人体的特殊结构所决定:人在面对困境时,大脑中的杏仁核会不断分泌压力激素,让我们觉得紧张、焦虑。而运动,能让体内的额叶及海马体抑制功能更强,从而抵抗杏仁核的过度反应,缓解情绪。可见,运动是治愈情绪的速效药。

④有句话说得好:跑步能治百病,运动能解千愁。小说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说,心情沮丧甚至绝望时,他会去跑步,以此来舒缓情绪。

⑤运动提升认知,认知影响情绪。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著名的情绪ABC理论A(事件)→B(认知)→C(情绪及行为后果)。认知决定情绪,认知不同,对事情的感受,就会迥异。所以,想在根源上管理情绪,就要改善自己的认知。而提升认知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运动。芬兰科学家曾对此进行过专项实验:他们找到10对双胞胎,让一半人每周至少跑2次,而另一半人不运动。3年后发现,每周都跑步的人,脑部灰质区域更发达,思维更清晰,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科学研究证明,运动能增加大脑神经元数量,提高大脑认知能力。想获得持续的情绪掌控力,就要保持长期运动状态。如此,才能从认知根源上,解决情绪问题。

⑥“运动,是最强劲的精神药物。运动,不仅能治愈当下的糟糕心情,更能给予长久的精神滋养。

⑦英国诗人奥登说:动起来,像跑步者那样四肢运动,绕着圆圈,奔跑在无尽的道路上。当你遭遇挫折,满心悲伤时,去运动吧。昂首阔步,挥汗如雨,内心的阴霾终会一扫而空。当你烦闷焦虑,陷入内耗时,也去运动吧。伸开双臂,步履不停,所有的压抑也将随风而逝。当你足够自持、自律,你会发现,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也没有过不去的事。

(摘自《读者》2022年8月,有删改)

1.给选文加一个体现主要观点的标题
2.给第段再增添一个论据,你选用哪一个?请阐述理由。
【甲】企业家雷军在分享跑步心得时说:运动,能让自己重新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温暖的力量。
【乙】《奥森日记》一书中曹林教授特别分享了马拉松对他认知带来的改变,运动让他变得愈加从容。
你选用【        】,理由:             
3.选文多处运用比喻论证,请举例分析其作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由“_____”(事由)而起,颔联紧承首联抒情,颈联转为描绘大漠之景,情感随之升华,尾联化用了典故,继续写出使的经历,表达了_____之情。
2.本诗的画线句与于谦《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郁是运用了借物自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结合这两首诗中借物自比的诗句,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父亲的肖像

迟子建

①父亲走了三十二年,他的影子却从未从我们心底和梦里消失。

②父亲盛年离世,他留给我们的形象,也就儒雅潇洒,从无老态。我还记得父亲过世后,我初来哈尔滨工作,去探望抚养过父亲几年的四爷爷,他见了我,也不顾我是女孩家,扯着一条白毛巾,失望地擦着泪说:“你不随你爸啊,你爸小时那个好看!你爸找的你妈,是一般人啊!”四爷爷是第一次见我,那时我二十多岁,不算漂亮,但也不丑吧。而父亲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因贫穷不能继续求学,自愿报名去了大兴安岭参加开发建设,再没回过哈尔滨。四爷爷记忆中父亲最后的形象,是他不到二十岁的模样。只能说四爷爷为了强调父亲的英俊,不惜嘲讽他的骨肉。

③但不久前我突然接到故乡一封来信,说明父亲在别人眼里是其貌不扬的。写信者是父亲的生前同事,说是见到了父亲的几位学生,他们忆起父亲的几段往事,觉得很有意义,所以整理给我。

④其中一位回忆说,他10岁随父亲来到大兴安岭永安时,这里还没学校,所以他过了上学年龄却无书可读。1966年,新学校在永安东头开建了,他满心欢喜,每天都跑过去看。领着工人建校的校长姓迟,一个瘦弱的小伙子,个子不高,面貌寻常,和工人一起光着膀子举着土坯垒墙,满脸流汗,灰头土脸的。身为校长的父亲,一个人承担好几门课的教学。我向母亲求证这些细节,她说的确如此。父亲从哈尔滨高中毕业,是当年大兴安岭的人才了,所以一个人得兼多门课。

⑤父亲的学生还回忆到,1970年清明节,父亲带领学生去烈士墓扫墓。仪式结束,忽然间天昏地暗,暴雪袭来,学生们被狂风吹打得站不稳,父亲连忙让学生趴倒在地,然后再一个一个将他们转移到桥洞。待暴风雪止息,父亲吓坏了,一会儿看看这个的脸,一会儿摸摸那个的头,生怕暴风雪伤着了学生。

⑥能和我的记忆重叠上的,是信尾记叙的一件事,说是永安学校第一届小学生毕业时,父亲从家里端了一盆新好的土豆和新炒的黄豆,师生们吃着土豆,嚼着黄豆,开着毕业式。这确实是父亲的风格。父亲喜欢把家中吃食拿给别人,也常把他喜欢的孩子带到我们家吃饭。

⑦父亲的善心和慷慨,本是人性的阳光,但投射回来的,有时却是阴霾。他欣赏人才,有一年从教育局为我们山镇学校,要来一位大学毕业生做教师。因为学校还没建起教工宿舍,他就让这位新教师携着家眷,在我们家一住两年,吃一锅饭却分文不要,直到他们有了宿舍搬出。记得有一年涨工资,身为校长的父亲,把仅有的一个指标,给了另一位大学毕业的老师,因为先前住过我家的老师已涨过一次,谁知这位老师认定还应该是他调资,找父亲去闹。父亲没满足他的要求,他对父亲的恩情,也就被一笔勾销。父亲自此很难过,常说有的知识分子真是难交,你对他一百个好,只要一个不顺他意,你就成了他的敌人了。

⑧父亲做了二十年山镇学校的校长,直到辞世。我记得父亲最沮丧的一件事情是,北头有户人家多子多女,他们的父母不许所有孩子上学,只派去两三个,其余的在家跟他们干活,父亲几次三番上门相劝,可家长认定,一家有几个识数认字的就够了。父亲许诺减免部分孩子的学杂费,他们依然不允。以致后来他们看见父亲远远过来了,赶紧关门闭户。父亲无计可施,曾想让能接受教育的那几个孩子,回家将知识传与兄弟姐妹,可他们没一个好成绩的。父亲每每说起,痛心不已。

⑨我很感激这封故乡来信,唤醒了我对往事的一些回忆,父亲的学生帮我勾勒了他肖像的另一侧面。如今永安学校不复存在,但校址还在,我们家半塌陷的老宅还在。我很担心父亲的灵魂出游时,对着空荡荡的校舍会伤感,怎么不闻读书声了呢?看见我家荒草萋萋的老院也会伤感,家里的烟囱咋不冒烟了呢?

⑩父亲大约明白大地没他的春天了,他不再醒来。

(有删减)


初二(1)班的老师让同学们探究回忆性散文的阅读方法,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整体感知读人物】选文运用多种写作方法来回忆父亲,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形象,也就儒雅潇洒”,四爷爷却认为父亲英俊、好看,可以看出四爷爷比我们更疼爱父亲。
B.第④段“我向母亲求证这些细节,她说的确如此”,从侧面写出了父亲的高大形象。
C.第⑦段将父亲帮助老师的做法与那位老师以德报怨的做法比较,突出父亲的慷慨无私和正直善良。
D.本文与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都选材于生活中平凡而有意义的事件,彰显人物形象。
2.【典型事件忆人物】作者叙述了父亲建学校办教育的哪些事情,请依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多种回忆视角勾勒父亲肖像
学生的回忆“我的回忆”
______________
父亲带学生扫墓,暴雪后安全转移父亲增资指标给他人,先前教师生怨情
首届学生毕业,父亲从家端来食物______

3.【细处寻味品人物】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语句。
待暴风雪止息,父亲吓坏了,一会儿看看这个的脸,一会儿摸摸那个的头,生怕暴风雪伤着了学生。
4.【画龙点睛明意图】文章的标题为《父亲的肖像》,请你谈谈标题的妙处。
5.【单元整合重迁移】小紫想把本文作为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你认为合适吗?请你结合文章,联系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从内容和主题两个角度阐述你的想法。
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 再现。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 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 中的宝贵财富。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鲁迅《藤野先生》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