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分别或许在所难免,但未来依旧可以遥遥相望。毕业典礼前,老师为同学们寄语送祝福。作为班长的你要代表全班同学写文章回应老师。


请以《________,再见》或《未来你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明确文体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请避免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分别或许在所难免,但未来依旧可以遥遥相望。毕业典礼前,老师为同学们寄语送祝福。作为班长的你要代表全班同学写文章回应老师。阅读教师寄语,你有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教师寄语:民国时代的傅增湘(字沅叔)喜欢校勘古书,平生所校之书在1000部以上。他曾经由天津赴北京图书馆校书,住馆达106天,校书342卷。因为长年坚持,他精于版本、目录、校勘之学,对古籍之沉浮熟悉得像自家饭桌。王国维曾这样感叹:此间无书,有则必为沅叔所得,虽书肆不能与之争。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执着!道声珍重,愿各位前行时,有征程可奔赴;归来日,有岁月可回首!


要求:①明确文体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请避免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把斧头的记忆

赵明山

①改变我命运的人叫储国恩,是冀中抗日根据地文新县大队的大队长。他个子不高、方脸阔嘴,黝黑粗壮,不像个带兵的队长,倒像个卖苦力的。储国恩把我掂在手里,用大拇指试着我的舌刃,他的表情渐渐严肃起来,突然抡起我劈向一根木头。在我深深嵌进木头的那一刻,奇袭姜庄子的作战方案已经成竹在胸。

②很快,我和另外15把斧子别在了16名战士的腰里,这些战士来自县大队和二区小队,我们要去执行一项神圣的任务。文安城南姜庄子据点刚刚住进一群鬼子,我们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村,给鬼子的脑袋搬搬家。大队长在动员会上说,论武器装备,论兵力部署,县大队都明显处于劣势,姜庄子据点不仅有25个日本鬼子,还有百十号伪军协防,硬拼代价太大,只能智取,出奇制胜。

③他们开会商量的时候,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时间是1942年阴历正月初八,春节刚过,天空像黑黢黢的锅底压下来,零零星星的雪花像锅里掉下来的米粒儿。他们开会的村子叫牛各庄,在文安城东北方向,距姜庄子30多里。16名战士在夜色掩护下潜入姜庄子,伺机行动。

④漆黑的夜,漆黑的路,寒风卷着雪花抽打在战士们的脸上,也打在我的身上。我躁动不安,内心有一种情绪在奔涌,大队长觉察到了,安抚着我,摸摸我的头,让我冷静。

⑤我数了数,他们16个人除了每人一把斧子,只带了7支短枪。这不是去玩儿命吗?要知道姜庄子据点里有一门野炮、两挺机枪、30来支三八大盖儿和短枪,一屋子的弹药。这还不算伪军的装备。那天有个孩子送来情报,据点里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孩子是县大队的眼线,为据点里的鬼子扫地,把犄角旮旯都给扫描了。

⑥研究作战计划时,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步棋太险,孤军深入,敌众我寡,恐有不测。储国恩马上接过话茬:我们唯一的胜算就在于冒险。如果连日本鬼子都认为我们不敢冒这个险,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等出了正月,鬼子建了岗楼、挖了封锁沟,再想下手就难上加难了。大家心里明白,大队长也是被逼的,县委和县大队已经没有了退路,姜庄子据点像一根毒刺楔入了抗日根据地,建成半个月,县里的工作就受到很大影响,上下不通,左右不畅,不及时剔除这根毒刺,损失不可估量。

⑦我们是正月初八前半夜进入姜庄子。战士们头上冒着热气,我们身上闪着寒气

⑧我们杀进鬼子据点是正月初九的凌晨,天似亮非亮,站岗的哨兵偷偷回屋取暖,做早饭的伙夫刚刚打开门。战士们像从地底下突然冒出来,伙夫当时就晕成了一摊泥。日本鬼子睡觉很讲究,每人一个睡袋,三九天也脱光了,像头煺了毛的猪钻进去。我们的到来终结了他们的美梦。要不是有个鬼子开了枪,这场战斗会更漂亮,会成为一场更为经典的斧头战,不用一颗子弹就把鬼子们送上西天。伴随着鬼子的枪声,一名战士倒下了,他手里的斧子掉在了地上。因为这场战斗,我被载入史册。时至今日,在华北地区一提起“姜庄子斧头战”几乎无人不晓,人们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

⑨战斗结束后,大队长指挥打扫战场,我在他手里左顾右盼,生怕漏掉一个喘气的脑袋。院子里躺着21具鬼子的尸体,仓皇逃跑的4个鬼子也在村边被“报销”了。我一不留神碰到了那门三八野炮,发出响亮的金属之声。我的面前,横躺竖卧着缴获的武器,野炮、机枪、步枪、弹药。我在它们面前昂首阔步,它们向我低下了头,连那门向来仰着脖子不可一世的野炮,也跪在我的脚下。我轻轻敲击着它们,有几分胜利的快感。

⑩一场战斗,让我名垂青史,但我不愿过多分享文新县大队的荣誉,我不能喧宾夺主,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战士张广寿,年轻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姜庄子。我没有走进历史博物馆,战争结束后,我悄悄回到农民家里,继续劈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时间为序,讲述冀中抗日根据地文新县大队一次奇袭日军据点姜庄子的行动。
B.第⑥段写储国恩不接受不同意见,而是我行我素坚决战斗,但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
C.第⑨段写战斗结束后在打扫战场时“我”的所见所感,享受着这次战斗胜利的快感。
D.文章通过对储国恩外貌、神态、语言等描写,塑造了一个果敢坚毅的抗日队长形象。
2.“我”因姜庄子斧头战被载入史册,战后却没有走进历史博物馆,而是回到农民家里,继续劈柴。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战士们头上冒着热气,我们身上闪着寒气。(赏析加点词语)
(2)天空像黑黢黢的锅底压下来,零零星星的雪花像锅里掉下来的米粒儿。(赏析句子)
4.文章以“一把斧头的记忆”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5.《一把斧头的记忆》中的文新县大队的战士们和《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真正的英雄”的精神品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心一言”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推出国内首款对标ChatGPT的产品。它使用的是基于规则或模版的生成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快速生成有一定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简短语句。在发布会上,它展现了不同生活场景的多项能力:在文学创作场景中,文心一言将小说《三体》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总结;在数理推算方面,面对“鸡兔同笼”这类锻炼人类逻辑思维的经典题,它能算出正确答案;文心一言能够生成四川话等方言语音;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准确完成公司起名和写新闻稿的任务。在技术运作这块,它展现了多项操作:能基于对话技术和应用积累,文心一言具备记忆机制、上下文理解和对话规划能力,从而更好实现对话的连贯性、合理性和逻辑性。

此外,它还具有以下优势:百度构建了面向中文、服务应用、富含知识的多样化训练数据,对文心一言进行有监督精调,使其掌握的知识更精准,更懂中文和应用场景。


材料二:

ChatGPT是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GPT是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的缩写。该公司利用大量文本数据对它进行训练,让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生成内容并进行对话和互动,能够模仿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更灵活地根据用户的提问或对话内容生成文本,和用户交互,解决用户的问题和需求。它改变了人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并由此重塑各行业生态、重塑世界。它在的未来应用场景充满无限可能:社交、游戏、娱乐,编程、深度写稿,工业设计,文字翻译、外事同声传译等,每个原本需要人类创作的行业都等待被它颠覆性重塑。


材料三:

ChatGPT将人类偏好知识注入GPT—3.5,以此获得能够听得懂人类语言、自身拥有判断标准的大型语言模型。所谓“人类偏好”,一是人类表达任务的习惯说法;二是对于什么是好的回答,什么是不好的回答。

就具体过程而言,首先,创建人类偏好数据。随机挑选部分问题,并由标注人员给出高质量回答,形成“人类表达—任务结果”的标注数据,反馈至模型,让其学习。其次,训练一个反馈模型。随机挑选部分问题,由原始模型输出答案,再由标注人员基于“人类偏好标准”,对原始模型的答案进行排序。最后,利用标注好的“人类偏好”数据,训练一个打分模型,这一打分模型会对原始模型的结果进行打分,告诉它什么答案分高,什么答案分低。

以此为基础,整个过程通过循环式地强化学习,将反馈模型和原始模型相链接,当原始模型输出的结果在打分模型中获得较低分值时,它将受到惩罚,同时,被要求重新学习。通过不断循环,原始模型逐渐迭代升级,直至“脱胎换骨”,彻底掌握人类偏好,变成人类满意的模型。


材料四:下面是某论坛网友关于ChatGPT应用讨论的帖子。
帖子:

如果有了ChatGPT的应用,我们岂不是再也不用工作了,只要把问题给它讲,它就会给我们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一楼

你想多了,当前版本的ChatGPT因为其训练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对2021年之后的世界知识不了解。

二楼

它生成的结果来自其训练数据中的统计规律,而非类似人类对复杂世界和抽象系统的理解,所以它的理解能力有限,有可能产生不正确信息。

三楼

由于ChatGPT的训练数据多为英文语料,因此,在语言使用上,英文表现最佳,其他语种语意理解能力略逊一筹。

四楼

在智能时代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学习力是一个人最好的武器,它远胜于那些叫做聪明的东西。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停止学习你就废了。

1.下列选项对以上材料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文心一言”具有了数理推算能力,所以“鸡兔同笼”这类题它能正确作答。
B.只要将人类偏好知识注入GPT-3.5,我们就能获得能够听得懂人类语言、自身拥有判断标准的大型语言模型。
C.ChatGPT知识体系很发达,它能帮助我们找到任何时候的知识。
D.ChatGPT是一场时间革命,它将让生活、工作、消费产生巨大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为“文心一言”下一个恰当的定义。
3.你的好友小渝看到以上材料后非常激动的说:“以后我们再也不会为作业发愁了,只要我们把作业的基本要求输入ChatGPT,他们就会给出我们近乎完美的答案……”请你运用材料四的内容对他进行劝导。
4.初三年级将安排你拍摄课本剧《智取生辰纲》,为了帮助你更好完成这个任务,请你在材料中选择一款智能产品帮你编写剧本,结合材料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山羊和绵羊》,完成下面小题。

山羊和绵羊

王宇

①山羊和绵羊在悬崖边的羊肠小道上迎头相遇,互不相让。 山羊鼓着眼,甩脑袋,脑袋上顶着一对锋利的羊角,如屠刀;绵羊瞪着眼,奋蹄刨土,滚圆的羊角像巨型蜗牛伏在头顶,如堡垒一般。

②山羊喜欢在陡坡上吃青草,坡越陡,草越新鲜,天长日久,山羊练就了爬坡的本领,也练就了一副好体格,浑身都是隆起的肌肉。绵羊生性温柔,走路不紧不慢,喜欢在滩地里吃青草。绵羊胃口好,草不新鲜也能凑合,多啃几口就填饱了肚子,久而久之,绵羊就肥嘟嘟的。

③那一年,天旱,无雨。陡坡上的青草很快就被山羊吃光了。山羊往下看,缓坡上有青草;滩地里的青草被绵羊啃出了草根。绵羊抬头看,缓坡上有青草,绿茵茵的。山羊和绵羊一起来到缓坡。缓坡不大,青草不多。山羊嫌绵羊的肚子大,吃得太多;绵羊抱怨山羊光挑好草吃。就这样,山羊和绵羊有了纠纷。看起来是争几根青草的事,实际上是关乎能不能活下来的大问题。从此,山羊和绵羊谁都不含糊。

④山羊和绵羊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很直接,那就是抵架。绵羊后退,再后退,铆足了劲,往前冲。山羊屈前蹄,站直身子,歪着脑袋,俯冲,以锋利的羊角迎接绵羊的冲击。绵羊的巨角结结实实抵在山羊头上。山羊纵有一对利角,也抵挡不住,像溜溜球一样滚下山坡。山羊输了,输得一塌糊涂。 

⑤山羊头疼,没心情吃草。山羊在缓坡上溜达,瞅准机会,照着绵羊的肚子,狠狠来了一下子。绵羊猝不及防,倒在草地上。山羊弓着腰,憋足劲,又来了一下子。绵羊如雪球一般滚下山坡。绵羊站起来,追山羊。山羊跑得快,绵羊追不上,坚持追。缓坡上尘土飞扬,山羊和绵羊都在喘粗气。 

⑥突然,天上吼了一声雷,跟着就是雨。

⑦那场雨,绿了陡坡,绿了滩地。山羊上陡坡去了,绵羊下滩地去了,可山羊和绵羊就此结下了“梁子”。

⑧山谷里吹来一阵风,石缝里的榆树槐树柳树,从树梢到树根都在动,滑下来的小石子落在山羊身上,也落在绵羊身上。山羊一动不动,绵羊一动不动。生怕一动,就给对方可乘之机。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可这羊肠小道也太窄了,窄到不能转身的程度。谁也勇不起来。不过,山羊和绵羊都不服输,就耗着,干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羊。

⑨自从争夺缓坡青草事件发生之后,撕破脸的山羊和绵羊不再顾及同为羊族的情面,时不时就要闹腾一番。

⑩绵羊毛,长、细、柔,合适做高档衣物的原材料。相比之下,山羊毛,短、粗、硬,上不了大场面,顶多也就能做几条粗糙的毛毡,铺在地上,垫脚。山羊咽不下这口气,离开陡坡,来到滩地,冷不防就给绵羊几下子。看着绵羊躺在地上疼得叫唤,山羊很得意,轻快地叫几声,甩着绅士般的胡子,扬长而去。绵羊撵不上山羊,心里憋屈,忍着。 

⑪绵羊也是一口一口吃着青草长大的,怎会轻易输给山羊呢?绵羊瞅准山羊下山喝水的时候,一退再退,奋力抵向山羊,不管是肚子,或者是脑袋,只要抵上,就够山羊喝上一壶。看着山羊一头栽进水洼里,疼得咩咩叫,绵羊就开心。山羊自知干不过绵羊,裹着满身的水,绕道上坡去了。不过,以山羊的禀性,是绝对不会认输的。

⑫羊肠小道上的山羊,丝毫不惧近在咫尺的绵羊。太阳越升越高,刺眼的阳光晃得山羊睁不开眼,山羊使劲摇头,长长的耳朵拍打着脸颊,“啪啪”响。山羊鼓着眼,看绵羊,发现绵羊身后有一束光射过来,不同寻常。细看,绵羊身后有一只灰狼。绵羊瞅山羊,发现山羊身后有一只灰狼。

⑬两只羊,怒目而视;两只狼,虎视眈眈,都挤在羊肠小道上。

⑭狼像狗一样蹲着,伸出长长的舌头,舌尖上连着一串串的唾沫。狼捕食,讲究策略,素以有耐心著称。狼要等山羊和绵羊耗尽最后一点儿力气再下手,省事。

绵羊看山羊,眼神变得复杂起来。绵羊绷直脖颈,后退了两步,脚踩在山石上“格格”响。山羊屈前腿,微微伏下身,像是要站起来,和绵羊决斗。两只狼不以为然,就那么蹲着,山羊和绵羊抵架,狼见多了,不稀罕。

⑯绵羊弓着腰,四条腿一起用劲,如风一般冲向山羊,就在靠近山羊的那一瞬间,纵身一跃,跨过山羊脊背,两只粗壮的巨角稳稳地抵在灰狼头上。山羊身后的灰狼哼都没哼一声,掉下悬崖了。就在绵羊跨过山羊脊背的那一刻,山羊直起身体,向前猛冲,如屠刀一样的羊角,刺穿另一只灰狼的肚皮。狼躲闪不及,嚎叫着,一个趔趄,摔下悬崖。

⑰羊肠小道上的山羊和绵羊回头对望,久久不肯离去。

选自2023.04《小小说月刊》(有改动)

1.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分析第一段划线句的好处。

山羊鼓着眼,甩脑袋,脑袋上顶着一对锋利的羊角,如屠刀;绵羊瞪着眼,奋蹄刨土,滚圆的羊角像巨型蜗牛伏在头顶,如堡垒一般。

2.关于这篇文章的主角,“山羊”觉得当属自己,“绵羊”也说是自己,你觉得呢?请你结合文本说一说。
3.有同学认为文章第②—⑦自然段文笔冗长,影响了小说叙事的紧凑感与精彩度,想删掉这部分内容,你赞成吗?请你来说说吧。
4.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中第段写绵羊看山羊时眼神变得“复杂”起来,请你联系前后文,以绵羊的口吻写一写它的心理活动。(不少于50字。)
5.这篇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请谈谈你的理解。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玉米种在公园里,怎么看都不是庄稼

①这是父母来武汉的第二天。外面正飘着雪,亮着的电暖器像一盆火。父亲嫌这东西费电,说要是在家里,给火塘加些柴就能取暖。

②我明白父亲思乡心切,接着这个话题和他聊了火塘里的茶罐、煨着的酒、埋在火灰里的洋芋。父亲的心思不在这里,他说,这么冷的天,不晓得花脸猫咋样了。

③这把我的心思一下扯远了。我在武汉待了十来年,接父母来住过几次,他们总要留一个人在家,照应庄稼,人情礼往,还有花脸猫。这次,他们能一起来,下了很大的决心。得找到接手种地的人,不然地荒着像什么话;打电话告知亲戚,不然客人来了大门锁着像什么话;至于花脸猫,自然也要请人来做猫饭。

④我和弟弟妹妹都不想让他们再回老家了,却不敢告诉他们,怕他们觉得被挟持了。可他们来了,我还是把他们落下了。除了周末,家里只有他俩,幸亏还有只狗小朱,给他们添点笑声。

⑤晚上,我和父亲照例要喝杯酒,扯些闲话,通常我会说到某个邻居或亲戚到城里之后是如何生活的,比如下棋、看书。说到有一位表爷还上老年大学学书法了,父亲笑笑说:那是没办法的事,城里没有地嘛,手闲着也累。

⑥我每次下班,他们都像五星级酒店的门童,站在门口,眼巴巴的,看样子等了很久。我说,以前每年回去两次,现在天天在一起,怎么还等起来了?母亲说,那样习惯了,现在不一样了,有盼头。

⑦周末扶着母亲去不远处的小广场晒太阳,母亲忽然指着一个人说,像咱们村里的一个人。这只是开始,后来每次下楼,她总能看到一个人像我们村里的某个人。有一天,她看见一只松狮狗,怎么看都很忧愁,母亲忽然乐了,说:你看这狗多像某某某!我也笑起来,她说的那个邻居不苟言笑,倒真有几分神似。

⑧我笑着笑着,心一紧,原来母亲也在思乡。

⑨年关一点一点近了,父母想念起老家的腊月,烧酒的香,熬糖的香,左邻右舍欢快的声音,而这里缺这份热气腾腾。每有亲朋来电问候,父亲总说挺好的,挂了电话会若有所思地叹息一声。有一天,我回来,父亲很开心地说:那位上老年大学学书法的表爷回老家了,不住城里了,说就像一棵玉米种在公园里,怎么看都不是一棵庄稼。看来,表爷的话让父亲产生了共鸣,我又忐忑了一会儿。

⑩正月初五,弟弟接父母去了南京。3月初,父母坚持要回老家,弟弟问我怎么办。我说:送他们回吧,城里留不住。弟弟说:父亲打开老家的门时,猫突然扑了出来,像个委屈的孩子,二老差点哭了。

⑪我不再打让父母住在城里的主意了,就算不能陪在他们身边,至少他们还有邻居,还有瓜果,还有老锅老碗,还有过往。而城市是一把剪刀,把什么都剪碎了,除了儿女,可儿女属于公司,属于妻子或丈夫,属于孩子,属于柴米油盐……当然也属于他们,不过已经被分解得差不多了。

⑫对孩子,散养比圈养好,对老人也一样,这也许是父母想让我们明白的。有许多福的确是福,但他们消受不起,他们那点福在村庄,如父亲拟的一副对联: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没关系;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对不起。这样想时,我给这副对联补了个横批:晚安晚年。

(作者:南在南方 原文有改动)

1.题目“一棵玉米种在公园里,怎么看都不是庄稼”是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3.你认为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结尾说说你的理解。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0多年前,明朝的陶成道为了飞天的梦想,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绑满烟花的座椅上点火升空,灰飞烟灭的他被嘲笑了几百年。但当人类航天时代来临时,他却被誉为“世界航天始祖”。

500多年前,哥伦布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决定环球航行,被人们嘲笑,谁也不愿意砸钱去做一件收益完全无法确定的事情。但他跨出海洋的那一小步,却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大航海时代。

那些推动人类进步,开启全新未来的重大创新,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文。

【材料一】

诗人朱湘在《少年歌》里说:“我们是小羊/跳跃过山坡同草场/提起嗓子笑/撒开腿来跑/活泼是我们的主张。”

【材料二】

毛泽东说:“把思想活泼一下。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要多想,不要死背经典著作,而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活泼是我们的主张”为题,也可自拟题目;②可任选其中一则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完成写作;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

莫言演讲稿《不被大风吹倒》


亲爱的年轻朋友:

节日快乐!

①想起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问我,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艰难时刻。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②一本书,是《新华字典》。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而且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③一个人,是我的爷爷。小的时候,我跟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墩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这个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

④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⑤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总之我想,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是文学作品能够发挥它的直达人的心灵作用的时候。

莫言

二零二二年五四前夕


材料二

学习强国之《青春向党,时代向上》

①2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新起点,青春向党是历史和时代的召唤。

②百年薪火,世界已经见证中国青年的力量。在历史转折点上,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中国青年点燃革命火种,奉献全部青春;革命战争时期,他们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在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改革开放时期,他们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他们始终活跃在军事武装最前线、科技创新最前沿、经济建设主战场、社会建设新领域、文化发展大舞台、基层实践大熔炉……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③青春向党,时代向上,九万里风鹏正举。中国青年将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奋勇前进!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2021年3月12日)


材料三

江山代有才人出,百年大党正青春

1.读完演讲稿,小语和小文展开了讨论。请根据内容。补全对话。
小语:莫言老师的演讲以读信的方式呈现,很接地气,没有大道理,没有煽情。
小文:是的,他主要讲述了自己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是(1)_____,另一个是(2)_______   
小语;你概括得真好!许多演讲者在演讲时常常会讲还自己的经历。这是为什么呢?
小文;(3)_ __________。我也有一个困感:这篇试讲旨在激励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被大风吹倒”,那题目为什么是“不被大风吹倒”呢?
小语:(4)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以下选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2021年,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奉献了全部青春。
B.2019年,30岁及以下的党员占全部党员的33.8%。
C.2019年,新发展党员人数为188.3万,占党员总数的80.3%。
D.到2019年,中国共产党在册党员统计,合计总人数为9191.4万人。
3.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结合下面的公众号留言,具体分析这封信打动人的原因。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游瓜步山记

梅曾亮

道光七年二月十六日,客六合官署,与同人游瓜步山。余与翰初先登。古庙数楹,无棂槛可据,佛像皆剥落坐尘埃中,老农数人踞阶下议社事。方怅然欲归,而主人偕数客至,移肴核于补山亭。两峰翼张,亭承其腋。盖去庙西不数十步,而冈隆谷洼,匿蠢献秀,远江近渚,回澜就目,杂花周阿,迎桃送杏。既醉饱,复登西岸之太平庵。山风冷然,异香出于寺,则两老梅数百年物也,高出楼大荫一亩方盛开。诸人皆错愕瞪视,既乃太息坐卧其下,日暮而后去。此一日中事耳,吾两人胸臆愉塞,殆如隔人世事。

(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辽海出版社,有删改)


【注】①翰初:作者友人。②肴核:肉类和果类食品。③愉塞:愉悦阻塞,指心情变化大。
【乙】

东园观梅

陆游

出世仙姝下草堂,高标肯学汉宫装。

数苞冷蕊愁浑破,一寸残枝梦亦香。

问讯不嫌泥沾屐,端相每到月侵廊。

高楼吹角成何事,只替诗人说断肠。

(选自《陆游全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注】①仙姝:仙女,这里指梅花。②肯:岂肯,怎么肯。③端相:仔细地观赏。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高出楼大荫一亩方盛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两峰翼张,亭承其腋。
3.诗文都体现了“胸臆愉塞”的情感变化,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与友同游瓜步山,眼前残旧破败的古庙让他怅然若失。
B.甲文中作者欣赏了补山亭的秀美景色,感到心旷神怡。
C.甲文中的太平庵老梅,让作者惊愕、叹息,驻足良久,心情阻塞。
D.乙诗前六句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赞美,尾联由吹角声引发了伤感之情。
4.诗文都写到梅花,请结合内容分析梅花的写法有何异同。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