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思想控制的加强 | C.科学技术的进步 | D.交通工具的变化 |
材料一: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使“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材料二: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兵出击匈奴,匈奴经过莫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A.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
C.加剧了殖民扩张与掠夺 | D.使世界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
A.资本原始积累 | B.生产技术 |
C.自由的劳动力 | D.海外市场 |
A.导致了雅典衰落 | B.废除了奴隶制度 | C.扩大了公民权利 | D.确立了贵族统治 |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 |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 |
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
A.美苏冷战的起源 | B.欧洲联合的趋势 |
C.苏联解体的影响 | D.信息技术的发展 |
A.禅让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刺史制 |
工人阶级的问题 | 回答 |
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 生产资料私有制 |
如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 |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
A.《独立宣言》 | B.《共产党宣言》 |
C.《联合国家宣言》 | D.《北大西洋公约》 |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 摘编《中国历史第二册》
材料四: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1653年 |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
17世纪后期 |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
1713年 |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
1727年 |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
18世纪中期 |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
1793年 |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