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1.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选举办法,使每个身体健康并关心政治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原则上都有当选五百人会议成员的权利。这一措施
A.导致了雅典衰落 | B.废除了奴隶制度 | C.扩大了公民权利 | D.确立了贵族统治 |
2.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有教无类 | B.崇尚“自然” | C.克己复礼 | D.民贵君轻 |
3.1686年,康熙命前方将领晓谕俄军:“尔罗刹外国人,贪利弃命,扰我边疆,今大兵复至,当速降,如不降则尽诛之。”这次军事行动的最后结果是
A.设置台湾府 | B.册封“达赖喇嘛” | C.统一黄河流域 | D.签订《尼布楚条约》 |
4.德国统一后,俾斯麦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实行保护关税政策。这说明德国的统一
A.实现了民主自由的愿望 | B.有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 |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D.确立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
5.史载:轮船招商局初期仅有轮船三艘,1876年增至十二艘,洋商大起嫉忌,旗昌、怡和、太古等外国航运公司纷纷跌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洋务运动
A.对外国资本入侵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
B.使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
C.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6.近代一位绍兴革命志士曾赋诗明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位革命志士是
A.徐锡麟 | B.秋瑾 | C.陶成章 | D.何赤华 |
7.某位同学在课外阅读时,整理了以下表格,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部队名称 | 起止时间 | 经过省份 | 行军里程 |
红一方面军 |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 |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 | 2.5万里 |
A.北伐战争 | B.南昌起义 | C.红军长征 | D.淮海战役 |
8.回顾和平之约,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这一规定旨在
A.结束冷战对峙的局面 |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C.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 D.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
9.某校学生以“绍兴交通”为主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阅读各小组收集的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如图描述绍兴地区的地势特点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结合图文信息,在对应的图中画出浙东唐诗之路的主线路。
(2)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萧甬线“拆除”和“重建”的历史背景,并用一句话写出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3)根据材料,分析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的开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第一组:交通地理浙东唐诗之路是绍兴交通史上的华彩篇章。学者一般认为,西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反映了浙东唐诗之路绍兴段的主线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 【唐】李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①。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②。 【注释】①镜湖:古代对鉴湖的别称。②青云梯:指天姥山高峻的山路。 |

第二组:交通历史萧甬线(萧山至宁波)是通过绍兴境内的第一条铁路,1937年初步建成,同年12月,为堵阻日军南侵,萧甬线钢轨全部拆除。1953年7月,铁道部开始重建萧甬线,1957年萧甬线全线贯通。
——摘编自《绍兴市志》
第三组:交通发展
2022年4月,绍兴喜迎交通新时代。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通车,将绍兴、杭州两地的商圈、景区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两地人们跨市地铁换乘,可享受“一次购票、一轮安检、一站换乘、一票通行”的便利,西湖边瞻仰岳飞,鉴湖畔怀念陆游……共享文化之旅。
(1)根据如图描述绍兴地区的地势特点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结合图文信息,在对应的图中画出浙东唐诗之路的主线路。
(2)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萧甬线“拆除”和“重建”的历史背景,并用一句话写出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3)根据材料,分析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的开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0.聚焦海南,面向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推进过程。
(2)综合材料一、二,概括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条件及成果。
材料一 潮起海之南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邓小平(1984年)
材料二 出彩海之南
198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仅有57.28亿元,到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62.5亿元。
2021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第一个完整自然年,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76.8亿元,比2020年增长57.7%,增速较全国快36.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位。
(1)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推进过程。
(2)综合材料一、二,概括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条件及成果。
11.小日记折射大时代,大时代期待新青年。品读日记,回答问题。
(1)根据日记指出影响俞秀松的新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推动这一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
(2)阅读万慧芬日记并结合所学,简述她参与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意义。
(3)某校开展“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辩论赛,双方辩题如下
正方观点:青年成长的关键是把握时代的脉搏。
反方观点:青年成长的关键是修炼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请选择其中一方观点撰写一份辩论词。(要求:联系三位青年日记的内容,事理结合,逻辑清晰)
俞秀松的日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 九点到(陈)独秀家,将(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交给他,我们谈些译书的事,总该忠实精细。 (1920年6月28日) | 万慧芬的日记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 (我要)坚持艰苦朴实的生活作风……多开动脑筋,站稳立场,帮助贫雇农彻底翻身,一定要胜利完成土改。 (1951年11月26日) |
(1)根据日记指出影响俞秀松的新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推动这一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
(2)阅读万慧芬日记并结合所学,简述她参与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意义。
于华男的日记 (航天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2008年7月27日,我们接到通知,我们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成为“神八”飞船首选测量装置。由此,我和我的同事们有了这段与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约定。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飞天成功……很多媒体用“稳”字宣传我们的加速度计组合,我想“稳”的不只有我们的产品,也有我们的团队,我们与中国航天一起成长,愈发沉稳,更有干劲。 |
正方观点:青年成长的关键是把握时代的脉搏。
反方观点:青年成长的关键是修炼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请选择其中一方观点撰写一份辩论词。(要求:联系三位青年日记的内容,事理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