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图一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材料三: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 摘编《中国历史第二册》
(3)材料三中,为了防止“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四: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1653年 |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
17世纪后期 |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
1713年 |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
1727年 |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
18世纪中期 |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
1793年 |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
(4)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至少写2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