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②③⑤ | B.④⑤⑦ | C.④⑦ | D.①③ |
A.![]() | B.![]() | C.![]() | D.![]() |
20°C | 40°C | 60°C | 80°C | |
氢氧化钠 | 109g | 129g | 174g | 314g |
氯化钠 | 36g | 36.6g | 37.3g | 38.4g |
A.![]() |
B.![]() |
C.![]() |
D.![]() |
甲同学 | 乙同学 | 丙同学 | |
实验步骤及相关数据 | 将所取固体称量,质量为21.1g | 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16.7g | 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 22.2g |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丙 |
A.质量相等的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9:10 |
B.在CO、CO2、N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4%,则N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28% |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一定是2:3 |
D.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若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 |
A.图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B.图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
C.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 g |
D.图③和图④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性质CO2 | 检验方法 | 预期现象 | |
方法1 |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 用燃着木条检验 | 燃着木条熄灭 |
方法2 | 与水反应 | 用 X 溶液检验 | 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
方法3 | 与石灰水反应 |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方法序号 | 方法1 | 方法2 | 方法3 |
实验过程 | ![]() | ![]() | ![]() |
空气 | 正常燃烧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
含CO21%的气体样品 | 正常燃烧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含CO25%的气体样品 | 正常燃烧 | 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时间/h | 0 | 0.5 | 6 | 12 | 24 | 48 |
排水法时CO2体积/mL | 100 | 98.5 | 85.5 | 77 | 66 | 59 |
排食盐水法时CO2体积/mL | I00 | 99 | 93 | 90.5 | 89 | 88 |
A.![]() |
B.![]() |
C.![]() |
D.![]() |
A.MN段能说明氧分子被分解 |
B.Q点氧气体积分数最低约为30% |
C.PQ段的体积分数明显下降,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
D.NP段和MN段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