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下列对语段“‘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搔搔后脑勺”说明渔夫不知道怎么办。“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让妻子做主。
B.“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C.“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
D.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熬”的意思是“煎熬”,因为又抱养了两个孩子,加重了渔夫的负担,他觉得很为难。
B.“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C.“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对抚养邻居的孩子很犹豫,但又不得不这样做。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草原》这篇课文是老舍写的,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B.《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C.《穷人》的作者是法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D.青铜是因为失火时被火烧坏了嗓子,才成为哑巴。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本文的写作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文找不到一个“穷”字,却处处表现了穷人的“穷”。
②巧妙运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有血有肉。
③巧用标点符号:文中多处用到了省略号。
④通过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刻画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等塑造人物形象。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_ ,我还知道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       ”上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中“这样做”指的是______________;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体会到了桑娜 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5.文段对桑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了描写,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桑娜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语段阅读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同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用“______”画出描写母亲外貌的句子。
2.通过第一句话,我看到了一个______的母亲形象。
3.母亲工作的环境是怎样的?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完成练习。
A.“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
B.“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
句A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句B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心理。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zhēng       ②zhèng       (      )             (      )             (      )
2.①guī       ②jūn             (      )             (      )             苓膏(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慈母情深(节选)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_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选文中的画线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__________,还可以体会到“我”的____________
2.选文第六自然段写了另一个女人的反应,从___(正面 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朗读这个女人的话时,应该用_______(同情、气愤  委屈、心痛)的语气。
3.仔细读选文,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我”说的每句话都用了省略号,表示说话或声音断断续续,突出了“我”既不好意思向母亲要钱,又很想得到书的矛盾心理。 ( )
(2)第七自然段中,作者用“塞”字来描写母亲的动作,原因是旁人的劝说使母亲不好意思再给“我”买书的钱,这个字表现了母亲的躲闪、害怕。 ( )
(3)第八自然段连用四个“立刻”,将母亲拼命工作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刻画出一个辛苦、勤劳,对子女充满爱的母亲形象。 ( )
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我”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词语。
(1)“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
(2)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 )
( )(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