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序号)
A.设问    B.排比    C.夸张    D.比喻
1.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_____
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_____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_____
4.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_____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________)
2.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______)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______)
4.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______)
5.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句子。
1.木板窗关起来,屋子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2.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④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我们看了真喜欢。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

⑤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⑥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⑦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与第②段“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中的“诱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诱骗B.迷惑C.吸引D.疑惑
2.下列对第②段中画“_____”的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如青草蜢B.孩子调皮好动,如青草蜢不停地蹦跳
C.孩子身着绿衣,在田埂上如青草蜢D.孩子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
3.第③段中“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   )
A.赶鸭羊B.编草帽C.捆青草D.烧午饭
4.第⑦段写道:“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5.作者在结尾写道:“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A.丰富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篇幅
B.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暗示丰收在即的喜悦
C.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D.暗示“我们”睡在田埂上,说明乡村生活艰苦
6.麦子熟了和豆荚长大时,“我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简单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7.第①段写道:“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联系短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你想象到这雨   这风   这雷   这电   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你想象它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在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充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仿写句子,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风”或“雷”。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联系上下文,想象“猛厉地扫荡”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透过小小的天窗看风雨,“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原因是(   )
A.天窗小,压缩了外面的世界。
B.天窗是有限的,但看不见的世界却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C.因为风雨猛烈,“我”感到害怕。
5.朗读画“  ”线句子,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语气越来越急促。B.语气轻快。C.语气平缓。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它们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在诱惑面前毫不动摇。
B.乡村的早晨静悄悄的,只有鸡犬相闻
C.北京的东西长安街,从早到晚,都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D.他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男孩,大家都很喜欢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   )
A.什么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B.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掌声

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果然,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报告老师,您看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 ——“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近10年来从未出现的情况,过去每当我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我的心情总是清清爽爽。

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向我公开挑战。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李晓的,昨天也是上第三节课时我批评过他。我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真有    的感觉,但是转瞬间我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微笑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了,谢谢这位同学!”尽管我竭力表示真诚,但    ,很多同学还是一脸不安的神色。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许多学生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我    ,接着说:“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详细地介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由于是谈自己,由于有刚才感情的反弹,我说起来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般。 

我说完了,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晓眼中晶莹,手也拍得非常起劲儿。

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我完全陶醉了,这掌声久久地在我脑海中回响。

我潇洒地在“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手,这让我颇感意外。我让他站了起来,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个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A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他讲得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刚才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的题目是《王娜娜是那个坏学生吗》。”她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更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奇,但还是为她的活泼大胆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学生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我十分欣慰!

B从那以后,这三次不同凡响的掌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文中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_____,具体地点是: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不知所措 收效甚微 不甘失败B.怒发冲冠 收效甚微 趁热打铁
C.不知所措 事半功倍 趁热打铁D.怒发冲冠 事半功倍 不甘失败
3.对文中画线句子A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赞赏李晓勇于承认错误
B.“我”赞叹李晓敏锐地发现了“我”对他的怀疑
C.“我”为李晓的敢作敢当而感叹、吃惊
D.“我”为李晓说话练习的题目新颖别致而感叹、吃惊
4.对文中画线句子B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时时回响”虽是虚写,但真实地反映了“我”的内心感受。
B.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主要在于一次比一次更热烈、更有意义。
C.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不仅褒奖了三位说话人的口才,而且褒奖了三个人的坦诚。
D.这句话指出三次掌声给“我”的印象之深。
5.下面有关“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按文中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非常惊奇。 ②“我”完全陶醉了。 ③“我”十分欣慰。 
④“我”感到有些蹊跷。 ⑤“我”颇感意外。 ⑥“我”火冒三丈。 
⑦“我”控制住了自己。
A.④⑥⑦②⑤①③B.④⑦⑥⑤②①③C.④①⑥②⑤⑦③D.④①⑥⑤②⑦③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超级模仿秀。
1.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天窗(节选)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词语“_______”写出了雨脚的声音,“________”写出了闪电的样子。
2.从“猛厉地扫荡”一词,我感受到风雨雷电________的情景。
3.“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中“慰藉”的意思是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
4.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的要大十倍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