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16)|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

“雷公”的秘密

①夏天,刚才还晴朗的天空,顷刻间电光闪过,雷声滚滚,惊天动地。这时候,有的老人就会很自然地想起神话故事,说:“天上的雷公发怒了,地上作恶的人可要小心了。”其实,科学告诉我们,哪有什么“雷公”,雷电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经常会在天空出现。甚至在有些地方,几乎天天能见到雷电。

②雷的类型很多。炸雷是一种声音响亮的雷,人们在见到闪电后,随后就能听到雷声。闷雷是在云与云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在爆炸波分解时,又产生许多频率不同的声波,它们相互干扰,我们听到的就是沉闷的雷声。拉磨雷是持续时间较长的闷雷,雷声听起来沉闷悠长,像拉磨的感觉一样。

③雷电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天气现象。它会污染我们的空气,伤害地上的草木和动物,还能摧毁建筑物,甚至致人死亡。有时候,雷电产生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所以,雷电伤人的事情经常发生,不光在室外工作的人会受到雷电的侵袭,就是在室内也躲避不了。

④据说,1892年7月19日,两个美国人被雷劈死了。他们在公园的一棵树下躲雨时,遭炸雷袭击,两人当场被闪电击中死亡。当人们从其中一人的身上脱下衣服时,看见了令人震惊的奇景:死者的前胸留下了闪电发生地点的影像,上边还有一片略带棕色的橡树叶以及藏在草中的羊齿叶。树叶和羊齿叶的图像非常清晰.连肉眼也能看见最细小的筋络。

⑤1957年,美国一个牧场的工人在雷雨中工作时也被雷劈了。他虽未被劈死,但感到胸部作痛,解开上衣才发现,竟然有一头牛的影像印在胸前。

⑥雷电造成的这些奇怪现象该如何解释呢?有的科学家认为,这些现象的形成与雷电时的高压放电、大气等离子的形成,以及温度、湿度等有关,而且还可能与磁场的参与有关。

⑦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避雷针可以通过接地引线把雷电的电流。释放到大地中去,“雷公”就被悄悄地送到地底下去了。这样就避免了火灾和人畜的死亡,对地面上的大型建筑物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1.第①段中的词语“顷刻间”的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不可能是(       
A.一刻钟B.转眼间C.一刹那D.一瞬间
2.第①段有两个加点的词语“自然”,这两个“自然”的区别是(       
A.第一个“自然”是指自然界,第二个“自然”的意思是理所当然
B.第一个“自然”的意思是理所当然,第二个“自然”是指自然界
C.第一个“自然”的意思是理所当然,第二个“自然”是指不勉强
D.两个的意思都一样,是理所当然的意思
3.第②段围绕“雷的类型很多”介绍了三种雷,其中不包括(       
A.炸雷B.闷雷C.拉磨雷D.球雷
4.第③~⑤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A.雷电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天气现象。
B.两个美国人被雷劈死了。
C.美国一个牧场的工人在雷雨中工作时也被雷劈了。
D.雷电造成的这些奇怪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5.雷电能把树叶、牛的图案印在人身上,可能的原因与下面哪一项无关?(       
A.高压放电B.大气等离子的形成
C.温度、湿度D.所穿的衣服
6.请说一下第③段中“几万伏”“几十万伏”“甚至”“经常”这些词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目前看来,雷电的危害很大。但也有科学家设想,每次雷电都会放射出巨大的电量,如果能把这些电收集起来给人类用,那雷电就不全是坏处了。你同意吗?简单地说一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火烧云》节选

①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②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③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大马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尾巴,那匹马模糊了。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本文选自她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
2.选段②③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火烧变化又多又快。
3.“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说明了(       )。
A.火烧云的颜色多B.火烧云变化得很快
4.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有很多,我也会照样子写几个。
(1)红彤彤     金灿灿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葡萄灰     茄子紫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想想这个句子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练习。

____________

一天中午,在巴黎街头,一位法国著名诗人看见一位老人(肃然 木然)地坐着。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他身旁,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问道:“老人家,今天上午给您钱的人多吗?”“我……今天上午什么也没有得到。”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道。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上的那行字前面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他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了老人,说:“这够您吃一顿饭了。”

晚上,这位诗人又经过那条街。他看到来往的行人跃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了下来。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硬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破旧 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硬币交给老人。诗人远远地看着,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

1.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用“\”划去。
3.文章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病句,请用“——”画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给我们描绘了两个场景,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个场景的主要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面加了几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
的魔力!你认为这几个字的魔力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这位法国诗人的看法。(至少3点,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星空

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是在达里湖畔的一个夜晚。达里湖形似一牛肩胛骨,位于克什克腾草原的西北边缘。我们到达之时已届仲秋,湖边遍生红草,像一堆堆暗燃的炭火,驱逐已经逼人肌肤的寒意。达里湖在蓝得刺眼的天空下悠然映出远山的倒影。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远眺湖面,鸥鸟起伏,浪挽涟漪,无意中领会到达里湖的女性化气息。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为达丽娘娘

看达里湖,你要调动好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心若一软,贪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看上半天。所谓流连忘返,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了什么呢?无非湖光山色,它如亘古不移又似瞬息万变。造化和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人之手下无论多么巧妙的制品,刺绣也罢,园林也罢,总是极尽复杂,然而观者一目了然;自然展示的是单纯、浑然,给人以欣赏不尽和欲进一步了解却又无奈的景象。譬如看达里湖的蓝,令人惊美,宛如在蓝中还有什么更美的东西。

入夜,我们几个不怕冷的蒙古族汉子决意在湖畔的蒙古包下榻。蒙古包的样式设施均好,十多个人盖着被子和大衣挤在一起,在烛光下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午夜我走出蒙古包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得说不出话来。

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它们好像在蒙古包外等候了多时。在这里看星星,星星们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了脑后。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悟《救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在这里看到,天原本就是个硕大的圆形屋顶,很低很矮,始终伏在人的脚底下,好像一抬脚,哪里都可以去得。

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儿星斗闪烁。在草原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李白诗云云傍马头生,不是虚言。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鬓旁。以往看星星,觉得它们清冷遥远;而这里的星群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们拥挤嬉笑,它们矜持沉思。有位诗人将星星亲昵地称作星子,我看到的真是一群有灵性的星子。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这位天神一定是英雄,不然怎么会拥有你们这些精灵?

1.短文以“星空”为题,前半部分却花了很长篇幅描写达里湖,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2.读了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谓‘流连忘返’,就是这个意思”中的“这个意思”指的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4.从短文中摘抄一句描写“星星”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_______

①美国的罗宾斯是个收入颇丰的门锁推销员,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产品的了如指掌和对顾客心理的充分了解。

②一次,俄亥俄州的教育系统为一所新建的中学安装2000个门锁招标,罗宾斯得知后便跃跃欲试,他径直找到主管者呈上产品介绍。

③遗憾的是,主管者一看总价格便断然回绝:“对不起,罗宾斯先生,我们实在无法合作。”

④“哦,那可糟糕透了!”罗宾斯边说边起身欲走,“不过,我的这种锁可没有什么危险性。”

⑤主管者岂能让罗宾斯扔下这么一句不明不白的话就离开?于是赶紧追问:“危险,什么意思?”

⑥罗宾斯停下来一口气说出一连串制锁厂商的名字,从主管者的面部表情,他可以知道,他们正是在此项目上的竞争者。于是他解释道:“他们的锁在门里边的边缘很粗糙,而孩子们有时关门不抓门把手而抓门,从而划破他们的皮肤。您手中其他的锁也许比我们的便宜,但一旦您把医药费、课堂损失和法律诉讼费加起来,您也许还是觉得我们的这种安全门锁合算。”

⑦罗宾斯的一席话,又一次充当了灵验的钥匙。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宾斯说的“不过,我的这种锁可没有什么危险性”中,“没有危险性”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4.第⑥自然段中罗宾斯的“一口气”“一连串”以及写主管者的“面部表情”的句子与上文的哪句话照应?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罗宾斯____________
6.给本文拟写一个标题: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怎么想就怎么写

1934年暑假,16岁的小杨从广东百候中学来到上海,见到了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问他是怎么到上海的。小杨说:“我先走50里山路,再坐船。海上遭遇台风,人只好用绳子绑在床架上,吐得只剩下一口气。”小杨又说:“我很害怕。桅杆被吹断了,螺旋桨也坏了。船长要大家做好跳海的准备。我连给妈妈的遗书也写好了。”

陶行知先生听着小杨生动的叙述,不住地点头,并对小杨说:“把你们与台风搏斗的经历写出来,我给你出版。”小杨大吃一惊,连连摇头:“我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怎么会写书?”

“你回忆一下海上的生活,怎么想就怎么写,话怎么说就怎么记。”小杨受到鼓舞,用记日记的形式开始写作。两周后,他把书稿给陶先生看,陶先生高兴地说:“写得生动,一个字也不用改。你的语文学得不错。”小杨不放心,一定要陶先生帮他改稿。

陶行知先生yǔ zhòng xīn cháng地说:小孩子的话充满童趣,又是亲身经历,很吸引人。如果我给你改了,会改得老气横秋。我又没去乘船,定会改得miàn mù quán fēi。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才是好文章!


       小杨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书.陶行知先生给他取了书名,叫《小先生游记》。
1.看拼音,写词语。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miàn mù quán fēi(      )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直接引语”。
陶行知先生问他是怎么到上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我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怎么会写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四自然段中的“会改得老气横秋”,是指会改得(       
A.同原来的意思不一样了。B.没有童趣,没有朝气。C.读着会让人生气。
5.“话怎么说就怎么记”,小杨把第一自然段中对陶行知说的写成了文章,这是怎样的文章?请你做出简单的评价(写出两点即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杨写书的事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后提升

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月光如流水一般,□□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姆玲上奏着的名曲。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      )       稀疏(      )
2.上文中标有方框的地方都是叠音词,应依次填入的一组是(       
A.淡淡       静静       薄薄       弯弯
B.静静       薄薄       淡淡       弯弯
C.薄薄       淡淡       静静       弯弯
D.静静       淡淡       薄薄       弯弯
3.对“月光如流水一般,□□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泻”字的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泻"字写出了月光的皎洁。B.“泻”字写出了月光的浓重。
C.“泻”字写出了月光的寒冷。D.“泻”字写出了月光的流动。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中“好处”指的是(       
A.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
B.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了精美淡雅的韵味。
C.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
D.因为不能朗照,适合作者受用这天边的荷香月色。
5.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       
A.月光下的荷塘B.荷塘上的月色C.月下荷塘的荷与树木D.从荷到树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过年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好,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   )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无通红,也很不舒服。炕桌上呼三hē hè)六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的,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gōng   gòng)看祖先的画像,长辈指着说: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交,高祖母……”虽然都是那样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仍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一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数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盒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qìng),事实上是天天打打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dǎo   dào)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台。

初一起得特别早,梳小辫,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日上三年,骡子轿子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面,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头,才算礼成。这个chāi   chā)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jué jiào)得窝囊。

1.给短文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家乡过年的习俗有哪些?请你概括出来。(不少于4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短文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积累与运用

火烧云(节选)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      )
2.这两段是围绕“________”这个词来写的。
3.用“          ”画出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火烧云什么的特点,想一想,火烧云还可能有哪些奇妙的颜色?仿照画线词语写一写。
4.在第二自然段中,火烧云像____________,从加点词可以看出火烧云____________的特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平静       镇静       沉静
1.那只狮子很威武很(        )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2.我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        )一会儿再看。
3.他慢慢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脸上的表情很(        )
模糊       模样       模仿
4.爸爸黑黝黝的脸,矮矮的个子,一副庄稼汉的(        )
5.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不要一味地(        )别人,而是要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6.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