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16)|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类文阅读。
一头饥饿的狮子发现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狮子塌腰沉背,借助青草的掩护,悄悄地向野牛靠近。
狮子离野牛越来越近,野牛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仍悠然地啃食着青草。
狮子进入了捕捉范围,跃身而起,箭一般射向野牛群,野牛惊慌奔逃。狮子紧追着一头还未长结实的野牛,野牛拼命奔逃着。每当狮子要追上它时便拐个弯,便可和狮子拉开一段距离。可没多久,野牛就体力不支了,狮子和野牛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突然地,野牛刹住脚步,猛转过身,锋利的犄角转向狮子,狮子也停下了脚步,左右试探着寻找进攻的机会,可野牛的犄角始终对着它,狮子和野牛对峙着、僵持着。突然,野牛向前迈进了一步,狮子竟后退了一步,并仰躺下,四肢朝天,宛如一只小猫,只是眯起的眼睛仍牢牢盯视着野牛。狮子的“懦弱”让野牛顿生豪气,用犄角猛扎躺在地上的狮子……
然而,三秒钟后,威猛进攻的野牛硕大的身体慢慢地倒了下去,没有了丝毫挣扎,狮子的血盆大口已经紧咬在野牛的喉咙上。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无需感叹,可是我总觉得:狮子不仅胜在利齿,还有狡黠;野牛不仅败在没有利齿,还有被蒙骗后的盲目自大。
勇敢是一把利刃,可以斩落对手;当然,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却只能割伤自己。
1.狮子的狡黠表现在(    )
A. 狮子的血盆大口已经紧咬在野牛的喉咙上。
B. 狮子的“懦弱”
C. 狮子左右试探着寻找进攻的机会,狮子竟后退了一步,并仰躺下,四脚朝天,宛如一只小猫,只是眯起眼睛仍牢牢盯视着野牛
2.野牛的自大表现在(     )
A. 勇敢地冲上去,不考虑后果。
B. 被狮子咬在喉咙上。
C. 狮子的“懦弱”让野牛顿生豪气,用犄角猛扎躺在地上的狮子。
3.下列三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 骗( méng ) 狡(xiá) 弱(qiè)
B. 对(zhì ) 实(jiē ) 角(jī)
C. 喉([nóng) 挡(zhē) 扎(zhēng)
4.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
A.捕捉猎物B.寻找攻击C.惊慌逃窜D.遮挡画面    E. 探索奥秘
5.联系上下文,下面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怯懦指的是软弱,不坚强。
B. 悠然指的是一副悠闲的样子。
C. 狡黠的非常聪明的意思。
6.下列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多选)
A. 文末的最后一句话有警示训诫的作用,指出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B. 文中最后一句告诉我们:勇敢的同时,也要学会动脑筋,才能取胜。
C. 文末告诉我们勇敢和自大都不是什么好事。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狼和牧童
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牧童和狼》中有两处处写到“狼来了!狼来了!”,牧童第一次这样大叫的意图是________,第二次则写出了牧童________的心理。
A. 捉弄村民,拿村民寻开心;紧张、害怕
B. 逗村民开心;紧张、害怕
C. 狼真的来了;捉弄村民
2.《牧童和狼》中,牧童最终“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A. 撒谎的人会最后倒霉的。
B.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捉弄别人,拿别人寻开心,最终害的是自己。
C. 一贯说谎的人只要说了真话,慢慢地就会有人会相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